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5010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前言:“通史加专题”的二轮复习按《课程标准》《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规定的必考内容体系与要点进行“通史加专题”的复习。根据三本要求,把必考内容按时序分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部分,按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现代史的顺序将散见于教材各专题、各课中的同一朝代或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相关内容给予纵横联系,形成前后贯通、全面系统的知识专题。因为学生通史知识缺乏,再加上一些通史内容断代,这对构建通史知识造成了困难。因此,不做通史体系的建构,而是借助“通史加专题”的思路,梳理单元知识,归纳阶段特征,在更高的层次上把学过的专题知识条理化、专题化、系统化。学习是一个由薄到厚的过程,复习则是由厚到薄的过程。通过第二轮复习,引导学生借助比较、组合、抽象等思维过程,获得一个更核心更简单的规律性知识框架,将学科知识变成学习者的知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关于二轮复习的备课思考专题立意以近代化概念为核心,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联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近代化的含义、指导学生梳理史实,从近代化的角度来整合中国近代史,把握1840—1949年中国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理解制约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获得中国近代化的启示。•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年表、材料、设问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掌握历史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史料学习法、思辨学习法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获得中国近代化的启示,增强学生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民族责任感.内容第一阶段(1840--1860)中华文明的拐点第二阶段(1860--1895)现代化艰难起步第三阶段(1895--1919)现代化的整体发展第四阶段(1919--1927)现代化新发展第五阶段(1927--1949)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政治经济思想世界历史社会生活阶段特征学案设计知识梳理思想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新思潮的萌发)、“师夷长技”“中体西用”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思想孙中山三民主义民主共和实业救国陈独秀李大钊等的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孙中山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工农武装割据)内容第一阶段(1840--1860)第二阶段(1860—1895)第三阶段(1895--1919)第四阶段(1919--1927)第五阶段(1927--1949)思想上: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通史下的专题分析:注意分析: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和特点,归纳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题。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成为当时近代中国社会最深刻最重要的时代主题,成为近代爱国主义最核心的内容。阶段特征1840—1860年中国社会在不自觉地孕育着进步因素,虽然传统自然经济根深蒂固专制势力仍很强大,广大的中国人思想仍然僵化,近代化的历程也并没有真正开始,但中华文明出现新的拐点。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国近代化起步,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近代化运动集中在经济方面。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近代化的主角,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最突出是在政治领域开创性地建立了共和制,经济上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在甲午战后到一战期间有了长足的发展,思想文化的近代化也有突破,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社会生活,世俗文化方面正式进入“中西合璧”阶段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1919年中国无产阶级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发动国民革命,开创中国近代化的新纪元27年开始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近代化艰难进行,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近代化有所发展,抗战时期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近代化的历史任务1949年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新中国,为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阶段特征阐释现代中国1912曲折前进整体发展起步1840中国近代化历程18951949腾飞民国晚清1840鸦片战争1851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1895自然经济瓦解请在下面的时间轴回忆对应的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具体史实洋务运动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甲午中日战争太平天国运动1856早期维新思想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知识回顾根据本阶段的具体史实,谈谈你对近代化的理解?近代化是指以工业、科学技术为推动力的,实现封建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主要是指经济上:工业化、商品化;政治上:民主化、法制化;思想上:理性化、科学化社会生活:西方化核心:工业化和民主化.概念突破1840鸦片战争1851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1895自然经济瓦解洋务运动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甲午中日战争太平天国运动1856早期维新思想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知识回顾中国近代化转型为什么发生于1840年?当农耕文明PK工业文明经济政治外交文化观念中国西方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确立闭关锁国殖民扩张八股取士文化专制顽固守旧妄自尊大思想解放自然科学突飞猛进开放进取勇于开拓中西易位!中国近代化转型为什么发生于1840年?西方工业文明中国农耕文明冲击工业文明过渡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政治经济思想沉沦与上升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发动侵略战争,中国主权受损进行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沦为西方的经济附庸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当这两种文明遭遇后,中国受到巨大的冲击,试概括其表现。整体特征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华文明向近代化(现代化)转型的时期。一方面,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逐步丧失了独立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在同西方文明的碰撞中逐步走上现代化之路。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实现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狭义而言,中国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经验,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并且,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是与中国走向衰败、沦为半殖民地以及各种革命运动连绵不断的过程重叠在一起的。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与革命化,实质上都是中国现代化总进程中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变的特殊形式。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主题:反侵略,求独立(政治)反专制,求民主(政治)创实业,求富强(经济)学西学,求进步(思想文化)近代化概念和多种史观现代化史观认为:现代化进程一般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主要包括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大众化等。2006──2008三年的高考:近代化问题占了总题量的27.4%,占了总赋分的18%;考向预测本单元为重点内容之一,考查力度大,侧重综合考查从史学理念看,偏重用现代化史观分析晚清的转型特征。从命题技巧看,偏重对晚清宏观特征的考查。从材料来源看,近代史材料丰富,新颖别致,尤其侧重从社会史角度选择材料入题并设问。从对历史事件以及人物的评价看,近几年在高考试题中体现了许多新观点、新角度、新看法,体现了学术界的最新成果和多样化的观点。1.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此“药方”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C、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D、对西方的制度文明缺乏认识调度运用知识调度运用知识2.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调度运用知识3.(2011年广东文综)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此“创举”反映了A.资本主义的萌芽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C.爵位制度的创设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论证探讨问题1、对列强侵华的评价西方角度:中国角度:世界角度:实质上体现了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了商品销售市场。它是西方工业文明及其现代政治文明、文化思想传播的过程。世界进一步由分散走向整体,扩大了世界市场。一方面,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促使传统社会结构逐步解体,中国进入近代社会。论证探讨问题2.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1)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突破了顽固派坚守的“夷夏”的陈腐观点,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一大进步。它促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开始向现代化转变。(2)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3)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因此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1840鸦片战争1851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1895自然经济瓦解3、请结合下面的时间轴对应的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具体史实,分析本阶段中国近代化有何特点?洋务运动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甲午中日战争太平天国运动1856早期维新思想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论证探讨问题中国近代化起步阶段的特征•领导阶级:•指导思想:•主要领域:主要是地主阶级“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主要发生于经济领域,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论证探讨问题小结中国作为一个具有古老文化传统的东方国家,在西方近代文明的直接冲击下,与西方近代文明相汇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走上了独具特色的近代化发展道路。西方工业文明列强发动历次侵华战争政治体制动摇经济结构变动中国开始向近代转型思想观念转变训练设计材料:著名学者钱乘旦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中写道: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接受”间剧烈的冲突,……在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因此是“反现代化”(“反现代化”并不反对现代化)。……问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现代化”和“反现代化”有可能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运动在同一过程中出现。•请回答:(1)据材料观点,你认为19世纪中后期,中国“反现代化”运动的典型事例是什么?(2)关于这场“反现代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请任选以下若干角度:运动的指导思想、结局、经济和思想影响,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你的观点。解题技巧:1、看清问题,把握问题中的限制词语。2、找出相关信息、提取关键词句。3、组织语言,尽量精简。参考答案(2)洋务运动。(3)观点一:它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答起积极作用亦可给分)经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思想: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下,西方文化不断传入;一定程度上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思想运动的发展准备了条件。观点二:它延缓(或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答起消极影响亦可给分)这场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它不变革落后的专制制度;用现代化的手段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这违反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运动破产。观点三:它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经济、思想方面任意两点积极意义。指导思想和材料观点或运动结局任意两点消极影响。训练设计材料: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

1 / 7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