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摘要:心里健康已经是一个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行为将影响到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发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关键词:心理学;科学教学;心里健康阳光,洒向每一个角落,默默地为每个人带去温暖和关怀,这是一种博大无私的爱。孩子的心,应该如阳光,灿烂、真诚、博大。教育孩子,无需太多的说教。以阳光般的心待人,别人也会给予阳光的笑容,我想,孩子多少能体会其中包含的哲理。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今天当人的生命活动中,细腻的神经系统的作用一代比一代增强的时候,心理素质的培养就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时代的进步和素质教育的纵深推进呼唤着心理素质教育。南京市小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占82.08%,这说明大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存在心理健康偏离的小学生为17.92%,其中轻度以上即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占4.01%,说明出现心理问题的小学生多数为轻度心理障碍,只要老师和家长及时发现并予以矫正,就可以恢复健康。对于有比较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和家庭需要引起关注,给予他们适当的疏导与帮助。调查中发现,许多小学生虽然在总体上不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问题,但在某些方面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者适应不良。由此可见,心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从小学科学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小学生心里健康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曾给“健康”下过一个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应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小学生心里健康的标准是:(1)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个标准就是智能发育正常。一个小学生,能正常学习和生活,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协调,有一定的求知欲和兴趣爱好,一般说其心理就是健康的。(2)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二个标准是同家庭成员、教师同学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诚恳、谦虚、公正和宽厚的态度对人。(3)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还表现在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努力发展身心潜能。不做无谓的怨忧,不易受消极性暗示的诱惑。(4)心理健康的小学生,思想应该有条理,行为前后统一,注意力比较集中,学习上有一定的毅力。(5)在一般情况下,心理健康的小学生,有良好的情绪,比较活泼、开朗,经常保持愉快,遇事冷静,处理谨慎,同情老幼伤残,憎恨坏人坏事,向往美好未来。心理健康的小学生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能适应环境变化,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二、小学科学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理念的教育1.让学生全面认知事物,保持纯洁心灵人的心理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头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主观的“认知”要尽量符合客观的实际。实事求是,进、退、优、劣、利、弊等,只有比较全面认知事物,才能心态平衡,保持纯洁、宁静的心灵。小学科学课程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2.让学生解放身心,使之适应环境良好的适应心理是人世生存之第一需要。不适应,往往是心理的压力、束缚、不顺意等太多,去掉这些不必要的包袱和负担,全靠自身身心的解放,在心理上自己不要跟自己“过不去”。现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其他问题,比如攀比严重,对家庭学校社会不满,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科学课程中生物与环境内容的探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生物的适应性,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人怎样适应社会呢?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自身。3.培养良好的动机是“天天向上”的源动力人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而活着,总有一个“想法”,这就是动机,正确、健康的动机叫人“天天向上”。只有确立远大动机并为之奋斗的人,才可能有所作为和出息,才可能有益于社会和人民。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科学课的学习,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激发他们良好的学习动机。4.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事半功倍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对读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动脑筋,千方百计地学好功课,一种健康、有益的兴趣比请多少“家教”,补多少课都要强得多。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多样的学习方法,灵活的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三、小学科学教学对学生心里健康培养的策略1.形成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教学氛围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向上的学校风气、亲切的教师、快乐的同伴交往、多彩的学校生活,以及变“智力中心论”和“成绩决定一切”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这些都可以构建起温馨、宽松的学校氛围。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下精心编写教案,是成功上好一堂科学课的先决条件,认知心理学研究证明:心理状态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它对学习效率具有调节和支配的作用,要想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保持适应的心理状态,则应在编写教案时遵循认知心理学规律,结合教材、教法精心编写教案,设计最佳教学环境,在课堂上让学生能在适宜的心理状态环境下愉快地体验。首先,科学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开朗的性格、积极向上的情绪,易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这有利于活跃学习气氛,调动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生动的讲述、娴熟的示范、巧妙的设问、丰富的知识,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和创新;最后,关心爱护学生,因为师爱能够从根本上多角度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师爱能构成阳光春风般的教育环境,它让学生经常而真切地感受温暖、同情、关心、理解和热爱,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人生态度,引导健康心理。2.营造一种全新的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小学生这个阶段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求知欲望强、好动、兴趣广泛,科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征,积极引导学生的求知欲,对所授的较为复杂的内容,要遵循科学教学的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境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促成心理健康发育。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认识心理的发展,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可使课堂气氛充满生机,营造一种全新的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丰富学生的感知认识,对科学教学中一些较难掌握的内容,通过合理地制作教学课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演示,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在实验中稍加指点和积极帮助,学生就可基本顺利地完成实验,这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坚定学习的信心,消除焦虑情绪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好心理辅导要以真挚的感情,诚恳的态度和同学相处。和小学生相处,首先要取得他们对你的信任,这样,他们就会把自己内心世界的活动如实反映出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的接近他们,使他们觉得我们是他们真正值得信赖的朋友,我们才能接近他们,因势利导,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因此,我们和他们相处,决不能虚情假意,失去信任,否则心理指导将无从下手。要换位思维,要从不同的视角,和同学交换对问题的看法。心理有障碍的小学生,其对问题的理解、看法往往和别人不一样。理解他们,是能否和他们进行交流的关键。科学教学既是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过程。遵循小学生心理特征,科学教学规律的原则,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则可提高心理素质,预防并治疗心理障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笔者探讨这个问题,旨在说明身心健康的培养与科学教育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期望同行在科学教学中,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引起重视。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颗阳光般的“心”。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