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县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临朐县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姓名:孙秉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农业推广·农村与区域发展指导教师:刘继芳20091201临朐县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作者:孙秉明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相似文献(10条)1.会议论文钟小安.王勤浅谈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绍兴、嘉兴两地旅游特色比较看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005本文以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通过绍兴、嘉兴两地旅游特色比较分析.提出了关于如何发展绍兴、嘉兴两地的旅游业的有关看法,同时指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培养生态旅游地居民、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环保意识;加强和改进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规划;增强生态旅游景区的高科技、高知识含量;制订生态景区政策.科学管理和强化政府行为,统一管理等.2.期刊论文李包相.沈济黄.王竹.LiBaoxiang.ShenJihuang.WangZhu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美国发展生态旅游的经验及其对浙江的启示-规划师2005,21(7)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旅游已经有长足的发展,美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浙江省应建立环境和经济影响模型,预测环境承载能力;坚持区域合作原则,整合旅游资源;加强生态旅游的宣传、教育,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促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3.学位论文张春燕生态旅游法律问题研究2007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被人们广泛接受,现代旅游业已进人到可持续发展的阶段,顺应这一时代潮流而兴起的生态旅游,作为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产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其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社会、文化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以协调和平衡彼此间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的有机统一。全面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生态旅游的全面发展,必然要求能够实现制度保障、协调矛盾,促进发展作用的健全、完善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生态旅游法律制度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在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的指引下,能够对生态旅游进行科学的管理,最终达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对生态旅游概念及其与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的关系进行阐述,并通过对国内外生态旅游法律状况的介绍和分析,针对中国生态旅游法律状况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和方案,为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法律支持。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生态旅游的一般问题进行概述。主要论述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理论背景、特征、参与主体、生态旅游法律关系以及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的关系。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回归大自然的活动,向游客提供一种旅游生态产品,起到教育和欣赏美的功效,同时生态旅游承担着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当地社会发展的责任。生态旅游的迅速发展具有深刻的哲学思想渊源、社会心理学背景以及生态学发展的科学基础。人类对人化自然的厌倦和对本色自然的渴望促进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反思;社会经济的发达、城市环境日益恶化为生态旅游创造了生态消费的需要;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从50年代起由理论到实践的迅速发展为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持。生态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可持续的旅游方式,其参与者包括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NGO)生态旅游开发经营商、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生态旅游者等多层次的主体。生态旅游中,多层次的不同参与主体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针对这些社会关系,依据法律规范,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法律关系,包括公法上的行政法律关系,私法中的民事法律关系,以及“公法与私法之间”的法律关系。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同,有共通的目标和诉求,生态旅游内在的包含着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而从法律上说,必然也要受到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的规制。第二部分对国内外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发展生态旅游的根本宗旨和基本政策,生态旅游管理机构的设置,对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发者、经营者、游客、社区居民的行为准则,以及各项具体制度的设置等诸多方面。生态旅游发达的国家,往往具备比较完备的生态旅游法律制度,注重立法、管理机构、规划设计、社区参与、生态教育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在我国生态旅游事业已经获得迅猛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的同时,生态旅游相应法律制度建设则相对滞后,距离形成成熟的生态旅游法律制度体系,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存在着缺乏系统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生态旅游政府管理机构重叠、混乱、缺乏合理的生态旅游规划和认证制度、社区参与制度发展严重不足、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教育力度不够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亟待改进。第三部分对我国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生态旅游是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更新观念、改革体制、机制的缺陷与不足,通过不懈努力,完善和发展我国生态旅游法律制度体系,逐步解决其中的问题和矛盾,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旅游地及国家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贡献力量。笔者认为,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建设,应着重于建立完善系统的生态旅游法律规范、建立权责分明、高效运作的生态旅游管理机构体系、建立严谨的生态旅游规划制度、建立生态旅游认证制度、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制度、加强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教育这几个方面的制度建设。4.期刊论文钭晓东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之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四川环境2003,22(5)为衡平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经济与环保利益,作为一种全新旅游理念与旅游发展形式的生态旅游应运而生,也对传统旅游结构的演变提出挑战,本文通过对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原则及模式的选择等问题解析,以求能为结合经济效益、生态支柱、文化内涵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提出思考.5.期刊论文杨德伟.陈治谏.倪化勇.王贺一.YANGDe-wei.CHENZhi-jian.NIHua-yong.WANGHe-yi烟台市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展望-水土保持研究2006,13(5)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潮流.目前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尚无定论,但在某些方面已经达成共识.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在烟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包括泛生态旅游、准生态旅游和纯生态旅游三个层次,并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开展相应层次的生态旅游.在分析了烟台发展生态旅游自然、区位、社会经济和市场前景有利条件的基础上,针对市场的竞争多变性、原生环境的脆弱性、资源的季节性和交通的易达性等制约因素,结合烟台市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远景需要,提出了一带三区,即滨海生态旅游带、海洋生态旅游区、山地生态旅游区和农业生态旅游区的生态旅游规划设想,从管理、市场开发、在资源保护和旅游宣传等方面探讨了行之有效的发展对策.6.期刊论文吴伟光.沈月琴.郑旭理.张翠芳.WUWei-guang.SHENYue-qin.ZHENGXu-li.ZHANGCui-fang生态旅游:实现山区可持续发展的理想途径--以临安市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2)以临安市生态旅游发展实践为例,通过参与性农村快速评估方法(PRRA),实证分析了生态旅游对开发企业、当地农民和政府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对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就业、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指出准确的市场定位、参与式市场运作、政府重视和支持是临安生态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说明生态旅游业作为最终需求产业,在具备一定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山区,是实现山区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的理想途径.7.学位论文兀晶论生态旅游与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2006作为现代文明标志之一的旅游业,虽然它的历史不过100多年,但是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然而在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下,人们忽视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已严重危害旅游业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威胁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被人们广泛接受,现代旅游业进入了可持续发展阶段,生态旅游作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顺应这一时代潮流而兴起,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本论文在开始部分简要介绍了中国旅游业目前面临的种种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中国的旅游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一结论。然后将可持续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做比较,更明确了可持续旅游在中国开展的必要性。第2部分介绍了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和生态旅游的理论及实践。文章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生态旅游的定义。针对国际上生态旅游研究只侧重自然生态旅游的局限性,本论文特别强调了文化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后将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进行了对比,指明了生态旅游的优越性所在。第3部分着重就生态旅游与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中国生态旅游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内在统一性,中国生态旅游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但二者并不等同,还是存在着差异。第4部分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目前中国生态旅游发展问题的对策建议,包括: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总体要求;提出更新观念,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科技支撑,健全法制保障、弘扬生态道德六个方面的战略性对策建议。8.会议论文安所福玉溪抚仙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006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开展生态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抚仙湖是玉溪乃至云南有名的旅游胜地,认识抚仙湖目前的生态旅游状况,了解它今后的发展方向,对生态立市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抚仙湖生态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对下一步抚仙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9.期刊论文迭目阳藏.DiemuYangzang浅论天祝县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西藏科技2007,(3)本文通过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天祝县生态旅游的现状以及生态旅游的保护措施等三个方面论证了天祝县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为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提供理论参考.10.学位论文于颖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赤壁市沧湖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区为例2008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增多,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竞争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农业生态旅游应运而生。但农业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本研究以如何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研究目标,在系统总结国内外有关农业生态旅游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系统分析为切入点,明确农业生态旅游的类型、发展条件、存在问题和前景;在分析湖北赤壁沧湖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区的SWOT、基础上,开展了生态足迹和可持续评价,并提出了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判定原则和发展对策,为类似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区的可持续评价提供一种典型范例。1)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从农业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性,目前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指出农业生态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2)从SWOT分析结果来看,沧湖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发展条件和开发潜力。由于生态旅游的特殊性,应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提炼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利用作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机遇,大胆创新,加强发展,将沧湖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区建设成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品牌产品。3)2006年沧湖生态农业开发区人均生态足迹为1.6427公顷/人,生态承载力为1.5302公顷/人,2006年生态赤字为0.1125公顷/人。尽管沧湖生态农业开发区人均生态足迹虽然没有超过全球水平,但人均生态承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