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秦始皇陵基本要求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布局、阵容。感受秦陵兵马俑所体现出来的古代中国工艺、美术、造型等方面的高超技艺。体会秦陵兵马俑气吞山河、庄严凝重的艺术震撼力。发展要求了解秦陵兵马俑所反映的历史状况。说明教学时可联系必修一专题一和选修四第一单元的有关内容。“‘事死如生’的陵园”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学习要求一、发现之旅:揭开神秘的面纱20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秦始皇。这个13岁即位、39岁统一中国的千古一帝,在为后人留下万里长城的同时,也为自己修建了骊山陵墓。作为皇陵陪葬坑的兵马俑,1974年春天在陕西临潼偶然发现。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132兵马俑坑43、识得庐山真面目二、体验之旅:气势磅礴的地下军团62米230米兵马俑一号坑展厅前锋侧翼卫队后卫侧翼卫队军阵主体一号坑军阵正视图一号坑军阵左视图一号坑军阵主体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最前面三排为弩兵先锋,后面是车、步兵组成矩形联合编队。思考:一号坑军阵排布的特点势不可挡、严阵以待、无坚不摧!二号俑坑遗址大厅的外观呈覆斗形。内部为钢网架式结构。四周的参观廊分为上下两层,可以近视和俯视二号马俑坑的全貌。建筑面积17000余平方米,为封闭式建筑,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二号兵马俑坑遗址大厅兵马俑二号坑弩兵方阵①②战车方阵③车、步、骑混合方阵骑兵方阵④跪射俑上体笔直挺立,下部是右膝、右足尖及左足抵地,三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支撑着上体,重心在下,增强了稳定感。甲片随着身体的扭转而流动,衣纹伴着体态的变化而曲转。富有韵律和动感,使人物形象更有真实感。《吴越春秋》记载:“臣闻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儿。右手发,左手不知,此正射持弩之道也。”立射俑兵马俑二号坑1986年10月,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铜车马比我们宫廷的马车还要好!”“高车”:战车“安车”:指挥或巡游车•这种编组方法在兵书上叫作“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偶落钩连,折曲相对。”•《孙膑兵法》说:“在骑与战者,分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反则广其弩”,三者有机结合,才能百战不殆。二号坑是这位古代军事家的理论图解。•二号坑的内容比一号坑丰富,是兵马俑坑中的精华。思考:从布局和内容上看,二号坑与一号坑有什么不同?紫色三号坑兵马俑遗址大厅兵马俑三号坑思考:从作用上看,三号坑与其它坑有什么不同?兵马俑三号坑三号坑被认为是指挥部,但坑内仅有战车一辆,武士俑68个,却没有统帅,请根据秦朝历史知识做出恰当的解释。132兵马俑坑4(右军)(左军)(中军)(指挥部)古代军阵编列体系三、探究之旅:拨开历史的迷雾共同探究一观看兵马俑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兵马俑有何艺术特点?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有什么历史地位?“秦皇扫六合,虎势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挚之士,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也。——《战国策·韩策》感受——气势磅礴,威武雄壮艺术特点比例匀称、神态逼真色彩绚丽、个性鲜明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是雕塑艺术史上的奇葩。秦兵马俑的发现,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我的祖上也是中国人,也有我的一份。——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法国前总统希拉克9月16日下午,一位叫马林的德国青年,由于对秦始皇兵马俑痴迷成狂,自制秦俑服装,装扮成秦俑并跳入1号坑修复区。所幸秦俑馆公安干警及时发现,文物没有被损坏。见到秦俑时,除了激动就是激动,便不由自主跳入俑坑。”●中文名称:秦始皇陵●批准时间:1987.12●遗产种类:文化遗产●遗产遴选标准: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1)(3)(4)(5)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一、史学价值秦始皇陵兵马俑为我们研究秦朝政治、经济、军事制度、文化艺术及科学技术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二、艺术价值秦兵马俑的大型艺术群雕用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的磅礴气势,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的一支奇葩。(重农抑商,兴修水利,统一货币、度量衡)战场上的较量,归根结底是综合实力的较量。您能否从兵马俑中看出秦朝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农业发达,国力强大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皇帝制,三公制,郡县制)从兵马俑看,秦军为何如此强大?严密的军阵编列体系先进的军事制度军功授爵制度尚武风气共同探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