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但作为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广义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就是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二、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出现·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是产生教育最具基础性的条件,语言的形成则是教育产生的另一个重要的社会条件。·我国教育家叶澜教授提出教育的交往起源说,认为教育活动起源于人们的交往。·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当语言发展到了文字的出现后,学校便出现了。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教育有了两种形态:(1)专门化的学校教育(2)依然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的非学校教育。古代社会学校教育为社会统治阶级政治服务的功能占中心地位;近代要求教育为社会物质生产服务,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功能则变得隐蔽起来。这些变化明显的表现在普及义务教育制的实现及近代学制的形成上。三、教育制度及其发展趋势1.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时间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教育。现在世界上有近三分之一的国家提出了年限不等的普及义务教育目标。四、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2.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孔子: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言论记录《论语》里。主张:(1)个体差异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有教无类”,(3)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克己复礼为仁”),(4)强调忠孝和仁爱。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与思维结合;强调学以致用。墨家(墨翟为代表)和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注重逻辑思维。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三种途径:亲知、闻知、说知。说知是指依靠类推与明故的方法来获得知识。道家“道法自然”2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阐发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学记》揭示最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即主张课内外相结合,提出教学相长的辩证思想,主张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开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3、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分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的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助产术,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代表作《理想国》中。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注意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著作《政治学》。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他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卢梭的《爱弥儿》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理想。康德认为“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瑞典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4、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他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教育价值理论的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他提出教育的四个形式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强调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2)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等观点,主张“做中学”。(3)教育学研究的实证化倾向(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5、教育学的分化与多学科的出现从教育学中第一个分化出来的是教学领域,第二个领域是教育管理,第三个领域是教育研究。6、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演变(1)中国教育学科的形成的阶段:了解和引进西方学科;在国外教育学介绍、研究的基础上开启本国的教育学研究;国内学者开始撰写教育学科方面的教科书等著作;在探索理论同时,开展了教育改革型的实验研究(2)中国教育学科体系的发展:学习前苏联,批判西方和新中国建立前的教育学思想及实践;努力建设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教育学;对前17年的教育实行全盘否定;在觉醒中重建教育学科体系;走向教育学研究的新繁荣7、如何评价凯洛夫的《教育学》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它把教育学分为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论4个部分。其主要特点是(1)重视智育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肯定课堂(3)强调教师。3不足:(1)忽视了学校的自主性;(2)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3)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4)过于强调了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性,严肃性,忽视了它们的灵活性和不断变革的必要性。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制约,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忽视自身的办学规律,更不是说学校要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舆论力量。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变得越来越重要。二、教育与生产力水平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产生;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3、人力资本:指人所拥有地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明确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经济学家是舒尔茨,他通过教育资本储存量(即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的分析方法,推算出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是33%。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索等形式。三、教育与科学技术(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又是探索真理的认识活动,还是一种社会建制即某种共同的规范和独特的精神气质。技术: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2、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可能影响:(1)科学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的质量;(3)科学要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中去,为教育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3、可能的影响转化为现实的影响:关键在于科学因素能否进入教育过程。(1)科学技术以理论形态进入教育领域,影响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教育能力,影响教育内容。(2)科学技术以物质实体和操作程序的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引起教育的物质资料的更新,从4而促进教育的发展。(3)科学技术以方法、手段的形式进入教育,引起教育方法、手段的更新。(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科学的发展推动教育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水平;同时,教育也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1、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与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2、教育推动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上应用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科学技术的成果。(三)新科技革命与教育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对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提供了教育迈向一个新阶段的机遇,深刻改变着人们关于教育的旧有观念。1、能力比知识更重要;2、教学形式个别化;3、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4、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教育与文化(一)教育与文化的承传、改造和创新1、教育与文化的承传:通过包括教育在内的多种途径承传文化,教育的中心已转移到帮助人们掌握浩瀚文化海洋中最基本的要素,和选取、使用、储存和创造文化的基本手段、基本方法。由于这些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复杂和精细,文化的承传就越来越依赖于系统的教育。2、教育与文化的改造:表现为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主要通过对教师的选择、对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来实现;教育对文化的整理——教育本身具有整理文化的需要,教育者具有整理文化的能力。3、教育对文化的创新:新的教育思想、学说和方式方法是世界总体文化中创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现代教育为文化的不断更新发展提供大量的具有创造活力的人;现代教育的许多活动已都与科技发明、文化更新融为一体。(二)教育与文化的价值取向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传统的价值取向有三个明显的方面需要改变:在认知上具有重传统与权威的取向,在人事上具有重功名的取向,在道德上具有重“忠孝”的取向。1、重传统,重权威的价值取向对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无原则地服从教师的权威,教学中强调教师的过程和作用,忽视学生的过程和作用;教师倾向于按事先安排好的方案教学,而不习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师习惯于向学生提问,而不习惯于不断被学生提问;思想教育方面习惯于“教导”,而不习惯于平等的和学生交流;在班级管理上,习惯于发号施令和监督处罚,而不习惯于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自我管理。由于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我国的学生很多具有自信心不足,主动性、独立性、自觉性和进取性不足的弱点,而这些特点是现时代非常需要的品质。2、重功名的价值取向对中国当代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质量观的影响。反映在教育价值观上,把能否培养出“当官的”、“出名的”人作为评判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反映在教育质量观上,把能否培养出少数尖子学生、考取高等院校人数的多少看作是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这种观念在现代的消极影响是:片面强调智育而忽视德、体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在智育中片面强调书本知识,忽视学习能力中的创造能力培养,忽视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片面强调少数尖子生的培养,而忽视面向全体学生与教育质量的普遍提高。3、重“忠孝”的价值取向对当代中国学生观的影响。5从价值取向角度看,不论忠还是孝,都表现为一种建立在血缘和等级基础上的服从关系。它影响对学生的态度,影响着学生观的形成。在多数教师和家长的眼中,服从、听话、老实一直被看作是好学生的重要标志;而那些有自己独立见解敢于发表反对意见的学生,往往被视为不好的学生。(三)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它可以分为校园的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课程活动文化等。学校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文化影响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活动方式,会渗透到每一个学校成员的精神和行为方式中去,形成良好与独特的校园文化对办好一所学校有重要意义。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1、具有社会实践性。人是社会的人,人是在社会环境中发展的。个性的人只有参与社会实践,才能生存与发展。2、具有能动性。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