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多边形综合练习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角形的高是过顶点的垂线(B)按边分类,三角形可分为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C)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D)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大于602.下列说法错误..的个数是()(1)钝角三角形三边上的高都在三角形的外部(2)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最多有一个直角或钝角(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两个内角的和(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它的任何一个内角(5)三角形的三个外角(每个顶点只取一个外角)中,钝角个数至少有2个(A)1个(B)2个(C)3个(D)4个3.具备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CBA(B)CBA21(C)BA90(D)90BA4.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和11,要使周长是最小的整数,则第三边的长是()(A)4(B)6(C)7(D)125.如图,以三角形三个顶点为圆心画半径为2的圆,则阴影部分面积为()(A)(B)2(C)3(D)46.用12根火柴棒(等长)拼成一个三角形,火柴棒不允许剩余、重叠和折断,则能摆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个数是()(A)1(B)2(C)3(D)47.若三角形中最大内角是60°,则这个三角形是()(A)不等边三角(B)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不能确定8.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A)三角形的稳定性(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9.现有正三角形、正十边形与第三种正多边形能铺平整的地面,则第三种正多边形是()A.正十二边形B.正十三边形C.正十四边形D.正十五边形10.在ABC中,BC边不动,点A竖直向上运动,A越来越小,B、C越来越大,若A减少度,B增加度,C增加度,则三者、、之间的等量关系是.11.陶铸路的街道是用型号相同的五边形地砖拼铺而成的,下图是拼铺图案的一部分,如果每个五边形有3个内角相等,那么这三个内角都等于.12.观察下图,我们可以发现:图⑴中有1个正方形;图⑵中有5个正方形,图⑶中共有14个正方形,按照这种规律继续下去,图⑹中共有_______个正方形。13.(1)如图1,点P在∠AOB内部,过点P作PE⊥OA,PF⊥OB,垂足分别为E、F,那么∠EPF与∠O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如图2,点P在∠AOB外部,过点P作PE⊥OA,PF⊥OB,垂足分别为E、F,那么∠P与∠O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通过上面这两道题,你能说出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于另一个角的两边,则这两个角的关系是________.(直接写出结论)14.已知一个十边形(1)求这个十边形的内角和(2)要使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增加10800那么还要增加几条边(3)要使这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600那么还要增加几条边15.如图1,在△ABC中,AB=AC,在BC边上有任意一点P,则点P到AB,AC的距离之和等于AB边上的高,即PD+PE=CF,如图2,如果点P在BC的延长线上,那么请猜想点P到AB,AC的距离与AB边上的高的关系.(提示:用面积法)16.在三角形ABC中,AE平分∠BAC,∠C>∠B,且FD⊥BC于D点.(1)试推出∠EFD,∠B,∠C的关系;(2)当点F在AE的延长线上时,其余条件不变,你在题(1)推导的结论还成立吗?说明理由.图10-3图10-2图10-117.在学完三角形的内、外角后,教师要求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道设计一个利用“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解的问题.如图:在△ABC中,∠1=∠2=∠3.(1)试说明:∠BAC=∠DEF;(4分)(2)若∠BAC=70°,∠DFE=50°,求∠ABC度数.18.两条平行直线上各有n个点,用这n对点按如下的规则连接线段;①平行线之间的点在连线段时,可以有共同的端点,但不能有其它交点;②符合①要求的线段必须全部画出;图1展示了当1n时的情况,此时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0;图2展示了当2n时的一种情况,此时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2;(1)当3n时,请在图3中画出使三角形个数最少的图形,此时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个;(2)试猜想当n对点时,按上述规则画出的图形中,最少有多少个三角形?(3)当2006n时,按上述规则画出的图形中,最少有多少个三角形?图(1)图(2)图(3)19.如图,已知90MON,点A、B分别在射线OM、ON上移动,OAB的内角平分线与OBA的外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交于点C,试猜想:随着A、B点的移动,ACB的大小是否变化?说明理由.20.已知两个正多边形,其中一个正多边形的外角是另一个正多边形外角的2倍,并且用这两个正多边形可以拼成平面图形,求这两个正多边形的边数.21.如图,在六边形ABCDEF中,AF∥CD,AB∥DE,且∠A=120°,∠B=80°,求∠C和∠D的度数.22.今年暑期,某中学安排全校师生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将每班分成三个组,每组派1名教师作为指导老师,为了加强同学们之间的合作,学校要求各班每两人之间(包括指导老师)每周至少通一次电话,现在该校七年组一班共有50名学生,那么该班师生之间每周至少共通几次电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明把该班师生人数n与每周至少通电话次数S间的关系用下列模型表示,如图7-60.图7-6023.如图(2),在△ABC中,D是BC上一点,∠1=∠2,∠3=∠4,∠BAC=63°求∠DAC的数。24.如图8-61,在△ABC中,AB=AC,BC=BD=ED=EA,求∠A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