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地址:河南省巩义市单位:米河镇高庙小学姓名:马艳灵1浅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摘要:中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加快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同时,中国的社会心理健康问题也正逐渐显示出其严重性,并且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还将会更加严峻,成为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的历史性任务。小学是学生心理健康的起始阶段,我们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在小学阶段就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健康的心理伴随着他们不断成长。改革开放对于教育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之一,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进入学校教育和家族教育领域,这是社会发展对于教育提出的要求。所以我们应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要求的环境;建设和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宽松、积极的学习气氛。随着社会进步,人类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基本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心理问题便显示出来。伴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人类卫生习惯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而心理状况对于生命质量的影响则日益突出。在急剧变化、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对于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比过去高得多的要求,人们普遍承受着比以往沉重的理多的心理压力,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出现也频繁得多,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对于个人幸福和社会发展形成了明显的威胁。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第一,应明确心理健康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心理健康的具体目标是:形成、维护、促进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从而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基础。这一目标对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是普遍的、基本的。形成是指培养塑造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维护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使他们避免和减少各种可能遭遇到的危及心理健康的伤害和消极影响。促进是指根据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和特点,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任务,都有责任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服务,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规范自己的行为。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满足学生这些中间层次的需要。满足的方式要根据需要的不同而变化。例如:满足情感需要的方式,就不同于满足认识需2要的方式。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讲究方式方法,要给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机会应当面向所有的学生,这是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特别注意的。在给学生提供机会的同时必须给予的引导,在学样中,老师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就某些成长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比较正式的谈话,也可以起到积极干预的作用。及时补救学生因某种原因出现的消极、不利的心理状态或心理问题,及时通过某种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调整和改变,可以解决问题或者避免更为严重的后果。一旦发现明显的问题,首先要与学校或地区的专门心理咨询人员联系,共同研究并且做出采取进一步行动的决定。第二、应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就小学生而言,心理健康与否主要集中在对学校生活的适应能力上。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和家庭生活转变为以学习为主的学校生活,是一次质的飞跃。自从进入校门,学校生活成为小学生生活中最有意义的内容,成为他们个性发展的主要源泉。(1)小学生的感知觉有了充分发展。在入学之初,小学生的感知觉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他们的听觉和视觉十分敏锐,能够比较准确地辨别事物的颜色、形状等。但特别指出的是,小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很快,其准确性、系统性都能不断地提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观察活动,对于小学生的感知觉发展是十分重要的。(2)注意水平有限。刚进行学校,小学生注意的目的性还很低,只能够注意自己感兴趣的对象。例如低年级学生,会注意别人玩的一些小游戏,甚至会站在那里目不转睛地看上许久,而且还会产生一种急于学习的心理。(3)想象力丰富。但想象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小学低年级学生,想象力十分丰富。在他们的头脑中,现实与想象之间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他们由于想象与现实的同一化,导致行为和言语的“不合情理”。如果没有考虑到儿童想象发展的这种特征,人经常在成人眼中被当作“说谎”“欺骗”。对此,我们教师要有充分的理解。想象力是十分宝贵的,是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萌芽,教师应当着力保护和慎重对待。(4)自我意识更加明确。与学前儿童相比,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自觉,更加明确地意识到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这在小学阶段的高年级中表现较为明显。第三、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要求的环境。由于学校和家庭生活本身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根源,除了开展心理辅导和提供心理咨询外,学校和家庭首3先必须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为他们的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这样的环境,应当是给予学生具有安全感、愉快的、和谐的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家庭里创设开放、宽松、积极的学习氛围。(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校生活就是生活中最具正大规性和权威性的内容,学校成为中小学生成长发展最重要的环境。对于一个儿童或青少年来说,如果学校生活中的体验主要是紧张、压抑、沮丧的,那么他就必然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反之,如果学生生活的体验主要是轻松、乐观、积极的,那么他的心理状态就会倾向于积极良好,即使遇到心理问题和障碍也比较容易得到解决。(2)建立开放、宽松、积极的学习气氛。学习是每个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没有哪个学生不愿意得到好的成绩,没有哪个学生能够完全没有学习的压力。无论学生和教师如何努力,在学习上能够名列前茅的终究只能是少数。肖利利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人长得比同龄孩子瘦小,性格内向。上学前一直姥姥带大。上就后就读于一所重点小学的重点班。他的班主任以对学生管理严格而著称不。从入学以来,肖利利就很听老师的话,学习态度也很认真。学习成绩较好,屡屡受到老师的表扬。二年级下学期的一次语文考试,肖利利因为审题不仔细,落了两道题没答,结果用他的话“考砸了”。从那以后,他一听到考试就紧张,并且还添了一个新病:一到考试前两天,不是发烧就是嗓子痛。父母无耐之下,临到考试前半个月就给他喝板蓝根冲剂。可无论采取什么措施,总是防不胜防。肖利利考前必发病已成规律。以后考试更加努力,但是成绩却一次不如一次。奇怪的是考试完后,他的病便不治而愈。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考试焦虑”。所以就心理健康而言,追求所有学生的优秀成绩是不现实的。教育者应当努力调节和减轻对学生的压力,将其控制在不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危害的范围内,并且尽可能经常和普遍地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第四、建设和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涉及许多方面的长期、复杂的工作。要使学校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要能够从学生的角度体验和思考,即使学生的行为是明显失当的,也要看到其行为后面的合理因素: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可能是出现家庭变故;学生违反纪律,可能希望以此引起别人的注意等。学生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经常是他们自己也未必明确意识到的。作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负有责任的教师,应当比他们更为敏4感地想到和看到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并且敏锐地找出其中的联系。只有这样,才可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无论学生做出了什么样的行为,教师都应当接纳。应当使他们感受到没有被排斥和拒绝。教师仍然将他们当作自己的学生,仍然尊重他们的人格,仍然承认和尊重他们的尊严和权利,并且愿意帮助他们。同时,教师要尽可能地进入学生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分享学生的喜、怒、哀、惧,使得学生相信教师能够懂得他的体验并且与他有同样的感受,能够知道他们的孤独、懂得他们的失望、理解他们的气愤等等。将学生和教师置于平等的地位,使学生容易接受教师的帮助。例如:在我们的周围,中小学的各年级和不同班级,通常比较引起教师关注的是少数表现优异及表现较差的学生,作为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往往因为不需要教师特别“操心”而有意无意地被教师所忽视。有利于受教育者的环境,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要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安全、愉悦、和谐,使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学习生活的开放、宽松、积极。总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门课程,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在健康、和谐、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使他们从小就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参考文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