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杜甫诗三首之秋兴八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温故知新: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712—770),字子美,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一流大诗人往还酬唱,与李白合称为“李杜”。识作者:755年,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饿死,而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强烈的阶级对比,使诗人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唱。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其诗显示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还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杜诗的风格——沉郁顿挫•沉郁:指其以精练的字句表现广阔的意境,进而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和深沉苍凉的感情。•顿挫:指其诗语言,韵律曲折有力,平仄、叠词等方法的独特运用使其诗音节铿锵,愤激难抑。——语不惊人死不休杜诗的特点及成就1、深广的忧国忧民思想;2、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3、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4、雄浑跌宕的作品结构;5、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6、出神入化的律诗成就。知背景: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本欲尽快出峡东归的杜甫在夔州一带滞留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当时蜀地战乱不息,军阀割据。杜甫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长年漂泊,心境孤独。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写成一组七律诗,名曰《秋兴八首》,共八首,本文为其中一首。成都杜甫草堂杜甫祠杜甫行吟图律诗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依次称__、__、__、__。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中间两联须对仗。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文体知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注意节奏七律一般二四六分明(平仄),(节拍)为“二二二一”,也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为“二二一二”朗读指导:《秋兴八首(其一)》杜甫diāowūsēn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yīn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jìxīn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cuīzhēn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写出了蜀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条的景象。诗人借助秋露清冷,草木凋落,秋气萧森等景象,奠定诗歌悲凉的感情基调。•同时作者联想到自己漂泊沦落,转徙他乡的境况,抒发了一种凄苦的情怀。1.首联写了秋天什么景象?起到什么作用?巫峡巫峡2、颔联写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联系背景来分析。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颔联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巫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大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从中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愁绪。•因此,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写事,又暗含感情,意蕴丰富。•作者触景生情,抒发感慨。3、前两联景物描写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意境?有何作用?以景起兴融情于景\景中含情营造了凄清、衰败、萧瑟、冷寂又阔大的意境。景中含情,寄托了诗人漂泊无依的愁苦和感时伤世的情怀4、哪一联最能表明诗人感情?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丛菊两开:岁月如水,两见花开,徒增悲愁•他日泪:忆往昔飘零岁月潸然落泪•孤舟一系:天涯孤旅,归途茫茫•故园心:深挚浓烈的思归之情诗眼扩展联想孤舟一系故园心。孤舟可以系住,使其不能泛诸中流,但诗人的心是系不住的。他的心早已越过江河,越过关山,飞到了长安。听到了白帝城传来的捣衣声,想到了多少人家正在为游子赶制寒衣,他的乡思离愁以及忧国伤时之情有如白帝城传来的捣衣声,一阵高过一阵,一阵急过一阵。5、尾联诗人将关注点转移到生活中来,写千家万户的“刀尺声”“捣衣声”,其用意何在?•岁至寒冬,晚上家家为亲人赶制冬衣,而诗人却仍旅居外地,听到这声音怎能不起孤苦无依的羁旅伤感之情。•用意:蕴凄苦、思乡之情于刀尺、捣衣声中,含蓄蕴藉,韵味绵长。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萧瑟凄凉雄浑壮丽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草木萧瑟阴森,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塞上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秋风萧瑟,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游子思乡的一幅秋景图。6、整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杜甫的情怀:2、故园之思1、羁旅之感4、家国之忧3、漂泊之愁5、壮士迟暮之感•小结:•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拓展延伸:寻找诗歌中不同的秋天净沙.秋思(元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歌中的秋天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诗歌中的秋天秋意图杜甫曾说“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其实,此言移来评论他晚年所作律诗,倒真恰如其分。1、章法谨严2、情景无间初看,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互为依托、融会一体。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3、语言练达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诗歌的艺术特色: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