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占世界约7%的耕地养活了约占世界21%的人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中国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庞大压力。中国可持续发展必然性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的压力环境危机的压力措施《中国21世纪议程》生态农业—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模式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1.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口数量庞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用较少的财富养活较多人新增人口绝对数较多部分新增产值被新增人口消耗人口素质较低环境意识较差人口成为发展障碍资源短缺环境危机2.人均资源不足资源相对短缺资源需求量大经济迅速发展人均占有量少庞大的人口数量资源利用率低技术、工艺落后我国国情特征3.环境污染严重环境危机加剧以城市为中心向农村蔓延范围扩大程度加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危机通过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三方面的压力来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必然选择,因此,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北京1994教育与能力建设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全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团体及公众参与费用与资金机制经济政策立法与实施人口与人类住区消费与社会服务清洁生产能源利用与消费农业与农村工业与交通、通信业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又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解决中国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是:提高人口的素质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项目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比较传统经济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方式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处理物质流动结果粗放利用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物质单向流动获得经济效果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下列我国因地制家创造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循环经济”的是()A、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B、农耕区生产谷物、饲养家畜C、东北平原的国营农场种植业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业D下列关于“循环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惟一途径B、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D、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其中包括加快发展“循环经济”A2.清洁生产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清洁生产方式可以带来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从环境效益来看:清洁生产实现了可持续利用,并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大部分污染,减少工业污染的来源;从经济效益来看:清洁生产可以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大有作为。该酒精厂的厂址临近()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动力基地D、科技发达地区A与该厂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A、酸雨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C、臭氧层空洞D、扬尘B实现清洁生产后,该厂()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3.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我国大力推行生态农业,以实现循环经济。概念:用生态系统的观念,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生态农业的特点:A.农业资源得到再生。生态农业利用生态学理论调整了农业结构,保护了农业资源,使资源再生,永续利用。B.综合效益突出。生态农业科学地增加物质、技术投入,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C.实现良性循环。生态农业可以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五业合理发展,并可调节气候,减少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