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专题复习★专题立意以近代化概念为核心,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浙江通史与中国通史的对接,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联接。★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主题:反侵略,求独立(政治)反专制,求民主(政治)创实业,求富强(经济)学西学,求进步(思想文化)★一、知识梳理内容第一阶段(1840--1860)中华文明的拐点第二阶段(1860--1895)现代化艰难起步第三阶段(1895--1919)现代化的整体发展第四阶段(1919--1927)现代化新发展第五阶段(1927--1949)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政治经济思想世界历史社会生活阶段特征2★划分五阶段的理由:一、重视这几个时间:1840、1860、1895、1919、1927二、要注意理清晚清时期、民国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等时间概念与近代化历程的关系。三、1919年近代化的新发展:首先,体现在无产阶级成为近代化的重要角色;其次,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再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例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中国近代化研究的重要准则。【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做解释。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6分)3第一阶段中华文明的拐点(1840--1860)政治: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国运动经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社会。思想: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世界(整体史观):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社会生活上:服饰的变化、饮食结构的变化、住宅的变化;阶段特征阐释政治:中国社会开始一步步沉沦,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国人民开始了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经济因素尚初在萌芽状态。思想: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接触,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开始主张向西方学习,开启了民智,专制势力仍很强大,广大的中国人思想仍然僵化。从世界角度看:中国经济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社会生活上:外国生活方式开始进入中国1840—1860年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下,中国社会在不自觉地孕育着进步因素,虽然传统自然经济根深蒂固专制势力仍很强大,广大的中国人思想仍然僵化,近代化的历程也并没有真正开始,但中华文明出现新的拐点。第二阶段现代化的艰难起步(1860--1895)政治:甲午战争、《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经济:洋务运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著名企业;思想:“师夷长技”“中体西用”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社会生活:1865第一艘轮船、1866邮政、1877有线电报、1882电话、铁路的发展(课后题)、1873《昭文新报》、近代教育开始起步阶段特征:中国社会进一步沉沦,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国工业近代化起步,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近代化运动集中在经济方面。这一阶段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产生;社会生活上,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逐渐推广从世界角度看,中国经济进一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第三阶段现代化的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前)政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袁世凯窃取政权,北洋军阀统治,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民主科学,陈独秀鲁迅蔡元培等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史实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社会生活:中山装;婚姻风俗的变化、丧葬礼俗的变化、其他社会风俗的变化。1896上海放映电影1906无线电报,维新运动时期的报纸《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的活跃,民国时期的电影阶段特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近代化的主角,他们将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最突出是在政治领域开创性地建立了共和制,经济上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在甲午战后到一战期间有了长足的发展,思想文化的近代化也有突破,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社会生活,世俗文化方面正式进入“中西合璧”阶段。★学案【例2】材料:中国革命发轫与甲午以后,盛于庚子,而成于辛亥。革命之目的,非仅仅在于颠覆满洲而已;-----得从事于改造中国。政治方面,有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经济方面,由手工业的生产过渡于资本制度的生产。循是以进,必能使半殖民地的中国,变成独立的中国,以屹立于世界。请回答:根据材料结合表格(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如何加速的?5第四阶段现代化新发展(1919--1927)政治:1919五四运动、1921中共“一大”、1922“二大、1925孙中山北上、国共合作、国民革命。经济:思想:孙中山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世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国山东问题、《九国公约》社会生活:1926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阶段特征阐释: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中国无产阶级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近代化的主角,中国共产党成立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发动国民革命,开创中国近代化的新纪元,近代化进入全新阶段。第五阶段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1927--1949)政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1927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1934红军长征、1935遵义会议、1937全民族抗战1945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6全面内战爆发时间和粉碎国民党进攻、三大战役、渡江战役;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经济: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官僚资本主义经济(1927---1949)新民主主义经济(1927--1956)思想:毛泽东思想(工农武装割据)世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日本侵华、第二次世界大战社会生活:1928近代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阶段特征阐释:1927年开始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近代化艰难进行,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近代化有所发展,抗战时期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本阶段近代化重点在政治领域: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近代化的历史任务,1949年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新中国,为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6阶段特征阐释1840—1860年中国社会在不自觉地孕育着进步因素,虽然传统自然经济根深蒂固专制势力仍很强大,广大的中国人思想仍然僵化,近代化的历程也并没有真正开始,但中华文明出现新的拐点。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国近代化起步,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近代化运动集中在经济方面。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近代化的主角,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最突出是在政治领域开创性地建立了共和制,经济上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在甲午战后到一战期间有了长足的发展,思想文化的近代化也有突破,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社会生活,世俗文化方面正式进入“中西合璧”阶段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1919年中国无产阶级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发动国民革命,开创中国近代化的新纪元27年开始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近代化艰难进行,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近代化有所发展,抗战时期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近代化的历史任务1949年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新中国,为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近代化概念和多种史观例如:请评价近代“通商口岸”的设置从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从现代化史观——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从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从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特点:1、“中国特色”:经历器物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层面的变革,最后是精神层面的变革2、曲折性:受帝国主义与封建传统、封建利益的阻挠,在艰难中曲折行进3、复杂性: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相互交叉、同步进行★知识运用:典型例题阅读材料:所谓的近代化,是指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变化。7材料一: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材料二:有学者认为近代史上中国曾经有三次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机遇,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时期,第二次是国民革命、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第三次是抗战胜利后,但都与机遇擦身而过。材料三:中国经济现代化曾发生两次进程中断,1937年—1945年工业化水平倒退,约到1952年才恢复到1936年的水平,1960—1977年工业化水平倒退。----------《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请回答:⑴材料一认为中国经济现代化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请分别说明错失的原因⑵阅读材料二请分别说明近代中国三次失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机遇的原因⑶“中国经济现代化还曾发生两次进程中断”,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中断的原因二、★通史下的专题分析:(从横向看表格)政治上: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历程内容第一阶段(1840--1860)第二阶(1860—1895)第三阶段(1895--1919)第四阶段(1919--1927)第五阶段(1927--1949)政治1840鸦片战争1842《南京条约》、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1851太平天国运动1894甲午战争、黄海海战、1895《马关条约》、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辛丑条约》;1898维新变法运动;1911辛亥革命;1905中国同盟会、1911武昌起义、1912中华民国、清帝退位、19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袁世凯窃取政权北洋军阀统治、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1919五四运动1921中共“一大”1922“二大国民革命、1925孙中山北上国共合作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1934红军长征、1935遵义会议、1937全民族抗战1945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6全面内战爆发时间和粉碎国民党进攻、三大战役、渡江战役;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8★学案【例4】材料一: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成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