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讲义侯宇尧一、现阶段为什么要开展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2006年,我们用了一年时间完成了由以期限管理为基础的贷款四级分类向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贷款五级分类的过渡,彻底摸清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底数。在全面推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分类的同时,如何全面真实地反映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质量,彻底摸清全额资产风险状况,提高整体抵御风险能力,成为当前合作金融机构监管的当务之急。一是非信贷资产现状堪忧,亟待摸清风险底数。截至2006年12月末,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总额25406亿元,占全部资产总额的40.36%。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包括了除信贷资产以外的所有表内外资产项目,项目众多,数额巨大,形态各异。由于长期不受重视,放松管理,其潜在巨大风险已经日趋显现,亟待实行风险分类,以摸清底数,制定防控对策。二是监管滞后,需要加强风险管理促进非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长期以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普遍注重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强化制度建设,全面实施风险分类,对非信贷资产却疏于管2理,非信贷资产已成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管理制度最为欠缺,隐藏风险最为严重,内外部监管最为薄弱的领域。中国银监会成立不久,刘明康主席指示要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其风险的防控。唐副主席于2006年初提出全面排查和掌握农村信用社的总体风险状况,根据会领导的指示精神,合作部扎实抓好农村信用社监管,决定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实施风险分类,以促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全额资产经营优势,促进资产多元化发展。三是条件成熟,适合全面推行风险分类。1.全面推行的贷款五级分类为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提供了基本条件。一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全体人员对风险分类的思想认识已经有了一个较全面地提高;二是风险分类的相关制度、流程也基本建立;三是“123工程”的实施,培训了一大批业务骨干,为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提供了人力保障。2.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业务结算网络系统,为全面推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提供了硬件保障。3.商业银行和部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近期试点,如湖北省从2004年底开始全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初级分类,到2006年选取部分地区实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五级分类试点,现已有一定的成功经验,这些都为全面推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4.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新的业务品种相对于其它银行类金融3机构较少,特别是一些分类难度较大的中间业务和衍生业务所形成的资产基本没有,因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相对简单易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目的:1、促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树立审慎经营、风险管理的理念。2、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非信贷资产质量,充分揭示非信贷资产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3、发现和分析非信贷资产使用、管理、监控、催收、处置等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加强对非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提高非信贷资产质量。4、为判断非信贷资产减值准备充足性提供依据,建立科学合理的非信贷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制度。5、为计量、监测资本充足率,评价经营管理能力提供依据。二、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适用范围(一)分类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要求全国所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乡镇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统一法人社、地市联社、省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都要对非信贷资产实施风险分类。省联社是法人机构的概念,包括非法人的清算中心和地市办事处。(二)分类资产《指引》要求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各类非信贷资产进行风险分类。各类非信贷资产是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中除信贷资产以外的所有资产。4非信贷资产根据风险和损失程度的不同,划分为安全性和风险性两类。其中:安全性非信贷资产是指无风险或风险很低的非信贷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及周转金、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联行款项等非信贷资产项目。风险性非信贷资产是指有风险或风险程度较高的非信贷资产,主要包括专项央行票据、同业债权、待处理抵债资产、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投资类资产、委托及代理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待处理财产损溢、固定资产清理、历年亏损挂账等非信贷资产项目。三、分类原则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风险原则。风险分类以非信贷资产的内在风险为主要依据,以预计损失程度为主要分类标准。(二)真实原则。广泛搜集非信贷资产的各类信息,严格按照分类标准、方法和程序进行分类,充分估计现实与潜在的风险状况,全面、真实反映非信贷资产的风险程度。(三)审慎原则。对非信贷资产的风险分类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地分析、评估,科学合理地划分风险类别。对减值迹象判断困难或计量精确性受到影响的,应运用审慎的专业判断和稳妥的分类方法。(四)动态原则。当出现有可能影响非信贷资产风险的因素时,应适时、动态地对相关资产进行重新认定与分类。四、核心定义5《指引》按照非信贷资产的风险和预计损失程度,依据一定分类标准和方法,将风险性非信贷资产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个类别,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非信贷资产。分类标准的核心定义是:正常类:资产未出现减值迹象,资金能够正常回收,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资产及收益会发生损失。其基本特征为“一切正常”。关注类:资产未发生减值,但存在一些可能造成资产及收益损失的不利因素。其基本特征为“潜在缺陷”。次级类:资产已出现显著减值迹象,即使采取各种可能措施,资产仍可能形成一定损失,但损失较小。其基本特征为“缺陷明显,损失较小”。可疑类:资产已显著减值,即使采取措施,也肯定要形成较大损失。其基本特征为“肯定损失,损失较大”。损失类: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资产仍然全部损失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其基本特征为“基本损失”。五、分类方法大家知道,对于信贷资产的风险分类是按照交易对手履行合同和债务偿还能力进行的,而非信贷资产比信贷资产复杂得多,有的资产有交易对手,但大部分资产是没有交易对手的,因此,我们要结合非信贷资产的形态、对象、权属、账龄等因素,对不同的非信贷资产相应使用风险分类法、账面价值法、可变现净值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和专家判定法等分类方法进行质量分类。(一)风险分类法。根据资产账龄、交易对手履行合同和6债务偿还能力等进行质量分类的方法。主要适用于专项央行票据、同业债权、投资类资产、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等。(二)账面价值法。根据资产的特性、合同及账面的价值,能直接确认有无损失或损失程度,将资产直接按照账面价值和损失程度进行质量分类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待处理财产损溢、历年亏损挂账等。(三)可变现净值法。以风险性非信贷资产账面余额,扣除其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后的差额部分,作为预计损失的质量分类方法。可变现净值是指以资产预计售价减去预计相关处置税费后的金额。预计损失计算:预计损失额=资产账面价值–可(已)变现净值;预计损失率=(预计损失额/资产账面价值)×100%。主要适用于待处理抵债资产、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等。(四)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根据投资成本与市价孰低的原则,估算投资损失的质量分类方法。预计损失计算:预计损失额=资产账面价值–公允价值;预计损失率=(预计损失额/资产账面价值)×100%。主要适用于投资类资产等。(五)专家判定法。以风险性非信贷资产实际情况为基础,经专家组综合判研确定预计损失的质量分类方法。主要适用于资产情况复杂、资料不全、信息有限,不能使用上述分类方法确认损失的资产。专家组可由各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组成,也可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和有关专家组成。7六、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标准安全性非信贷资产(包括现金及周转金、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联行款项等),由于无风险或风险很低,风险分类时可直接依照账面价值法认定为正常类。但在分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出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联行款项不能划分为正常类,这部分资产性质其实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是存放中央银行或存放联行性质,有的已变为投资性质或结算保证金性质,比如,前些年信用社在人民银行融资中心的钱,现在融资中心没有了,这部分资金就不应该仍放在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科目核算,而应该根据资金的性质调到相应的科目。这里所说的分类标准就是风险性非信贷资产的分类标准,具体分类标准如下:(一)专项央行票据根据风险分类法,确定“专项央行票据”风险类别为:1.在兑付期内的专项央行票据直接认定为正常类。2.在延长兑付期内的专项央行票据直接认定为关注类。因为,兑付期可以看作是账龄,兑付期内没有风险,超过兑付期,虽然人民银行允许其延期,但也意味着这部分资产已面临风险,到期可能不能兑付。当然,这部分风险并不是因人民银行没有能力兑付造成的,而是因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身原因造成的。(二)同业债权“同业债权”包括:拆放同业(含拆放银行业、拆放金融性8公司和调出调剂资金)、存放同业款项(含存放联社款项)和买入返售资产等,因为都有交易对手,因此,可以根据交易对手履约情况和还款能力采用风险分类法进行质量分类。1.拆放同业(1)正常类是指交易对手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拆借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一般具有以下特征:①交易对手经营正常,主要经营指标合理,现金流量充足,能正常足额偿还债务。②拆借未到期。③本笔拆借能按期支付利息。④如有担保,担保合法、有效、足值。(2)关注类是指尽管交易对手目前有能力偿还拆借本息,但存在影响债务偿还的不利因素。一般具有以下特征:①宏观经济、行业、市场、交易对手内部经营管理或财务状况发生变化,对正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但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尚未出现明显问题。②交易对手改制(如合并、分立等)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债务可能产生不利影响。③交易对手还款意愿差,不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积极合作。④交易对手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债务,但担保合法、有效、足值,完全有能力通过追偿担保足额收回债务。⑤担保有效性有瑕疵,可能影响债务归还。(3)次级类是指交易对手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债务,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造成一定损失。一般具有以下特征:①交易对手支付出现困难。②交易对手正常营业收入和所提供的担保都无法保证农村9合作金融机构足额收回债权。③因交易对手财务状况恶化,或无力还款而需要对该笔拆借合同的还款条款作出较大调整。④拆借款项本息逾期30天(含)以内。(4)可疑类是指交易对手无法足额偿还拆借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会造成较大损失。一般具有以下特征:①因交易对手财务状况恶化或无力还款,经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拆借合同还款条款作出调整后,仍然逾期或仍然无力归还。②交易对手资金来源不稳定,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会造成较大损失。③交易对手资产负债率超过100%,且当年继续亏损。④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已诉讼,执行程序尚未终结,债权不能足额清偿且损失较大。⑤拆借款项本息逾期30天以上。(5)损失类是指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债权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下列拆借款项应认定为损失类:①交易对手和担保人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并终止法人资格,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对交易对手和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②交易对手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或以保险赔偿后,确实无力偿还部分或全部拆借款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对其财产进行清偿和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③交易对手虽未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但已完全停止经营活动,并被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终止法人资格,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对交易对手和担保人10进行清偿后,未能收回的。④因交易对手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诉诸法律,经法院对交易对手和担保人强制执行,交易对手和担保人均无财产可执行,法院裁定终结执行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仍无法收回债权。⑤因上述①至④项原因,交易对手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依法取得的抵债资产,按评估确认的市场公允价值入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