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名词解释1、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2、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4、引致需求由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所引发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被称为引致需求。5、消费函数通常,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不及收入增加的快,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为:C=C(Y)。6、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为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二、简答题1、需求变动的含义是什么?简要说明需求变动的诸因素。需求变动是由非价格因素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也就是说在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2.简述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并指出其发挥作用的条件。乘数理论在凯恩斯就业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凯恩斯认定,由于消费需求不足而造成的总需求不足,主要靠投资来弥补;在私人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尤其要靠政府增加公共工程投资支出来解决,在这里,说明增加投资或政府支出会使收入和就业若干倍的增加的理论就是乘数理论。条件:一是社会中过剩生产能力的大小;二是投资和储蓄决定的相互独立性;三是货币供给量增加能否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四是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购买进口货物,否则GDP增加会受到限制。3.简述西方宏观的财政政策及财政政策是如何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财政政策是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策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财政政策通过变动政府的收支,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作用,进而达到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目的。财政政策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的总需求不足时,失业增加,政府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等措施刺激总需求。反之,当总需求过高时,出现通货膨胀,政府则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三、论述题1.分析说明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管理的意义。答:商品的需求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我们知道,厂商的销售收入等于商品的价格乘以商品的销售量。在此假定厂商的商品销售量等于市场上对其商品的需2求量。这样,厂商的销售收入就又可以表示为商品的价格乘以商品的需求量。那么商品的需求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这意味着,当一种商品的价格P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需求量Q的变化情况,进而提供这种商品的厂商的销售收入P*Q的变化情况,将必然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弹性大小。所以,在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和提供该商品的厂商的收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可归纳为一下三中情况:1、对于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动;2、对于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动;3、对于Ed=1的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货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2、结合西方经济学中的失业理论分析我国治理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西方经济学的失业理论是阐述市场经济运行在什么情况下存在失业和在什么情况下消除失业,所以市场机制中诸多经济学的失业理论变量的互相联系和作用及其对失业的影响,便是西方经济学中中失业理论的内容。主要有萨伊的传统失业理论,马歇尔的新古典失业理论和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同时期对失业的不同认识。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把失业分为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两大类来看,只有自愿失业是任何一个国家对失业现象真正关心的。非自愿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需求不足额失业。在某种意义上看,结构失业就是长期的摩擦性失业,经济结构的变化伴随着劳动力的重新配置,如果劳动力的配置进行的很快,如劳动者离开原来工作后立即可找到同样类型的工作,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失业就是摩擦性失业;如果劳动力的配置进行得很慢,如劳动者需要重新训练以适应新工作的要求,这种情况下的失业就是结构性失业。作为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市场的共性问题,我国也存在着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所不同的是我国的周期性失业一直属于没有外露的隐性失业。从西方学者关于隐性失业的论述,可以明显看出隐性失业意味着人均产出率的低水平,经济效率的低下和产品成本的增加,因此它是与劳动生产率的停滞或下降紧密相关的,隐性失业正是我国失业的独特实现形式,它是传统就业体制,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和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必然结果,制约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劳动者的素质,阻碍企业经营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我国要稳步实现隐性失业的显性化。另外,西方经济学家还揭示了人口,就业及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会使劳动总供给超过总需求,形成隐形失业,降低劳动生产率,因此我国要继续有效控制人口总量的增长速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2.比较静态分析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当外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相应的内生变量的数值也会发生变化,这种研3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被称之为比较静态分析。3.需求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4.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之为替代效应。5.一般均衡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加以研究而进行的分析就是一般均衡分析。6.储蓄函数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递减的,因而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储蓄与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储蓄函数。二、简答题1、简要说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的。所以,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2、简要说明厂商均衡的一般原则是MR=MC。1)经济学中通常认为理性厂商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润。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厂商在进行决策时都试图使得MR=MC,即增加一单位决策量时,所增加的收益等于所增加的成本。经济学中通常称这一原则为利润最大化原则。(2)利润最大化原则适用于所有以利润为目标的经济单位的所有决策选择。(3)以完全竞争厂商的产量选择为例。厂商提供产量一方面会带来收益,另一方面也要付出成本。在既定价格下增加产量,如果MRMC,意味着增加这一单位产量能增加总利润,厂商就会把它生产出来。直到MR=MC。相反,如果MRMC,就意味着增加的这一单位产量是亏损的,会减少总利润,厂商会减少该单位的生产。可见,只有在MR=MC时,厂商才获得最大化的利润。此时,厂商既不增加生产,也不减少生产。3、简述帕累托最优配置的主要条件。交换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生产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生产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与边际转换率相等。三、论述题1.凯恩斯是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的?他由此引起的政策结论是什么?答: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民收入主要取决于社会的总需求,而社会的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正是消费和投资的不足导致在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社会需求不足,即有效需求不足。对于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凯恩斯运用三个基本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以及流动性偏好来加以解释。4(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由人类的天性所决定的。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出现消费不足。(2)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资本的边际效率是使得预期收益现值之和等于资本品价格的贴现率,它反映了厂商增加投资的预期利润率。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意味着厂商增加投资时预期利润率递减。凯恩斯认为,投资需求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的对比关系。对应于既定的利息率,只有当资本边际效率高于这一利息率时才会有投资。但是,在凯恩斯看来,由于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中是递减的,除非利息率可以足够低,否则会导致经济社会中投资需求不足。引起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①投资的不断增加必然会引起资本品供给价格的上升,而资本品供给价格的上升意味着成本增加,从而会使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下降;②投资的不断增加,会使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增加,而产品数量增加会使其市场价格下降,从而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也会下降。资本边际效率的递减使资本家往往对未来缺乏信心,从而引起投资需求的不足。(3)流动偏好。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心理偏好,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产生对货币的偏好,是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或者说灵活性最大的资产,货币可随时作交易之用,可随时用于应付不测,可随时用作投机,因而人们有持有货币的偏好。当利息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价格已经达到最大,从而持有货币,以至于对货币的需求趋向于无穷大。结果,无论货币供给有多大,货币市场的利息率都不会再下降。由于这种心理规律的作用,利息率居高不下。当预期利润率低于或接近利息率时,厂商就不愿意进行投资,从而也导致投资需求不足。从以上三个心理规律中可以看到,是有效需求的不足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经济危机的关键,由此,凯恩斯主张,为保持充分就业,需要用国家消费和国家投资来弥补社会中私人消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不足,刺激有效需求,因此在政策上政府应通过财政手段,如举债、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增加转移支出、减少税收等措施来刺激有效需求。2、若市场需求曲线为Q=10-2P,求:价格P=2时需求的点弹性值。并说明怎样调整价格才能使总收益增加?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定义有:e=-(dQ/Q)(dP/P)=—(dQ/dP)·(P/Q)Q的一阶导数即dQ/dP=-2,当价格P=2时,需求量Q=6.则点弹性e=-(dQ/Q)(dP/P)=—(dQ/dP)·(P/Q)=—(—2)*2/6=2/3因为,需求点弹性小于1,所以缺乏弹性,即需求量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及价格比的敏感程度,厂商应提高价格。因为价格上升较多,由此产生的需求量的下降并不明显,于是二者的乘积总收益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