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社会分层1一、社会分层概述1、概念“分层”原为地质学家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分层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和能力不同,在社会地位上呈现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和过程。2影响社会分层的最主要因素:社会资源指人们所能占有的经济利益、政治权力、职业声望、生活质量、知识技能,以及各种能够发挥能力的机会和可能性。两个特点:稀缺性有用性3社会资源的多少决定社会地位的高低:社会地位: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分为正式地位与非正式地位、主要地位与次要地位影响社会分层的根本原因:社会分工社会制度42、社会分层的基本理论社会分层理论主要有不同的理论模式,即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理论与西方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理论。(1)、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理论几个基本点:阶级分层反映了阶级社会里社会分层的本质特征;社会分层并不都是阶级分层,不能把社会分层等同于阶级划分;社会分层是一种历史现象;社会分层必然导致社会冲突;消除社会分层的根本途径在于社会制度的变革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5(2)西方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理论马克斯·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理论韦伯是西方分层研究的开拓者该理论认为,在研究社会不平等时,既要考虑经济因素,也要考虑政治和社会因素。主张从收入、权力、声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分层和不平等问题。该理论对西方分层研究的影响确定多元分层标准具有连续性的定量标准注重主观评价6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理论的区别:♦理论基础♦研究目的♦最终结论值得借鉴之处:维护社会稳定,缓和社会矛盾,对社会分层进行量化研究。7帕累托的精英理论精英:指那些具有特殊才干,在某一方面或一活动领域有杰出能力的社会成员。他认为社会分层结构是普遍存在的和永恒的,但它内部的上层成员与下层成员并非凝固不变。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精英的循环路线的畅通,使执政阶层中总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要保证这一点,必须经过精英循环,即非执政阶层中的精英人物不断上升为执政精英,执政阶层中的庸才不断下降为非执政阶层。如下图:8A:执政精英;B:不执政精英;C:执政庸才;D:平常之辈。精英非精英执政AC非执政BD93、社会分层的基本方法主观法自我评价法:直接听取本意见来确定其阶层归属的一种分层方法。他人评价法:依据别人的意见进行互相评价以确定社会名望的一种分层方法。优点:简单易行;适合于对人们的社会态度及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缺点:回答人的主观态度和立场影响回答10客观法一种应用直接测量的客观标准对人们的社会地位进行层次划分的方法通常运用的一些标准:收入职业受教育程度权力114、社会分层的社会作用功能学派与冲突学派对此进行了长期的争论。肯定:功能学派:“戴维斯—穆尔”理论在社会中,总有一些位置比其它位置更为重要,这些重要职位需要有专门技能的人来填充。在社会中,只有一部分人具备填充重要职位的天赋。而将天赋转换为才能,人们需要接受训练,为此做出牺牲。要诱使有天赋之人做出牺牲,接受训练,这些未来的重要职位必须配有特权,超比例地占有社会稀缺资源12拥有稀缺、理想的资源是承担这些重要职位的权利。对社会资源不同程度的占有使不同阶层拥有不同地位和声望,从而导致制度化的社会不平等,即社会分层。社会不平等不仅是具有积极功能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功能学派认为的积极功能:社会分层通过对各种社会报酬激励人们更勤奋地工作。13否定:冲突理论代表人物:图明社会分层严重限制了非特权阶层的机遇,阻碍了社会智力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社会分层具有保守的维持现状的功能。由于社会分层有时根植于不公平的报酬分配,容易触发非特权阶层对特权阶层的对立、不满、怀疑和不信任情绪,从而导致社会动荡和骚乱。14客观评价:积极作用:由于社会分层现象的存在,使社会在生产力水平不能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情况下,能够保证一部分人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社会创造性活动中去,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社会分层促使了社会竞争机制的形成,作为一种动力机制,它推动了社会的发展。15消极作用:一些由于制度或体制原因所形成的社会分层不可避免地要形成阶级和阶层的对抗与斗争。社会分层和社会差别的广泛存在是社会犯罪的重要根源。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