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的制度创新在这里我们想探讨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国风险投资企业的组织形式。按照目前的规定,我国风险投资企业的组织形式只能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但是应该逐渐向有限合伙制过渡。关于这个过渡,我们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是要增加对项目经理的授权。项目经理,应该是未来的主管合伙人,也是未来的风险投资家。要培养这样的人,就要增加对他的授权。我看到有些风险投资公司,项目经理没有太多的实权,项目经理要向部门经理汇报,部门经理要向副总经理汇报,副总经理要向总经理汇报,还要经过一定的程序,这样的话,我们是培养不出风险投资家的。所以要逐渐增加对项目经理的授权。二是要设立顾问委员会。现在已有不少的风险投资公司设立了顾问委员会,或者叫投资咨询委员会,或者叫风险评估委员会。我觉得这种做法很好,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在选项上缺乏经验,有一个顾问委员会,有利于我们项目经理的成长,使他们更加成熟。三是要努力创立扁平的半自治式的学习型组织。国外风险投资基金的管理,一般都采用扁平的组织结构,一般也就是两层,一个总经理,领导若干个所谓的风险投资家,不像我们的公司搞得重重叠叠,又是部门又是事业部什么的。只有扁平式的组织才能有高效率。我看讨一些大的风险投资公司,它们也不过十几个人,如果不算秘书之类的职员,真正做风险投资的人也就七八个人。另外,组织应该是半自治式的,就是每一个风险投资家,都要有比较大的权利,当然他的决策还是要经过集体讨论,一旦讨论定下来,很多事情都是由负责的人直接去办。还有,组织应该是学习型的,就是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第二个问题是我国风险投资企业的筹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注册资金。我个人认为,就目前来看,风险投资企业的注册资金只能采用有限责任公司的办法,所以注册资金应该在3000万元~l亿元之间,少了不行,多了当然没问题。二是种子资金。我希望能够作出规定,风险投资企业必须从注册资金中提取10%~20%作为种子资金。这个种子资金非常重要,不播种就想收获,这只是一种幻想,或者说只是一种短期行为,严格地说是一种套利行为。你不播种怎么能有收获呢?我国的风险投资如果没有人播种,都想最后上市圈钱,那么,我国的风险投资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在提取种子资金上一定要有规定。当然,如果政府能够采取适当的形式来支持种子资金的设立和运作,那就更好了。三是投资人的承诺。我认为,投资人对风险企业的投资承诺,可以采取软承诺的方式。就目前来说,出资权按照股权分配,但可以在股东之间转让。企业发展之初,一般不需要多少钱,但是企业发展以后,就需要大量的投资。那么企业发展以后需要的钱从哪里来呢?可以由股东采取软承诺的方式筹集,也就是说,投资人承诺如果需要增加投资的话,应按照股权的比例增加。这种出资权是可以转让的,比如说,有家企业的注册资金是3000万元,现在企业需要1亿元的资金,如果这3000万元的注册资金是5家股东平均出的,这5家股东都同意支持企业增加1亿元的投资,那么,每家股东再增加投入2000万元。这时,如果有一家股东说我愿意多出,而另一家股东愿意把份额转让给他,那么这一家股东就可能出资4000万元,而另一家股东一个钱也不用出,这就是所谓的软承诺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不会一下子把大量的资金都集中在管理人手中,而管理人一时又投不出去,造成资金积压或盲目投资。我们现在有的风险投资公司,一下子就筹集到十几亿元的资金,如果这十几亿元的资金投不出去,企业怎么增值?管理人怎么对股东负责?所以我说,有的风险投资公司注册资金十几亿元,二十几亿元,如果投不出去,那是很烫手的,还不如注册资金少一点,等到有好项目的时候,再让投资者出资,这个可能更好。第三个问题是我国风险投资企业的运营机制。首先是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我认为应该包括工资、福利、奖金、股权、期权这五个层次。我主张工资应该适当高些,但是不能太高,因为,这不符合激励的原则。工资太高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是工资应当是比较高的,不然的话,人家不愿意干,也不符合我国当前的情况。此外,福利应该有,奖金应该与绩效挂钩,应该让职工持有一定的股权,还要实行期权。期权是一个很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国外叫“金手铐”,但在我们国家“金手铐”目前还不太能接受。北京原来想在几家公司椎行,但有的公司表示不要,有的经营者不要,他们说,期权看不见,摸不着,你不如给我现钱。所以我们对期权作用的理解和实行方式还存在着问题。其次是成本控制。风险投资公司每年的管理费包括职工工资和福利,一般不应超过公司注册资金的2%~3%,对职工的奖励应该与他的绩效相联系,总体上应占到公司当年收益的15%~20%,这也是国外的惯例。成本控制不了,对风险投资公司是非常危险的。我们有些风险投资公司,总经理满天飞,花钱大手大脚,一个人一年就可以开支几十万元,这样怎么能控制住成本。控制成本主要就是两条,一是每年的管理费不能超过注册资金的2%~3%,二是职工的奖金不能超过公司当年收益的15%~20%。关于职工持股问题,我这里有个例子,美国风险企业上市的时候,大概是这样,不是说一定是这样,雇员总人数150人,雇员持股占总股本的25%,持股比例为:一般职工大概占三分之二,高层领导占三分之一,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情况。再次是运营实务。我想大家都比较了解,先是初选,初选后再评审、技术决策,决策以后如果需要战略投资伙伴,就进行路演,所谓roadshow,就是风险投资家带着创业者去寻找可能的投资伙伴,说明项目情况,最后是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