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国宗教心理学发展指引路径——陆丽青译冯特的《民族宗教心理学纲要》序吕大吉中国民族报2009.3.17(6)冯特不仅是“实验心理学父”,也是“宗教心理学之父”。(资料图片)宗教心理研究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西方的古希腊文化和我国古代儒家及释家的灵魂观。在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前,宗教心理学通常是作为哲学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到19世纪末,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开创了独立于哲学的心理学,并在其后通过他的《民族心理学》,系统地研究了原始人宗教、民族宗教、多神宗教和世界宗教。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研究,宗教心理学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我国众多相关学者也先后进入了这一领域,关注这一学科。新的阶段,宗教心理学该如何研究,这门学科在我国会怎样前行,我们一方面要继承和学习前辈们的学术思想和理论著作,同时,也应该有自己的创新和发展。冯特民族心理学的基本性质和主要内容,实际上就是关于民族宗教的心理学研究。其对民族宗教的心理学研究,丰富了近代宗教学的内容,推动了它的新发展威廉·冯特(WilhelmWundt,1832——1920)这个名字,在中国学术界并不陌生。心理学家们公认他是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的开创者,尊其为“实验心理学之父”。但如果有人问:冯特在宗教学领域内究竟有什么贡献?一般人(甚至是宗教学者)大概就会有些茫茫然,说不出个一二三了。事实上,冯特不仅是“实验心理学之父”,也是“宗教心理学之父”。“宗教心理学”这个学术名称并不是冯特的发明,第一次使用这个名称的是一个美国人埃德温·迪勒尔·斯塔伯克(1866——1947)。“宗教心理学”作为近代宗教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中期的兴旺发达之地在美国,但美国却不是这门学科的发源地,而是从冯特那里学习和引进而来。第一个到冯特的心理学实验室学习和研究的美国人是格兰维尔·斯坦利·霍尔(1844——1924),是他把冯特的宗教心理学引进了美国。霍尔指导的博士詹姆斯·H·柳巴,以及威廉·詹姆士、斯塔伯克等人则把宗教心理学的研究进一步推向前进,使之成为颇有影响的宗教学分支学科。在弄清了宗教心理学的发展渊源之后,我们把冯特尊为“宗教心理学之父”,应该不算过誉吧!在民族群体建构的各种文化形式中,宗教信仰居于特殊的地位,对其他各种文化有着特殊的影响。冯特在宗教心理学方面的独特贡献是他在其生命的最后20年(1900——1920),从对个体心理的实验研究转到对人类群体的集体意识和社会经验的研究,并写出了数达10卷之多的巨著《民族心理学》。为了便于读者和学者从这部卷帙众多的巨著中掌握其基本思想,冯特又以概要的形式写了《民族心理学纲要》(1912年)一书。中央民族大学陆丽青博士这次翻译出版的就是这部著作。冯特的民族群体心理学独具特色的基本观点就是,把人类社会建构的各种文化形式,如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看成是社会群体的心理活动的产物及其发展的表现,并认为这些心理产物只能在社会群体的集体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而所谓社会群体,在冯特看来,就是原始时代的民族或部落、英雄时代的民族或国家,也就是他所理解的“民族”。他认为,在民族群体建构的各种文化形式中,宗教信仰居于特殊的地位,对其它各种文化有着特殊的影响。冯特的《民族心理学纲要》的主旨,就是研究民族群体的宗教信仰的心理根据及其发生发展的轨迹,并通过对民族宗教心理与其它文化心理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和阐述,力图揭示人类群体(民族)心理活动的发展规律。据此,我们可以说,冯特的民族心理学的基本性质和主要内容,实际上就是关于民族宗教的心理学研究。译者陆丽青博士把《民族心理学纲要》改名为《民族宗教心理学纲要》,更能表现本书的主旨,是恰当合理的。冯特关于以宗教心理为中心的民族心理学研究,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他在其著作中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如:在宗教起源问题上,原始人最早的宗教崇拜对象和宗教观念起源于人类对死亡和疾病的恐惧情绪,由此产生了肉体灵魂观念,从失去灵魂的尸体产生了魔鬼崇拜和相应的巫术活动;在人类宗教的发展问题上,他提出了魔鬼和巫术崇拜时期、图腾崇拜时期、诸神崇拜时期、世界宗教时期的宗教发展四阶段说;在宗教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他提出了“文化产品分析法”;在宗教的社会性质问题上,他认为宗教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本质上都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产物,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宗教发展的规律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智慧的一般规律……这一系列观点与他同时代的其他宗教学早期开创者缪勒、泰勒、蒂勒、斯宾塞、弗雷泽等人比起来,既有受其影响的雷同之处,也有属于自己的独创之见。百家争鸣,相映生辉。冯特更以对民族宗教的心理学研究,丰富了近代宗教学的内容,推动了它的新发展。认真、系统地学习并发展宗教心理学前辈们的学术思想和理论著作,是那些有志于在我国填补宗教心理学空白的宗教学者研究中的便捷途径在我国“文革”以前,宗教学术界对这门由西方人创建起来的近代宗教学基本上没有认识。只是在“文革”结束之后,随着改革的新风,我们的宗教学者才逐渐结束了长期的自我封闭状态,开始学习和引进,并把在近代宗教学史上有代表性的著作陆续翻译出版。这些译著打开了我国宗教学者的学术视野,启发了我们的思想,推动了我国宗教学术研究的繁荣。我们对宗教学的各个领域,如宗教学的基础理论、宗教史学、宗教社会学、宗教人类学、宗教文化学、比较宗教学史、宗教哲学等,都有了些基本的了解。一批学者还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实践的需要写出了一系列涉及宗教学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学术著作,创建并逐步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国家的宗教学者在宗教学术研究领域完全终结了至“文革”结束时中国宗教学术“一穷二白”的悲惨局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使宗教学在中国学术之林中成了一门深有影响的人文学科。目前,我们的宗教学术研究仍然处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的学术成果尚待深化,许多重大的宗教理论和宗教实践问题等待我们去发展和研究,宗教学学科体系也还存在不少的空白点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去填补。宗教心理学就是这样的学术空白点。任何一门学术的发展总是在前人已经走过的路上继续前行和发展的。离开了既有的基础,另起炉灶盖高楼大厦,往往是既费力气、又不讨好的事情。要在一张“白纸”上画上最新最美的图画,只有那些受过专业艺术训练、具有深厚绘画功底的艺术家才有可能,而这种功底就是在学习、了解传统文化中积累下来的。我们今天如果想要在宗教学学科体系中填补宗教心理学的空白,必须接受学术发展史给予我们的这条教训。认真、系统地学习并发展宗教心理学前辈们的学术思想和理论著作,尽可能把他们的代表性著作翻译过来,公开出版,为有志于在我国填补宗教心理学空白的宗教学者提供便捷、有价值的条件。我国学者已经在这条路上迈出了最初的脚步。著名的老一代心理学家唐钺翻译出版了威廉·詹姆士的《宗教经验之种种》,弗洛伊德、荣格、弗罗姆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的深层心理学著作(其中大量涉及宗教心理学问题)更是受到当代学界的重视,不少中译本得以问世。这是可贵的一步。不过,遗憾的是,宗教心理学的开创者冯特、霍尔、柳巴、斯塔伯克等人的有关著作至今尚无中译本问世,对于他们在此领域具有开创性的著作和学术思想,我们过去只能在一些第二手著作中得知一二。要在我国开辟宗教心理学的发展之路,有必要逐步把他们的论著翻译引进过来。陆丽青博士把自己的学术视野投向了冯特的《民族心理学纲要》,把这部宗教心理学的开创之作整个翻译过来。这部书的中译本的出版,像一道阳光一样照亮中国宗教心理学领域的“盲区”,使我国宗教学者眼前为之一亮,在宗教心理学的性质、内容、方法及其发展的源头与走向等方面,获得新的知识。我们期待着中国的宗教心理学走向未来。(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