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目录一、概述二、脚手架的分类及基本要求三、有关脚手架的技术规范和文件四、脚手架荷载五、脚手架的设计计算方法六、脚手架的材质七、脚手架的构造要求八、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九、脚手架的安全管理2脚手架是建筑工程施工不可缺少的供工人操作、堆放材料用的辅助设施。作为施工用临时设施,其设计和搭设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及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脚手架层出不穷,分类也越来越多。(在脚手架上发生的事故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员的11.86%,其事故主要类型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31、脚手架的分类◇按使用材料分:钢脚手架(金属角钢、钢管)竹木脚手架(由于木杆、竹杆的材料质量难以控制,结构稳定性较差,除有隔电要求护线架以外的竹木脚手架是禁止使用)◇按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外脚手架:建筑物外围所搭设的脚手架。里脚手架:建筑物内部使用的脚手架。4丅◇按脚手架支承特点:落地式外脚手架:它是地面搭设的外脚手架,它的结构均支承于地面。挂式脚手架:挂置于建筑物的柱、墙结构上,并随建筑物的外高而移动的脚手架。挑式脚手架:在建筑物中挑出的专设结构上搭设脚手架。吊式脚手架:从建筑物顶部或楼板上设置悬吊结构,利用吊索悬吊吊架或吊篮,由起重机具来提升或下降的脚手架。升降式附壁脚手架:附着于建筑物外墙、柱、梁等结构上,并可壁上下升降的脚手架。5丅◇按脚手架结构形式分:多立杆式脚手架:通过众多的立杆与大横杆、斜杆、小横杆等杆件,采用扣件、螺栓、碗扣、绑扎等联结方式而构成的脚手架。桥式脚手架:采用支承架作为竖向支承结构,在支承架之间安装可以升、降的桁架工作平台而组成的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是由门式框架、水平架、交叉撑、三角挑架等配套构件组合搭设的脚手架。里脚手架:因其构造特点分为凳式、支柱式、梯式、组合平台式等。6丅2、脚手架的基本要求◇脚手架设计原则:脚手架必须必须满足施工的要求,应有足够的工作面,便于堆料、运输及工人操作;脚手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安全可靠。脚手架应构造简单,搭设、搬运方便;脚手架的材料应能多次周转,重复使用,应就地取材,节约用料。◇脚手架使用荷载:结构用脚手架,使用荷载控制值一般为均布荷载,不超过3000N/m2,装饰脚手架一般为2000N/m2。插口架和吊篮架为1200N/m2。7丅◇安全系数:安全系数K=3◇安全可靠: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确保施工和使用期间在规定荷载作用下不发生破坏;具有良好的结构整体性,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晃动、倾斜、变形,以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和操作的可靠性。应设置防止操作者高处坠落和零散材料掉落的防护设施。8丅◇满足使用:脚手架应起到操作平台、作业和运输通道以及能够临时堆放必须的材料和机具设备的作用,满足施工的要求。◇经济合理:脚手架类型的选择以及搭设使用均要注意经济合理,既要充分满足施工需要,做到有利于施工进度、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有利于人员操作安全,又要考虑施工成本。9丅◇建设部在1993年8月1日发布了《高处作业吊篮安全规则》(JGJ5027-92);◇在1994年1月1日发布了《高处作业吊篮》(JGJ/128-2000);◇在1999年3月30日发布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在2000年10月11日发布了《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在2000年10月16日发布了《建筑施工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建【2000】230号);10丅◇在2001年2月9日发布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10年9月1日起实施)11丅1、荷载分类◇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恒荷载)与可变荷载(活荷载)。◇永久荷载(恒荷载)可分为:脚手架结构自重,包括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和扣件等的自重。构、配件自重,包括脚手板、栏杆、挡脚板、安全网等防护设施的自重。◇可变荷载(活荷载)可分为:施工荷载,包括作业层上的人员、器具和材料的自重;风荷载;12丅2、荷载标准值◇永久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宜按下表采用13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与竹串片脚手板自重标准值,应按下表采用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应按下表采用14脚手架上吊挂的安全设施(安全网、苇席、竹笆及帆布等)的荷载应按实际情况采用。◇装修与结构脚手架作业层上的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应按下表采用,其它用途脚手架的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15◇作用于脚手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脚手架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应按下表采用:16◇设计计算方法:脚手架的设计计算方法有极限状态设计计算法和容许应力法两种:◇极限状态设计法要求进行两种极限状态,即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两种极限状态的计算。当按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计算时应采用荷载的设计值。荷载的设计值等于荷载的标准值乘以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恒载的分项系数为1.2,活载的分项系数为1.4.,当按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计算时应采用荷载的标准值。◇容许应力法在设计计算时,考虑一个总的安全系数,习惯上取K=3.;17丅1、钢管◇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脚手架钢管的尺寸应按下表采用。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宜采用Φ48×3.5钢管。18丅◇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新、旧钢管的尺寸、表面质量和外形应分别符合规范JGJ130-2001第8.1.1、8.1.2条的规定;钢管上严禁打孔。2、扣件◇扣件型式扣件按结构型式分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和底座,扣件型式见下图:19丅◇代号:20丅◇扣件型号:扣件型号由扣件代号、型式代号、主参数、变型更新代号及所执行标准的代号组成。型号说明如下:21◇标记示例:脚手架钢管外径为48.3mm,第一次变型更新的直角扣件。标记为:GKZ48AGB15831-2006脚手架钢管外径为48.3mm,第一次变型更新的底座。标记为:GKDZ48AGB15831-2006◇技术要求扣件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进行生产。扣件铸件的材料应采用GB/T9440中所规定的力学性能不低于KTH330-08牌号的可锻铸铁或GB/T11352中ZG230-450铸钢。22扣件在主要部位不得有缩松、夹渣、气孔等铸造缺陷。扣件应严格整形,与钢管的贴和面应紧密接触,应保证扣件抗滑、抗拉性能。扣件与底座的力学性能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扣件(除底座外)应经过65N.m扭力矩试压,扣件各部位不应有裂纹。23扣件用T型螺栓、螺母、垫圈、铆钉采用的材料应符合GB/T867的规定。T型螺栓M12,其总长应为(72±0.5)mm,螺母对边宽应为(22±0.5)mm,厚度应为(14±0.5)mm;铆钉直径应为(8±0.5)mm,铆接头应大于铆孔直径1mm;旋转扣件中心铆钉直径应为(14±0.5)mm。◇外观和质量要求;扣件各部位不应有裂纹。盖板与座的张开距离不得小于50mm,当钢管公称外径为51mm时,不得小于55mm。扣件表面大于10mm2的砂眼不应超过三处,且累计面积不应大于50mm2。24扣件表面粘砂面积累计不应大于150mm2。错箱不应大于1mm。扣件表面凸(或凹)的高(或深)值不应大于1mm。铆接处应牢固,不应有裂纹。扣件与钢管接触部位不应有氧化皮,其他部位氧化皮面积累计不应大于150mm2。T型螺栓和螺母应符合GB/T3098.1、GB/T3098.2的规定。活动部位应灵活转动,旋转扣件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产品的型号、商标、生产年号应在醒目处铸出,字迹、图案应清晰完整。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不应采用沥青漆),油漆应均匀美观,不应有堆漆或露铁。251、常用脚手架设计尺寸262、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脚手板◇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27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28◇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a不应大于0.4L,且不应大于500mm;29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80mm。30◇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等,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此三种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亦可采用搭接铺设。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31竹笆脚手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直径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323、立杆◇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33◇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布置间距宜按下表采用。34◇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布置间距宜按下表采用。35◇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双管立杆中副立杆的高度不应低于3步,钢管长度不应小于6m。364、连墙件◇连墙件数量的设置除应满足立杆及连墙件的计算要求外,尚应符合下表规定:◇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37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