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茅盾2020/5/1012020/5/1021、象征的艺术手法。2、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3、能指认并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4、了解学习北方抗日军民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学习目标2020/5/1031、通读全文,了解作者,积累字词。2、整体感知,本文对白杨树充满什么感情?请你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3、本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理清本文的结构层次4、仔细阅读课文,分析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自学提纲1896—1981茅盾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第一任文化部长,还担任过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名誉主席等职务。茅盾一生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2020/5/104听读课文,正音无边无垠(yín)虬枝(qiú)坦荡如砥(dǐ)恹恹欲睡(yānyān)婆娑(suō)秀颀(qí)2020/5/105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请你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6本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理清本文的结构层次2020/5/107“不平凡”三字是作者用来结构文章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文章开宗明义:“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起笔峻拔有力,直接抒发赞美和崇敬之情,给人震撼。接着从三个不同侧面分别写了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白杨树外部形态的不平凡,白杨树内在气质的不平凡。最后以楠木的“贵族化”与白杨树的“极普通”对比,反衬白杨树的“不平凡”,以“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作结,与文章开头呼应。仔细阅读课文,分析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在哪几个方?2020/5/108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内在气质的不平凡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表现在哪里?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020/5/109生长环境的不平凡色彩——“黄绿错综”幅员——“无边无垠”地势——“坦荡如砥”黄土高原的壮美作者之所以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是为了给白杨树的出现设好背景,不平凡的环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杨树,描写黄土高原有烘托白杨树的作用。2020/5/1010无边无垠的黄土高原2020/5/1011黄绿错综白杨树外部形态的不平凡表现在哪几方面?2020/5/1012外表形态的不平凡整体形象:“力争上游”枝:“一律向上,紧紧靠拢”(团结)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质朴)干:“笔直而高”(正直)叶:“片片向上,绝不倒垂”(进取)白杨树内在气质的不平凡表现在哪里?2020/5/1018内在气质的不平凡参天耸立倔强挺立不折不挠文章的第6自然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再次抒发了这种感情,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2020/5/10桐城市黄岗初中:舒林19巩固新知,学会运用2020/5/1020练习1:本文作者是,作品主要有《》《》等。本文是一片抒情散文,其抒情线索是,题目中的“礼赞”的意思是。练习2:树是文人雅士笔下的爱物,请你任意写出古诗词曲中带有“树”字的两个连续的诗句。练习3: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课外作业,拓展延伸2020/5/10211、课后练习四。2、基础训练。3、思考:课后练习一。2、白杨礼赞茅盾2020/5/1022第二课时自学提纲2020/5/10231、本文描写黄土高原景色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还写倦怠和单调,恹恹欲睡的情绪?2、把课文默读一遍,并思考这篇课文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本文作者要通过白杨树赞美什么?你从哪里知道的?请找出有关的语句。3、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呢?在写作中这是什么手法?(补充介绍写作背景)4、作者最后为什么又写楠木,目的何在?(1)、描写高原景色,作用有二:①.交代白杨树生长的典型环境,渲染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气氛;②.暗示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2020/5/1024⑵.先写“雄壮”、“伟大”引起的兴奋和热烈的感叹,再转向写倦怠、冷漠、低沉的单调滋味,构成了文章的波澜。这既是实感,又是欲扬先抑的手法,构成了文章的波澜,为白杨树的出场铺垫、蓄势,说明白杨树创造了景致,点缀了大自然,振奋了人的精神。思考这篇课文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本文作者要通过白杨树赞美什么?你从哪里知道的?请找出有关的语句。2020/5/1025如“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树本无所谓力争上游,可见是在写人。)又如“难道你就觉得他只是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第一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是:“你不应该觉得他只是树。”那么是什么呢?)表面上是写树,其实处处在写人。学生齐读第7段,分析白杨树的象征意义。2020/5/1026这里连用了四个反问句组成了一组排比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含意隽永,发人深思。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第二个“难道”,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进一层由白杨树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由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呢?在写作中这是什么手法?(补充介绍写作背景)《白杨树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2020/5/1027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北方的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象征与比喻、拟人的异同点:•1、象征是一种表现手法,即写作方法,是就整个篇章而言的。比喻和拟人则是修辞手法,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2、象征追求的是神似,而比喻追求的是形似。•3、象征与拟人的相同点都是把事物人格化,但象征的写法大都用在立意上,即把某种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描写的事物的形象中,拟人则是用在语句的表现上,是为了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通常并不寄寓更深的意义。2020/5/1029象征歌诀象征手法物先行,作者借物来抒情,从物入手写特征,由物及人写品行。2020/5/1030作者最后为什么又写楠木,目的何在?•茅盾同志回答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结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呼应篇首。2020/5/10312020/5/10桐城市黄岗初中:舒林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