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學中文學報創刊號2006205從哲學範疇詮釋中國哲學的方法論思維及其系統架構的局限∗黃連忠∗∗摘要本論文從哲學範疇與研究方法論的聯結關係與論證價值為研究起點,進而試圖分析中國哲學範疇的分類與單一性、相對性、系統性範疇體系的架構,並由此進路探討從範疇詮釋中國哲學的方法論思維的系統。其中,從單一性範疇詮釋中國哲學的價值根源,從相對性範疇詮釋中國哲學的理論架構,從系統性範疇詮釋中國哲學的實踐應用。最後,論證以範疇為研究中心的方法論系統架構可能的優勢與局限。因此,透過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夠從範疇中思考中國哲學詮釋方法論建構的可能性,以及從範疇的研究與詮釋分類中,分析各種範疇在詮釋系統中其架構的局限,進而彰顯中國哲學的特質及其殊勝的思想價值。關鍵詞:哲學範疇、中國哲學、方法論、範疇體系、範疇分類∗收到日期2006/02/27,修改日期2006/06/07,接受日期2006/06/23∗∗高苑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Journal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ofNationalTaipeiUniversity,Vol.1,2006206TheInterpretationoftheChinesephilosophy’smethodologythinkinganditslimitsofsystemframeworkfromphilosophycategory∗HuangLien-Chung∗∗AbstractThisarticlebeginsfromthecorrelationandargumentmeritbetweenphilosophycategoryandresearchmethodology,then,triestoanalyzetheclassificationandthewholly,relativeandsystematizephilosophycategoryofChinesephilosophy.Bythisapproach,itexploresthesystemofChinesephilosophy’smethodologicalthinkingbycategoryinterpretation,includingexplainingtheChinesephilosophy’srootofvaluebywhollycategoryinterpretation,explainingtheChinesephilosophy’stheoreticalframeworkbyrelativecategoryinterpretation,andexplainingtheChinesephilosophy’spracticeandapplicationbysystematizecategoryinterpretation.Finally,itdemonstratesthesuperiorityandlimitationofcategory-centrismmethodologicalsystemframework.Therefore,throughthisresearch,itnotonlyrethinksthepossibilityofconstructingtheinterpretativemethodologyofChinesephilosophybycategory,butalsoanalyzesthecategories’limitationofframeworkininterpretivesystem.Atlast,itrevealsthecharacteristicsandexcellentthinkingmeritsofChinesephilosophy.Keywords:Philosophycategory,Chinesephilosophy,methodology,categorysystem,categoryclassification∗Received:February27,2006;Sentoutforrevision:June07,2006;Accepted:June23,2006∗∗AssistantProfessor,CenterForGeneralEducation,KaoYuanUniversity台北大學中文學報創刊號2006207一、前言中國哲學或中國哲學史的研究,大抵上可以分為三項大類的主題:第一項是以「哲學家」為中心的思想研究,第二項是以「文獻典籍」為中心的討論,第三項是以「概念、論題與範疇」為中心的研討。同時,諸多哲學家組成的學術流派及其後世影響,形成了以「哲學家」為中心的研究範圍;再者,從哲學家的著作典籍中,形成後世討論的文本與取材的來源;最重要的是,哲學家透過文獻典籍提出了哲學的概念、論題與討論的範疇。若以中國哲學的發展史實而論,無疑的是以「概念、論題與範疇」為中國哲學思想的骨幹,其中特別又以「範疇」為中心的討論,成為80年代以來當代學者對中國哲學研究及其方法論探討的一門顯學。119世紀的70年代開始,西方的學術思想開始傳入中國,影響了近代中國的思想家及其治學的風格,其中又以邏輯學對傳統中國學術的衝擊最大,百年來的中國哲學研究,一方面尋求先秦名家等邏輯學思想與西方哲學相類比,企圖從西方哲學汲取新的思維與養分;另一方面,又積極希望能夠建構中國哲學的主體性,建立中國哲學研究本身的價值與尊嚴。其中,嚴復是近代中國第一位重視研究方法論的思想家,也將西方哲學中的「範疇」觀念介紹傳入中國,2並且提供了一項新的思維角度與研究中國哲學的方法。本文研究的動機與目的,即在探討以哲學範疇為中心的研究方法,是否能夠成立研究與詮釋中國哲學的方法論,若是可能成就研究方法論的思維與系統,其系統的架構與可能的局限何在,即是本文研究的主題與重點。從西方哲學的亞里士多德開始,範疇觀念的討論逐漸走向具體、細180年代以來當代學者研究中國哲學範疇理論並有重要著作發表的學者有:葛榮晉的《中國哲學範疇史》(1987)(後續系列如1993《中國哲學範疇導論》)、張立文的《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1988)及《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人道篇)》(1995)、張岱年的《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1989)與張雲勳的《中國哲學基本範疇與文化傳統》(1999)等,其他相關主題、單一論題、叢刊編纂與論文集,都有相當水平與豐富的研究成果。2「範疇」一詞是嚴復先生(1854-1921)所譯,請參閱王中江著:《嚴復》,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4月初版,頁258-269。Journal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ofNationalTaipeiUniversity,Vol.1,2006208緻、廣博與深化。相對的,在中國哲學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哲學家及相關的典籍中都實際的提出許多哲學的範疇,諸如「形而上與形而下」、「陰與陽」、「道與器」、「體與用」、「本與末」……等。然而,這些範疇是否可以被分類?如何分類才能彰顯中國哲學的特質與意義?本文試從粗淺的檢討前輩學者分類的情形中,首度提出「單一性、相對性與系統性」的範疇分類,以及相對應的從「單一性」範疇詮釋中國哲學的價值系統,從「相對性」範疇詮釋中國哲學的理論系統,從「系統性」範疇詮釋中國哲學的應用系統,並且從「單一性、相對性與系統性」的範疇分類中,思考其研究方法論成立的架構與可能的局限。二、哲學範疇與研究方法論的關係與價值(一)何謂哲學範疇與研究方法論及其兩者聯結的關係與進路在哲學的發展史上,「範疇」(category)的提出是建立哲學系統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因為這代表人類對於宇宙事物從複雜的整體或對客觀世界的考察,逐漸轉向客觀的系統分類及思維引導模式,以及探討思維過程本身的規律,並且透過各種不同的範疇,使得人類在哲學家的思想引導下,能夠更加認識生命及宇宙的本質。3在哲學發展史上,古希臘亞里士多德(Aristoteles,384-322B.C.)是最早對範疇作系統研究的學者,他將範疇看作是對客觀事物的不同方面進行分析、歸納而後得出的基本分類系統及其概念。他在《工具論.範疇篇》中提出了「實體」、「數量」、「性質」、「關係」、「地點」、「時間」、「姿態」、「狀況」、「活動」、「遭受」等十個範疇。4後世的哲學史家認為亞里3請參閱筆者拙作:《禪宗公案體相用思想之研究》,台北:學生書局,2002年9月初版,頁125。4亞里士多德的《範疇篇》係屬於其邏輯方面的著作,藉以說明存在的種類。以上所說的十項範疇,是一般通用的說法,據鄔昆如先生指出:「有人把它說成十類,或是八類,有時更少,總沒有完全的定論。」見鄔昆如著:《西洋哲學史》,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8月台初版第13次印行,頁153。以上十項範疇的名稱在不同譯本,會有一些差異,如余紀元等譯的《工具論》,就譯成「實體、數量、性質、關係、何地、何時、所處、所有、動作、承受」等。見亞里斯士德原著,余紀元台北大學中文學報創刊號2006209士多德未能揭示範疇的內在辯證的相互聯繫。後來德國康德創立了一個先驗範疇論的體系。他提出十二個範疇,並將其分為四個分類系統:(1)量的範疇(統一性、多樣性、全體性);(2)質的範疇(實在性、否定性、限制性);(3)關係的範疇(依附性與存在性、因果性與依存性、交互性);(4)樣式的範疇(可能性──不可能性、存在性──非存在性、必然性──偶然性)。後來黑格爾從客觀唯心主義的基本立場對範疇作了全面與系統的研究。之後,哲學範疇從各門具體科學中抽象和概括出來,又成為各門具體科學共同使用的最普遍與最基本的概念及系統分類觀念,如質和量的關係、本質和現象的關係等,因此適用於一切科學的與哲學的領域。任何一門科學的或哲學的理論體系,多半都由該門科學或哲學特定的概念、範疇和規律所構成。因此哲學體系是由一系列普遍適用於自然界、社會和人類思維的基本規律和範疇構成,並且從現代科學發展中反映到哲學上,使一系列傳統的範疇充實了新的內容,並且出現許多新的範疇。5從亞里士多德建立十範疇體系的過程中,他所運用的方法是古代辨證思維的邏輯方法,6然後成為將宇宙事物客觀分析其本質和辨證關係的分類系統,也是實體與屬性分析的模式,建立了哲學思考的孔徑。另外,從亞里士多德提出所謂的範疇的觀念,原義有指示、稱謂(指示與稱謂可合稱為指謂)、分類(存在之種類)、表述等多重的涵義,7範疇漢譯係取自等譯:《工具論》上冊,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頁5。5此段文字,係出自於筆者拙作:《禪宗公案體相用思想之研究》,頁126-127。筆者其他相關於「範疇」的討論,在拙作中已有論述,在此不再重複討論,請參閱拙作:《禪宗公案體相用思想之研究》,頁125-130。6參見馬小彥:〈試論亞里士多德範疇體系的方法論基礎〉,《河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雙月刊),第3期,1987年5月31日出版,頁56-59。7關於此點,成中英曾經對範疇的「表述」定義有詳細的說明,以為可以從本體論與知識論(認識論)的角度看範疇的界義:「在西方哲學中『Category』一詞指的是思想對象所必須認知的性質範圍或性質種類,故『Category』具備了認知對象的根本性,可以引伸為認知觀念的根本性,並可表達為認知語言的根本性。換言之,『Category』可以被瞭解為本體論或形上學的基本觀念,也可以了解為知識的基本觀念以及語言表象或意義表象的基本觀念。在本體論的層次範疇指的是本體(或實體)的特性,在知識論的層次範疇指向知識的特性或知識形成的條件。在語言的層次,範疇則是表達本體論思想或知識論思想的語言述辭。三者的關係非常密切,也相互界定。」見成中英:〈中國哲學範疇問題初探〉,《中國哲學範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頁44。Journal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ofNationalTaipeiUniversity,Vol.1,2006210《尚書.洪範》中「天乃錫禹,洪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