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课标内容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本课涉及到的三个历史人物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并不陌生,在小说、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他们的故事,因此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对于三位历史人物的是怎样治理国家的,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因此,本课教学中让学生梳理表格,归纳整理出他们的治理措施,并让他们参与教学活动中,参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达到本课目标的要求。三、教材分析本课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即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三部分内容以时间为序,围绕唐朝走向盛世的过程展开。贞观之治开创了盛世局面,武则天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则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学习这三部分内容,要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即位之后国内面临的复杂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各自采取的政策措施。四、教学准备1.登陆优教同步学习网,在同步备课下,设置版本章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人教版;2.在课程目录下选择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3.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浏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名师教案;4.在课前预习——名师预习,将《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并提醒学生在我的作业中查收完成学习;(或者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下将WORD版本课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5.在同步备课——课堂教学——名师课件下,对应本课目录下查看本课名师课件,并将本课名师课件一键加入我的课件。6.在同步备课——随堂训练——名师训练下,对应本课目录下查看本课自学检测、互动训练试卷。7.授课预览处点击进入授课端名师课件或我的课件中进行预览。注意要在授课端选择本课的对应目录。五、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史料讲解、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2.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唐朝的建立与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唐朝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目标2: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思想及具体措施,并归纳相似之处,理解这些治国措施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关系。(重难点)目标3:以本课的一位历史人物为例,进行评价,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丰富性。六、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播放武则天登基视频。繁华一曲无人识,过往铜镜照不出,春江花月楼台空,当年明月今何处。历史的天空,留不住寒雨夜来风,岁月藏起一番番旧梦,曾经是千杯不醉,不可一世的骄纵。这部影视剧的片尾曲的歌词形象的记录了武则天骄纵的一生。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是怎样一个人,我们又该怎样评价她,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了解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一生。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1)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唐朝的建立与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唐朝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任务单,任务一,《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2)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思想及具体措施,并归纳相似之处,理解这些治国措施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关系。2.从三位皇帝治国策略中,你认为要使国家繁盛,其中哪些做法值得借鉴?师:隋朝的发展繁荣而短暂,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很快走向了灭亡。取而代之的王朝是唐王朝,唐王朝是谁在哪一年建立的呢?课本中提到两个人物,李渊和李世民,同学们不要混淆了。学生回答: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教师:618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李元吉,逼唐高祖李渊退位,626年即皇位,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在本节课中,我们需要学习三位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他们的治理下,唐朝逐步走向了盛世,那么他们的治国的思想及具体措施有什么相似之处,这些治国措施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有什么关系?PPT出示问题:1.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思想及具体措施,并归纳相似之处,理解这些治国措施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关系。学生活动:根据教材说出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思想及具体措施。唐太宗:用人: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考科目,鼓励士人报考、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武则天:政治:打击敌对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经济: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唐玄宗:用人:重用贤能;政治:整顿吏治,裁减冗员;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文化:注重文教,修编经籍教师引导学生从中找出他们治国的相似之处。相似之处:改革内政、重用人才、重视发展生产、完善科举制度等……知识补充:教师根据图示讲解三省六部制的组成部分及职能,并指出隋:确立三省六部制唐:完善三省六部制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师:正是因为唐太宗亲身经历过隋朝的灭亡,从隋朝灭亡中吸取了教训,再加上唐太宗也是位勤政爱民的好皇帝,接下来他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的局面。接下来的皇帝采取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措施,在武则天时,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有贞观遗风。唐玄宗时出现“开元盛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国力强大。PPT出示问题:2.从三位皇帝治国策略中,你认为要使国家繁盛,其中哪些做法值得借鉴?学生畅所欲言。比如:用人:知人善任、重用人才……政治:整顿吏治,裁减冗员,提高行政效率……经济: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知识补充:历史教材中提到的那些“宗”的称谓是指的是什么?教师根据图示讲解,并让学生回答。庙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継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谥号: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按惯例,新君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称为改元。年号蕴涵着帝王君临天下、宣示正统的特殊意义,君臣朝野为之瞩目,司其事者索遍枯肠,绞尽脑汁。汉武帝以前,无年号之名目。史书以帝王的年次纪年,记时则与帝号合称。如周宣王元年、二年、三年,一直延至帝位更迭为止。出示任务:任务三【合作探究】观看视频,正确评价武则天。师:本节课的目标三是以本课的一位历史人物为例,进行评价,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丰富性。学生活动,根据个人喜好对三位皇帝中的任何一位进行评价。教师:以武则天为例,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并出示无字碑进行讲解:公元705年11月,中国历史上执政21年的女皇帝武则天病逝了。她的墓碑,通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但碑中不见唐代所刻一字。对此有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说,这是最好的办法。很多人对她褒贬不一。然后对武则天进行评价,教给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全面、客观、主流。出示几位为人对武则天的评价。武则天确实是一位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毛泽东武则天这个女人是古今少有……她粉碎的传统,创设的改革,引起的紊乱,超过历史上任何阴谋险诈的男人。——林语堂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郭沫若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宋庆龄(3)知识结构任务四:【动动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4)课堂小结隋朝灭亡为唐太宗提供了历史教训,在此基础上的治国思想和措施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之后的武则天继续实行贞观以来的政策和措施,重用人才,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在唐太宗、武则天的统治基础上,唐玄宗励精图治唐朝进人了鼎盛时期。(5)当堂达标请调用互动学习卡,使用随堂训练——互动训练,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学后反思学后反思我学到的知识我学到的方法我还要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