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题:学校:任课教师:年级:年月日课题评价项目评价要素评价结果ABC教学目标1.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目标科学合理。2.数学思考体现准确到位。(理解怎样的数学观念、形成或经历怎样的数学思维,学会独立思考)3.问题解决。(实施怎样的知识探究,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探究的欲望,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创新意识。)4.情感态度。(科学态度与数学学习信心)(备注:今天在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要求的是综合性的统一。在目标中更应具化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教材处理5.深入研读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的编排依据,体现本课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能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准确理解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准确把握教材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性。创造性地使用、处理、调整教材。6.适当补充相关现实素材,注意本学科与其它领域的联系,并灵活地运用课堂教学资源。(备注:课程标准与教材是相辅相成的,与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通过细化核心素养概念,对《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会有深刻的认识,了解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白了教材为什么对一些内容进行删改,认识到每个领域核心教学目标是什么,知道了教材中一些活动设计和问题创设的目的,这些发现都有利于准确分析教材的编排意图,合理地利用教材的载体作用,把教材中知识的形成、思维的经历在学生方面形成能力,也符合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教学7.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好奇心和探索欲望。8.教学内容的设计呈现具有多样性、开放型与挑战性。方式9.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突出重点,难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10.重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的教学,重视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教师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的积极性,重视师生间的多向质疑、交流,鼓励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11.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适当情境,学生经历从问题的提出到自主设计方案解决问题获取结论的过程,在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领会科学精神。12.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课堂氛围民主、和谐,课堂活动广泛,交流充分有效。13.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学习形式。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充分保障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与空间。14.恰当灵活地运用反馈调节机制,根据课堂实际适时调整教学进程,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在高水平状态。15.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着力研究学生的学法分层,课堂根据学生的不同,采取不同方式。16.A利用信息技术和课外资源,围绕跨学科的内容和项目,开展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16.B利用信息技术和课外资源,课堂中学生思维或学习方式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学生经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选择、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教学内容任选其一)学生学习方式17.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方面18.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形成过程的时间、空间、广度与深度方面。19.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方面。20.学生情绪饱满,思维活跃,智能活动有效。21.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教师基本22.语言:科学准确、简练易懂、富有感染力、富有启发性,引领性。23.板书:正确、工整、美观,板书设计系统、醒目。功24.教态:自然大方、和蔼亲切、富有激情与活力。25.专业扎实、思维敏捷,与学生智慧和情感互动能力。26.有较好的信息技术工作操作技能。课堂教学效果27.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进步和发展。28.学生对问题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独立思考问题与相互交流的意识和习惯,能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提出和解决问题。29.环境宽松,气氛和谐,学习兴趣浓厚,对学习数学有好奇心和自信心。30.教学效果测试。简要评语评课人:(签字)合计等级注:1、本评价为模糊评价。A表示达标;B表示基本达标;C表示未达标。2、优秀课:A等级数占80%以上,且C等级数不超过5%。不合格课:C等级数超过30%。合格课:介于“优秀”和“不合格”两者之间。参考文献:1.杨九俊《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2.刘兼、黄翔《数学教育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3.《辽宁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