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绿色科技创新与绿色经济发展作者:杜林远高红贵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17年第01期[摘要]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正走向一个生态文明的绿色经济时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应该是相对稳定和持续的。要维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就要坚持绿色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绿色科技创新。本文通过分析阻碍我国当前绿色科技创新的体制因素和制度环境,进而提出推进绿色科技创新的对策。我们认为,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创新驱动发展的机制,搭建绿色产业化平台,加快推进我国的绿色科技创新。[关键词]科技创新;绿色经济;创新驱动[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7)01-0049-05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创新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截止2020年,“我国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要从目前的第18位提升到第15位”,“科技进步贡献率从目前的55.3%提高到60%”,“研发投入强度从目前的2.1%提高到2.5%”。[1]我国推进科技创新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只有科技创新,才能给中国的绿色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中国必须以科技创新来支撑绿色发展。一、21世纪的绿色经济发展与绿色科技创新绿色经济和绿色发展是21世纪人类文明演进与世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道路。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绿色经济发展依靠绿色科技创新。(一)绿色经济发展依靠绿色科技创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并指出了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制度安排。“‘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战略支撑,为实现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来源。”[2]发展绿色经济离不开绿色科技创新。“所谓绿色科技,是指有助于保护人类健康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减少生产和消费中的外部成本,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的科技。它包括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环境工程技术、废物利用技术、绿色生产技术等节约资源、避免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科学技术。而绿色科技创新是指建立在绿色科技基础之上,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一种科技创新,它既有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类健康生活质量的社会效益,又有获得潜在利润的经济效益;既是一项使绿色科技成果商品化的经济活动,又是使绿色科技成果公益化的社会活动。绿色科技创新所追求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企业、政府、公众、科龙源期刊网研机构等的参与;科技、经济、社会、环境的有效协调,拟生态学的循环系统运作都是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依靠和保证。”[3]绿色经济发展与绿色科技创新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只有依靠绿色科技创新,才能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提升经济增长的整体质量;才能培育世界市场竞争优势,使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绿色发展不仅是中国发展的方向,也是世界发展的方向。我国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绿色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4]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是创新、创新、再创新。要想占领未来创新制高点,就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破除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潜能。[5]因此,只有培育和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我国绿色科技水平,才能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推动我国经济的绿色转型。(二)绿色科技创新的新模式为绿色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生态文明时代的绿色经济发展新时期,绿色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动的有效途径。[6]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远没有发挥出来,绿色经济发展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但必须要依靠绿色科技创新。绿色科技创新是破解我国严峻资源环境危机的必然要求,能够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绿色科技创新不仅注重经济增长,同时也关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关注社会进步和人的生存与发展。伴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流动的物理瓶颈和社会边界被打破,创新不再是高知识积累群体才能完成的工作,而是走进了大众创新的时代。简单理解,大众创新相当于人们常说的“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用网络语言来说,就是草根创新。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大众创新正在从精英转向大众“新四军”成主力。其内容包括:年轻的大学生开始创业;出国留学回来的创业人员;企业的高管和连续创业者;在大学、研究所里从事科技的科研人员创业。这“四路”力量汇合在一起与以前的草根创业相比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7]大众创新是关注来自民间、个人等草根组织的创新,特别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创新过程,是提高企业创新效率的关键。二是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创新模式正在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模式转变,创新正在经历从市场范式向服务范式转变的过程。[8]中国的小米、海尔等企业的成功实践有利地揭示了大众创新的威力。小米公司以论坛为基础,以舆论领袖或发烧友为核心筛选出的大众创新团队实现了惊人的发展。有关研究数据显示,小米手机销售量在2015年为中国第一名。2015年小米公司销售小米手机7000万台,销售数量市场占比在15%左右。[9]依靠大众创新小米公司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成长最迅猛的企业。除了小米公司外,海尔集团是目前中国实施大众创新模式最为彻底和全面的企业。海尔集团于2009年成立了海尔开放式创新中心,致力于全球研发资源整合、颠覆传统的研发模式,以开放式创新的方式为集团提供即需即供的资源支持、支撑海尔产品的第一竞争力、提升海尔品牌形象及全球美誉度。海尔让用户、员工、大学师生等参与创意设计、技术开发、让投资者参与新事业的创立和发展,以及随之形成的创客实验平台、创新生态体系,使得这家传统的家龙源期刊网电制造业企业实现了创意、创新、创业与创投的高度融合。创新已然成为海尔所有梦想的内在源泉。他们平均每天开发1.7个新产品,每天申报2.7项新专利。[10]海尔集团依据更为完整的大众创新模式,焕发出强大的技术创新活力和潜力。二、绿色科技创新面临的障碍目前,我国绿色科技创新遇到诸多障碍,导致我国绿色创新技术落后,从而阻碍了绿色经济发展的进程。(一)创新企业没有成为市场主体,科技体制落后在我国创新企业没有成为市场的主体,金融机构缺乏对创新企业的支持,年青学生们的创新热情自然就不会高,自然缺乏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多人热衷于寻找安全稳定的“铁饭碗”,大学生当公务员的热情远高于从事实业的热情。[11]我国为什么难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体制呢?一是思想观念存在问题。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科技创新是科研机构、高校等教学科研人员和科学家的事,科技创新尚未放在企业突出的位置。近年来,企业逐渐意识到竞争就是科技的较量,也就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但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差距还有很大;二是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很弱,2/3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没有建立技术开发机构;三是机制政策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尚未形成、企业缺少不断创新的动力和压力,科技人员开发创新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四是企业创新的外部环境不理想。产权制度不明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创新融资难、创新的协同环境差等。[12]“中国经济每一回破茧成蝶,靠的都是创新。创新不单是技术创新,更包括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李克强总理说,“中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本身就是规模宏大的创新行动,今后创新发展的巨大潜能仍然蕴藏在体制改革之中。”[13]因此,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二)制度供给不足,没有形成协同创新机制1.绿色科技创新资源分散,没有形成协同创新机制。我国绿色科技创新的投入和管理部门分散在科学技术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部门。不同部门投入的创新资源零零散散地分布于大型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存在交叉重复、统筹协调困难、资源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没有形成系统的有效率的绿色技术创新协同机制。2.保护绿色科技创新的产权制度供给不足。要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必须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成为绿色技术创新的决策者、投资者、风险承担者,也是利益的获得者。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绿色低碳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都掌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手中,从而轻而易举地占据了全球绿色低碳经济市场的制高点。我国不仅需要花费巨资,购买大量的欧美国家的绿色低碳技术装备,而且技术遭到了知识产权壁垒和绿色壁垒,需要为一些节能减排技术和低碳技术支付巨额的专利费,这不仅制约了我国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发展,而且龙源期刊网还因缺乏知识产权使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的权益得不到保障,甚至激发不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内在动力。3.绿色技术验证制度供给不足。环境技术验证制度通过对具有商业化潜力的创新的环境技术进行第三方科学、公正的测试和评价,获取环境技术的性能数据和技术特征,编制技术验证报告,供技术的潜在购买者在进行决策时参考。经过认证的技术较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能够有效地推动绿色新技术的市场化。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环境技术验证制度,对绿色技术的验证和评价主要是通过召开专家评审会或函审的形式进行,且以定性评价为主,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到影响。[14](三)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创新型人才企业研发力量薄弱,创新能力不足。大多数企业不愿大力投资绿色科技创新。不管是清洁技术创新还是绿色产品开发,技术投资和运行费用都极其昂贵。由于绿色技术的高风险性和低回报率,绿色技术创新在资金筹集上会遇到很大困难,这就需要各方面资金的大力支持。资金短缺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普遍问题。有的企业对绿色科技理解还不是很深入,缺乏绿色科技创新的动力。由于绿色科技是一种与生态环境系统相协调的新型的现代技术系统,开发需要的费用昂贵,开发周期比较长。而且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能力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就导致企业缺乏绿色科技创新的动力。企业家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幅度还远远不够,缺乏各种类型的创新型人才,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仍显不足,创新资源分散、创新效率不高等等。从目前我国企业的总体来看,普遍存在着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制度创新水平和能力较低。为此,中国从创新大国走向创新强国的关键在于提升创新战略、培育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以及整合创新资源。三、推进绿色科技创新的对策中国企业的科技创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实施还存在着体制和制度等方面的障碍。因此,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绿色创新投融资机制和搭建绿色产业化平台,才能推进绿色科技创新。(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高效率的科技体制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这是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注重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政府要通过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加强监管,加快制定公共政策、搭建公共平台、提供公共服务,营造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生态环境。[15]政府必须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给企业松绑,营造宽松的环境。政府必须带头自我革命,要拿出完整的“权力清单”。加快政府职能角色的转变,增强政府的服务功能,为市场竞争提供更龙源期刊网多更好的制度环境,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使较多的具有国际视野和领军能力的人才,在创业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通过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把该放的放到位,把该管的管到位,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二是通过搭建平台,做好服务,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环境;三是通过开放资源、创造机会,为创业创新发展提供保障。要推动政府掌握的大量数据资源的开放,为创业者提供数据资源。同时,还要建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