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又称《国策》,体例是国别体。编者是西汉末年的刘向。全书33篇,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尤其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检查预习:《战国策》简介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赵,杀掉赵葱,遂克邯郸,虏赵王迁。王翦随即奉命率兵驻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事实是:“燕弱小,数困于兵,今举国不足以当秦。”(《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这时好象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种恐怖政策。补充介绍: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破,平定下克•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进军向北侵占土地攻城略地:攻打城市,掠夺土地。起义军在李自成的带领下攻城略地,势如破竹。狼烟四起危机四伏乃请,就请求旦暮:名状,马上很快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现在去却没有什么信物,那么就无法接近秦王我就能够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义士请缨悲歌初唱•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之,主谓之间,取独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您将怎么办激之以仇长长地叹息,流着眼泪只是想不出什么计策啊于是上前问道:“对此怎么办?”以,表承接连词,来这样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乃今,现在告之以谋晓之以义壮士扼腕真诚细致,勇敢果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肝义胆。演一演!!!•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於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而,表修饰的连词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挽回用匣子封装它忤视,正面对着看他苦心准备一波三折壮歌序幕•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日子已经不多了今天去了却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人我停留下来的原因,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毅然辞决悲歌初唱•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太子和他的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于是荆轲就登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军一定撤退。郑伯同意了他的建议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它已在东边把郑国当作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这样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我停留下来的原因,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太子和他的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荆轲就登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燕王确实非常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出兵来抗拒,愿意全国都做秦国的臣民。•派使者来使大王听到。希望大王吩咐他们。非“宠臣”不能代言,除“厚遗”焉能进殿。深谋远虑(正)果如荆轲所料!秦王贪婪之心得到了满足,轻狂之极,可惜高兴得太早。深谋远虑(侧)使:使工以药淬之使使以闻大王使毕使于前•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按次序进宫顾: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顾笑武阳•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荆轲拿了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显露出来。•因,•于是因左手把秦王之袖•依靠因人之力而敝之见:秦王必说见臣•见陵之耻除矣•图穷而匕首见•为什么“荆轲有所待”,担心即←—此。•(前呼后应,先扬后抑)•一个“怪”字,败露矣!一“顾”一“笑”,化险为夷。•沉勇机智•随机应变•自己伸直身子站起来,挣断了袖子•果如前言,•大功即可告成。•然一波三折,“绝袖”,出乎荆轲意料之外,•但却免了秦王一死。•真是巧绝!•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秦王绕着柱子跑•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兵:进兵北略地•秦兵旦暮渡易水•不敢兴兵以拒大王•不及召下兵•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以故,因此•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引,伸长,自引而起•举起,•遭受八处创伤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登上轲自知事不就成功靠着柱子笑着,像簸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事情没有成功的原因秦王的侍臣上前后•反衬出•荆轲不畏强暴、•智勇超人、•视死如归•英雄形象。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这样做值不值得?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对荆轲刺秦王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为“始速祸焉”。•南宋鲍彪也说“轲不足道也”。•朱熹更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渊明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你对荆轲和荆轲刺秦王这一行动有怎样认识?•提示•荆轲具有侠义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侠义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