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常见问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基础会计》常见问题常见问题1-1会计的基本职能应如何概括?答案:会计的职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才称之为基本职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会计的职能表述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据此,人们通常将会计的基本职能概括为“总结”与“控制”,也有人把“观念总结”理解为核算(或反映),而把“过程的控制”理解为监督。本教材就是把会计的基本职能概括为“核算”和“监督”的。常见问题1-2怎样理解企业经营资金的并存性和继起性?答案:在企业经营资金的循环和周转过程中,资金会相应采取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等形态。对于一个正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来说,这些资金形态中的每一种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货币资金,其他资金形态是难以形成的;如果没有储备资金,生产过程就不能顺利进行;而如果没有生产资金的耗费,又怎能生产出产品,形成成品资金。显然,各种资金形态对于企业来说必须是同时存在的,即具有并存性。继起性则是指企业经营资金以货币资金为起点的运动中,各种资金形态是依次转化的,不会发生逆运动,而且每发生一次资金形态的变化,就会向重新回到货币资金形态靠近一步,由此才能不断的进行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常见问题1-3怎样理解企业经营资金的按比例并存?答案:2对于正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来说,这些资金形态中的每一种不仅是必不可少的,其存在比例也必须适当。比如,生产产品过程需要材料500000元。那么,作为储备资金也要与其大体相当,如果储备过少则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储备过多又会造成积压浪费。再比如企业正常的材料储备为500000元,为满足需要,要求必须筹集相应数额的货币资金,如果货币资金不足,也不能正常的进行材料筹备业务。由此可见,企业经营资金的按比例并存是非常重要的。常见问题1-4怎样理解会计的方法与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区别?答案:会计的方法是由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监督方法和会计分析方法等方法所组成,而会计核算方法仅仅是会计方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七种专门方法。可见会计的方法与会计核算方法是有区别的,不可混为一谈。本课程研究的主要是会计核算的方法,即会计对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方法。至于会计的其他方法,本课程不作为重点研究。常见问题1-5登记账户与登记账簿是怎样的关系?答案:账户本身具有一定的格式,是连续、系统、全面的记录所发生经济业务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工具。而账户的开设需要一定的载体,在手工记账的情况下,账户就是开设在由若干相互联结的账页所组成的账簿(账本)当中的。根据会计核算的需要,在一本账簿中可以只开设一个账户,也可以开设几个账户。经济业务发生后登记有关账户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登记账簿的过程,从这个3角度看,登记账户和登记账簿应当是一码事。常见问题1-6如何理解会计主体基本前提?答案:会计主体强调的重要一点是:会计核算应当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这样就明确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为什么强调“企业本身”?主要是排除两点:一是其他企业的经济活动不包括在本企业的会计核算范围内,因为其他企业的经济活动只能由其他企业的会计人员组织核算;二是本企业所有者本人的经济收支活动不包括在本企业的会计核算范围内,因为企业所有者本人的经济收支活动属于所有者个人的经济行为,不应作为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因此,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常见问题1-7如何理解一贯性、可比性二者之间的区别?答案:一贯性、可比性虽然都具有“对比”、“比较”的含义,但二者之间是有重要区别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不同的比较空间(一个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不同的比较时间(一个企业内部的不同会计期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同一会计期间)。由于二者之间存在着以上差别,因此应注意不要将二者混淆在一起。常见问题1-8如何理解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答案:企业发生的各种支出一般来说都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比如企业花钱去买材料发生了支出,但购买材料的目的是为了生产产品进而销售4产品赚钱,如果一切正常的话,购买材料发生的支出肯定会给企业带来收益,即支出发生后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但各种支出给企业带来效益的时间长短是不一样的,购买的材料可能很快被生产产品消耗掉,由于产品的销售很快就会收回货币资金并获得盈利。从支出的发生到利润的实现一般不会超过一年。象这样的只能在某一会计年度内为企业带来效益的支出称为收益性支出。而那些能为企业在多个会计年度为企业带来效益的支出(如购买一台设备花费1000000元支出,该设备预计可使用10年。那么,这笔支出发挥效益的时间起码有10年,而且每一年都能为企业带来收益),则被称之为资本性支出。常见问题1-9在会计上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意义是什么?答案:在会计上将支出划分为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合理的组织支出的核算,收益性支出由于发挥效益的期间不会超过一年,在会计上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全部计算为本年度的成本、费用;而资本性支出由于其发挥效益的期间是在一年以上,在会计上应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发生的所有支出比较均衡的计入多个年度的成本、费用。既不能将收益性支出作为资本性支出处理(即计入多个会计年度),也不能将资本性支出作为收益性支出处理(即只计入一个会计年度)。如果这样做的话,应当计入某一个年度的收益性支出被不合理的计入了多个会计年度,必然会虚减当年的成本费用而虚增利润。例如,本年购入材料200000元,已经全部用于了产品生产。这笔支出属于收益性支出,应当全部计算为当年的生产费用。如果将这笔支出分两年计入企业的生产费用,每年只计入了100000元,就使当年的生产费用虚减了1000005元。由于企业的利润是实现的收入与发生的费用比较的结果,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虚减了费用也就必然会虚增利润。而如果将资本性支出作为收益性支出处理了(即只计入一个会计年度),则必然会虚增费用而虚减利润。常见问题1-10怎样理解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答案:首先要明确这里所说的“实质”是指企业的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形式”则是指企业的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强调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注重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要完全拘泥于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在一般的情况下,企业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其“法律形式”是统一的,不存在贯彻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问题。如企业用自有资金购入的设备,从经济实质的角度看是企业的资产,从法律的角度看企业对该设备也具有所有权和使用权和处置权。但在某些个别的交易或事项中,其“经济实质”与其“法律形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离。融资租入的设备就属这样的例子。企业融资租入设备具有分期付款购买出租者设备的性质,而且全部设备款只有在租借期满时才会付清。在租借期未满之前,从法律形式角度看,租入者并没有完全获得该项资产的所有权。但从经济实质的角度看,该项资产的相关收益和风险已经转移给了租入者,租入者实际上已经行使了对该项资产的控制权。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租入者可以将其视为自有固定资产,按照自有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进行核算。6常见问题2-1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经济性质是怎样的?答案:根据会计要素内容的规定,待摊费用是企业的资产,而预提费用是企业的负债。值得注意的是: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都带有“费用”的字样,但其经济性质并不是费用类。待摊费用之所以被定义为资产性质,是由于这种已经支付了货币资金的支出可以在多个会计期间为企业带来效益。而预提费用之所以被定义为负债性质,是由于这种预先提取的费用在将来的某一会计期间企业是必须要付出货币资金的,相对于将来要付款这一点来讲,预提费用也是一种负债。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将在第六章关于权责发生制下期末会计账项调整的有关内容中详细讲述。常见问题2-2怎样理解资产要素中存货的内容?答案: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就是其储存的准备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物资和已经生产出来暂未销售仍然存放在仓库中的半成品或产成品等。具体内容包括原材料、库存商品和包装物(用于包装产品的箱、盒、袋等)等。对于商品流通企业来说就是其储存的准备进行销售的商品。常见问题2-3怎样理解所有者权益要素的组成内容?答案:所有者权益的组成内容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归纳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个组成部分。其中的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资本公积是指由于资本(股本)溢价和接受捐赠等所引7起的资本的增值;盈余公积是指企业从实现的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盈余公积具体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未分配利润则是企业已经实现但暂未进行分配,可以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按上面四个组成部分理解所有者权益要素的组成内容比较容易把握。常见问题2-4怎样理解收入要素的组成内容?答案:对于收入要素的组成内容的理解应注意:收入要素的内容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收入的组成内容指的是狭义的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实现的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而广义的收入除以上内容外,还应包括企业对其他企业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和补贴收入等。按照以上思路理解收入要素的组成内容比较容易把握。常见问题2-5怎样理解费用要素的组成内容?答案:同收入要素一样,费用要素的内容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费用的组成内容指的是狭义的费用,仅指企业的主营业务发生的费用(生产产品、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和期间费用。而广义的费用除以上内容外,还应包括企业发生的其他业务支出和营业外支出等。因而,广义的费用可以概括为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期间费用、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等。按照以上思路理解费用要素的组成内容相对比较容易把握。常见问题2-6如何理解利润要素的组成内容?答案:8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个组成部分。这些利润指标都是采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来的,是有关的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进行比较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在计算各种利润指标的过程中涉及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特别是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等是属于收入要素或费用要素的内容,不能将其看成是利润要素的内容。这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讲非常重要。常见问题2-7如何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方法?答案: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将会计科目分为五类,即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而在《基础会计》教材中是按制造业企业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将会计科目相应地分为六类,即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和利润类。《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会计科目的分类方法与《基础会计》教材中对会计科目的分类方法的主要区别是:(1)资产类、负债类科目没有变化;(2)将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单列为成本类;(3)将收入类和费用类的一部分(除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外的其他科目)合并为损益类科目;(4)将利润类科目归并入所有者权益类。对于初学者来讲,可以先按照后一种分类方法掌握会计科目的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逐步加深理解《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会计科目的分类方法,这样相对比较容易一些。常见问题3-1怎样理解复式记账法下发生额平衡法公式?答案:复式记账法下发生额平衡法的公式为: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资9产类账户增加额合计+权益类账户减少额合计=权益类账户增加额合计+资产类账户减少额合计”。其中的权益类账户应包括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两类账户。对于这个公式应与借贷记账法的发生额平衡法公式结合起来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发生额平衡法公式是:“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这是因为在借贷记账法下,每笔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都是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记录的,这样,一定时期内全部账户的记录就呈现了这样一种关系:将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相加在一起得到的合计数,必然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发生额相加在一起得到的合计数。由于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的增加额和权益类账户的减少额均在账户的借方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