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土司简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甘肃省永登鲁土司衙门博物馆鲁土司简介在元、明、清时期、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在祖国西北、西南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多用羁縻,笼络政策,分设由各族首领统任并世袭的“分土司民”之官,此官职称为土司。各族土司统其部族,负以对中央政权任征调、守边、保城和朝贡之责,对其部族则有自治之权。明、清时期,曾在部分地区进行过“改土归流”,但土司制度并未全废,沿至民国,依然保留。连城鲁土司在明、清两代西北众多土司中属影响较大的土司之一。据有关史料记载,鲁土司系蒙古族,其始祖脱欢乃元朝皇室后裔,皇庆二年进爵安定王兼平章政事。自洪武三年(1370)投明分土起,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废除土司制度止,共相传十九世,五百六十一年。直接承袭土司职权者二十三人,摄职(代理)土司二人,他们是:一世脱欢,二世阿实笃、巩卜世杰,三世鲁贤,四世鲁鉴,五世鲁麟,六世鲁经,七世鲁瞻、鲁东,八世鲁振武、鲁光先、鲁光祖,九世鲁允昌,十世鲁宏,十一世鲁帝臣、鲁帝心,十二世鲁华龄,十三世鲁凤翥,十四世鲁璠,十五世鲁纪勋,十六世鲁濯(未袭职),十七世鲁如皋,十八世鲁焘,十九世鲁承基。代理土司鲁安、鲁大诰。由于历代鲁氏土司外御侵略,内镇人民,子孙世效封建王朝,朝廷对其异常信任和重用,除在封土之地世袭掌印指挥使外,有战功的还调外地坐流官,使多人官至一、二品级的提督、总兵之职。死后还赠封荣誉,遣使谕祭,甚至有的配偶也被诰命为三品夫人。原在永登鲁府街的“夙抱忠义”、“久著威名”和连城衙门前的“世笃忠诚”牌坊以及衙门内外高悬的“报国家声”、“四朝勋旧”、“廿世巨家”的大匾,就是褒奖和颂扬历代土司功绩的佐证。鲁氏土司治第连城以来,享有朝廷赐封的大片自治区域,总面积约九千平方公里,包括今永登县、红古区的大部和天祝、西固、永靖、民和、乐都等县区的部分地区据乾隆年间记载,鲁土司管辖的土官、土军、土民有:指挥使二员、指挥同知一员,指挥佥使一员,正副千户各一员,百户二员;土军一千二百人(内番军二百人);土民十旗,三千二百四十五户,两万一千六百八十六人,番民八旗(部落),四百五十三户,二千三百六十五人。在经历了元、明、清和民国四朝的鲁氏土司,于民国二十年“粮归大仓民归县”以后,末代土司鲁承基奔走四方,行贿甘肃军政头人,想继续维持其封建统治,最后当了青海省政府参赞和甘肃省连城保卫团司令部司令的虚衔民国二十九年(1940),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形势下,将衙门、土地、森林等出卖给马步青,跑到今大有乡官庄子栖身,数百年的土司统治制度终于彻底破产了。一世——脱欢脱欢(?—1376年),蒙古族,元宗室,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晋爵安定王兼平章政事。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遣大将徐达和常遇春北征时,脱欢领兵守元都。明军渐逼京畿,元顺帝率太子并诸皇孙夜半北逃,脱欢率部追随,与顺帝失散,流落于河西。洪武三年,徐达和常遇春攻克大都,派邓愈召谕西部,脱欢率部降明,朱元璋令其守卫河西边陲,治地连城。明初,元将扩廊贴木尔屡犯金城(兰州),脱欢先是协同平西侯沐英与元军作战,后随徐达、李文忠、冯胜之大败扩廊贴木尔于沈尔峪。洪武八年,又随濮英镇压了河西朵儿只叛乱。洪武九年卒,被追封为荣禄大夫、右军都督同知。二世(一)——阿实笃阿实笃(?—1378年),脱欢子,又名阿失都。洪武九年袭职,以父功升百户,先后任兰州、庄浪卫守备。洪武十一年,藏人达官戳只(俗称王莽)兄弟率数百骑占领武威萝卜山反明,戳只(勇悍绝伦,能手勒奔马,善骑射,每较武艺,射左中左,射右中右,人皆惮之)劫取西凉进京贡物品和客商金帛为饷,并杀了押送贡物的朝官赵内事,官兵多次未能剿扑。阿实笃守其母马氏夫人计,与戳只定盟,诱共赴宴,歌妓舞女轮番把酒,酒酣暗以土语为号,四伏壮士群起,将戳只并随从脱失罕等七人用铁绳绑束,本欲献俘,因戳只力大无穷,酒微醒几次挣断铁索,于是连其随从就地正法,枭首鸟稍岭,肢解八大块,分别埋于八堡川的水槽沟等地。隧大发部伍,戳只弟战败自刎。捷报朝廷,敕谕褒奖,赐马氏夫人金帛首饰盒胭脂地五十顷,阿实笃功升正千户,敕谕有司为其建楼七楹,名曰“效忠楼”,既现在衙门祖先堂。是年目盲而卒。二世(二)—巩卜世杰巩卜世杰(?—1410年)又名孔卜失伽,脱欢次子,洪武十一年,初授百夫长。建文四年(1402年),蒙古人卜烟打失入犯庄浪,巩卜世杰追战于武威破之。永乐元年,朝贡献俘入都,八月功升庄浪卫百户,守备镇番、毛目城等地。永乐八年,鞑靼部臣阿鲁台大举犯边,明成祖亲征漠北,巩卜世杰随驾征战,战死于哈刺哈,被蒙古人肢解其体,寻得右臂,葬于永登青石山。嘉靖年间赐建“忠节祠”,追赠为荣禄大夫,右军都督同知。三世—鲁贤鲁贤(?—1447年)原名失伽巩卜世杰之子,永乐九年(1411年),从太监王安镇压西凉蒙古人叛乱,功升副千户。十一年会同都指挥陈怀,剿扑杨狗儿反明,晋升指挥佥事。二十年阿鲁台复叛,鲁贤随成祖在今俄罗斯境内斡难河(鄂嫩河)生俘首领阿刺罕。二十一年,从宁阳侯陈懋于宁夏贺兰山灭也先土干,以功升指挥同知。因屡立战功,成祖赐姓为鲁,更名鲁贤。洪熙元年(1425年)奉命同都指挥李英,指挥廖寿等,伐昆仑山雅零阔地,斩俘千余人,获牲畜十三万只,并招抚首领桑尔失伽等,以功升都指挥佥事。十一月奉召进京,朝廷赐物褒奖。宣德二年,藏民尔加族叛乱,奉命镇压。宣德五年,哈思入犯,鲁贤兵出张掖击其众,斩俘千余人。九年兵出永昌,击败完者贴木尔。十年征讨蒙古人孛的打力麻等人。正统元年(1436年),蒙古人入犯庄浪,鲁贤进兵大通河岸,生擒首领乃来忽,以后还征战多次。正统十年晋升右军都督府都督。正统十二年卒,追赠荣禄大夫,右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四世—鲁鉴鲁鉴(1425—1502年),鲁贤子,正统十年(1445年)授百户,十二年袭指挥同知。翌年,蒙古人聚众嘉峪关外,乘隙内犯,鉴奉命随镇守太监刘永寿出兵追击,功升指挥使。景泰二年(1451年),协同副总兵濮英剿扑伯鸦忽。天顺二年(1458年),以功升指挥佥事。三年虏犯西凉,鉴领兵堵截于鸟稍岭,击败,功升都指挥同知。七年,藏族捏都尔叛乱,鉴参与征讨,将其击败。因战功卓著,于成化二年晋升都指挥使,拜骠骑将军。署都指挥佥事。四年宁夏固原回民满四造反,鉴率土军千余人从讨,兵围石城激战,贼被镇压,鉴亦负伤,次年升都督同知。八年领兵东援延绥,十一年,敕谕有司为其建牌坊于连城,额曰“实笃忠贞”(清初改为“实笃忠诚”)。十六年充左参将,镇守庄浪并西宁。十七年赐大红丝织金蟒袍一袭。十九年晋升左副总兵协守甘肃。二十二年挂靖虏将军印。充镇守延绥总兵官。弘治十七年旧伤发作而卒。追赠荣禄大夫,上柱国右军都督府右都督,遣使谕祭。五世—鲁麟鲁麟(1456—1502年),字世祥,鲁鉴长子。成化十九年授百户,管束庄浪。二十年关中遭灾大饥,麟输米六百石以济,晋升指挥使。二十二年蒙古人占据虎豹岭,出没黑马圈河,路往被劫,危及庄浪。麟会同参将田广率精兵交战于青石峡取胜,以功升都指挥佥事。弘治二年(1490年),升都指挥同知,守备红城子。七年升甘肃游击将军。是年蒙古人又聚众入犯永昌,麟率兵应援,战于六泉,被围困三日,无法突围,凉州参将陶祯观望不救,麟在绝望中对天祈祷,请元帝关王保佑,侥幸突围后,据鞍草疏,弹劾陶祯。朝廷闻其功,下诏在连城建“元贞观”(玄贞观)。九年兵援凉州,镇压蒙古人叛乱,翌年蒙古人又犯边境,麒会同凉州副将刘胜从广武、武威出兵合击,因功赐赠蟒衣一袭。十三年提升左参将,分守庄浪旋升甘州左副总兵。正德元年(1506年),病卒。追赠荣禄大夫,右军都督佥事。遣陕西布政司参政周某载谕祭祀。六世—鲁经鲁经(1485年—1558年),字元常,号西昆,鲁麟长子。弘治十四年(1501年),因从父作战有功授百户,十七年升副千户。是年蒙古人侵犯红城子,经率部破于水槽沟,升指挥佥事。正德二年,擢都指挥佥事,挂昭勇将军印,协守庄浪。正德三年,蒙古人近逼庄浪城下,经率部激战于石棚沟、通远堡破之。五年蒙古人犯西宁,经提兵交战于马场沟获胜,晋升署都指挥同知。六年征剿入犯庄浪蒙古人,夺获驼马牛羊万余,升都指挥使,充左参将,分守庄浪。十年岔口驿、捏都尔等地藏民路劫进京贡物,经率兵在沙金沟、火石头沟夺回贡物。鲁经因“保障西陲,屡建功绩”,明武宗赐赠《大明会典》、《明伦大典》、《五伦》书各一部,蟒衣八袭,玉带闹妆、金银宝石冒顶及白缎彩纻。正德十五年,蒙古人两千余众聚集欠刺岘、水磨沟,危及庄浪,经领轻兵击溃之。嘉靖六年(1522年),升副总兵。四年冬升延绥总兵官,挂靖虏将军印。后大学士上言,明世宗命经镇守陕西。二十一年,蒙古人大举入犯云中、上谷间,敕谕经选精兵三千往援,蒙古人闻悉远遁。二十五年,朝廷派甘肃巡抚陈九畴为其在永登建牌坊两座,额曰:“夙抱忠义”、“久著威名”。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病故。追赠荣禄大夫、上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遣陕西布政司右参议李晰谕祭。七世(一)—鲁瞻鲁瞻(?—1543),字尊周,号三川,鲁经长子。嘉靖六年(1527年),初授副千户,随父作战。此时蒙古人进犯南大通、红城子等地,瞻领父命率部镇压。四年征讨蒙古人于红尔嘴。八年复犯庄浪,瞻选精兵迎击,轮番冲锋而获胜。十一年功升指挥佥事,翌年,蒙古人再犯他刺都川,瞻率兵追击破之。十四年晋升山丹守备。十五年升都指挥体统行事指挥佥事,管束庄浪。二十三年病卒。瞻死后,其父鲁经奉命仍管土军,嘉靖三十五年经卒,由瞻子鲁振武袭之。鲁振武,字崇文,号凤林,旋即病亡。三十九年又由鲁经次子鲁东袭职。七世(二)—鲁东鲁东(1532—1583年),字宗周,号石峰,鲁经次子。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授指挥使。四十年蒙古人欲犯庄浪,东提兵御之。四十二年蒙古人两千余人犯开城,朝廷命东入援,东率土兵疾驰西安,激战数日,退敌返还。四十三年,蒙古人进犯石棚沟、白石头川,东率部追袭于红古城等地。隆庆二年(1568年),升都指挥体统行事,协守庄浪。三年蒙古人侵扰徐儿沟,东与参将李世威败彼于火石头沟,追逐于四眼井。东因中风不能动,履者十余年。万历十一年(1583年)病卒,诰授昭勇将军。鲁东患病期间,先由长子鲁光先(1551年—1579年)承袭指挥使,管束土官、土军、土民,逾年病逝,有鲁东次子鲁光先袭职。八世—鲁光祖鲁光祖(1560—1607年),字伯显,号宏昆。万历七年(1579年)袭指挥使。因肃清西海有功,晋升都指挥体统行事,协守庄浪。十八年征讨火落赤,升游击将军、参将,分守西宁。十九年宁夏孛拜、孛承恩父子作乱,承恩入犯玉泉、中卫,广武守将皆弃城而逃。光祖奉命从洮州赶往前哨,从甘肃巡抚叶梦雄、宁夏总兵李如松,与孛拜父子激战半年余,与牛秉忠破城先登,孛拜纵火自焚,承恩、承龙兄弟被俘,功升副总兵,分守庄浪。二十年转守凉州,二十六年镇守洮岷。二十八年擢南京大校场总理提督管右军事。三十年以疾至仕,期间编纂鲁氏宗谱三卷,三十五年病卒。追赠光禄大夫。九世—鲁允昌鲁允昌(1589—1644年),字承浦,号中台,鲁光祖长子。万历三十三年(1606年)袭指挥使。崇祯九年(1636年)升参将分守庄浪。擢总兵官镇守西宁,旋以功加右军都督府同知朝廷赐赠蟒玉。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李自成部将贺锦途径庄浪,鲁允昌尽散资财,抵御于河桥驿,溃退连城,城破被俘,不降被斩。虏其独子鲁宏,带往中州。鲁允昌死后入殓时没有头颅,家人以面团替代,故当地人戏称“面头太爷”。后追赠为荣禄大夫,武毅将军。十世—鲁宏鲁宏(1634—1673年),字含章,号裕侯,鲁允昌子。崇祯十七年被李自成部将贺锦虏往中州。清顺治二年(1645年),鲁允昌妻杨氏上书朝廷,以亲侄鲁安暂署土务。顺治七年寻得鲁宏自武昌归,因鲁氏族户间争权夺利斗争激烈,清政府将鲁宏以冒充鲁氏后裔罪关进监狱进行审查。顺治十年始得昭雪。十六年承袭指挥使,康熙十二年卒。追赠龙虎将军。鲁宏死后,子鲁帝臣尚幼,族人鲁大诰代理土务。二十五年鲁帝臣袭职,旋卒。由宏妻王氏护土务,三十一年由继子鲁帝心袭职。十一世—鲁帝心鲁帝心(?—1743年),字间在,号泰君,鲁宏继子。康熙三十一年(1696年)袭职。三十八年,尔旦作乱,鲁帝心率土军随清军作战。后青海蒙古人入犯西宁,清廷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