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定义]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于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右心病变引起者。【疾病相关知识】(一)流行病学特征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女无明显差异,东北、西北、华北地区患病率高于南方地区,农村高于城市,吸烟者高与不吸烟者,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易急性发作。(二)临床表现1.肺心功能代偿期咳嗽、咳痰、气促哦、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乏力。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的症状体征。(三)治疗1.急性加重期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2.缓解期增强免疫功能,去除诱因,减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的发生。(四)康复掌握疾病相关防治知识,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坚持长期家庭氧疗。加强营养,促进康复,坚持呼吸功能锻炼,有氧锻炼、耐寒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掌握疾病复发征兆,一旦出现及时就医。(五)预后反复发作可致肺功能进一步减退,预后差,病死率约10%-15%,经积极正规治疗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专科评估与观察要点】1.咳嗽、咳痰同第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呼吸困难、气短程度同第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较其为重。3.发绀程度。4.神志状况是否有表情淡漠、神志恍惚、烦躁不安、昼睡夜醒等肺性脑病的表现。5.水肿程度观察身体低垂部位的水肿情况。6.活动耐力与自理能力病人心、肺功能衰竭,活动耐力下降,自理能力下降。【护理问题】1.气体交换受损与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肺血管阻力增加有关。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多且粘稠,无力自行咳出有关。3.活动无耐力与心肺功能减退致机体供氧不足有关。4.体液过多与心输出量减少、肾血流灌注不足有关.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呼吸困难。疲乏致机体消耗增多、食欲减退有关.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水肿、长期卧床有关。7.自理能力缺陷与缺氧致机体活动耐力降低有关。8.焦虑与呼吸困难、气短及病情反复发作有关。9.知识缺乏:缺乏避免或减少急性发作诱因的相关知识。10.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护理措施】(一)休息与体位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或坐位以减轻呼吸困难,肺心功能代偿期湿度活动,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二)氧疗护理遵医嘱给予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氧流量1-2L/分,浓度25%-29%,保证有效、安全、湿化吸氧,观察氧疗效果。(三)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呼吸困难、发绀及其严重程度,有无心悸、腹胀、水肿、尿少等右心衰竭征象,有无头痛、烦躁、谵妄、嗜睡等肺性脑病表现。(四)皮肤护理定时更换体位,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可衬垫棉垫或使用气垫床。(六)用药护理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七)心理护理解释病情,安慰病人,消除顾虑,稳定情绪。【健康指导】1.疾病知识指导了解可能导致病情急性加重的诱因,坚持家庭氧疗。2.提高抗病能力增强营养,适度锻炼。3.定期门诊随访掌握病情加重征象,及时就诊。4.心理社会指导鼓励病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自我照顾,防止出现厌世、悲观、废用综合征。【护理结局评价】1.呼吸困难气短缓解或减轻2.发绀减轻。3.活动耐力增强。4.掌握有效咳痰方法,能自行咳出痰液。5.水肿减轻或消退。6.无压疮发生。7.掌握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8.自理能力增强。9.掌握疾病相关防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