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解三角形知识点汇总及典型例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WORD格式--可编辑-----解三角形的必备知识和典型例题及详解一、知识必备:1.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在△ABC中,C=90°,AB=c,AC=b,BC=a。(1)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勾股定理)(2)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3)边角之间的关系:(锐角三角函数定义)sinA=cosB=a,cosA=sinB=b,tanA=a。ccb2.斜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在△ABC中,A、B、C为其内角,a、b、c分别表示A、B、C的对边。(1)三角形内角和:A+B+C=π。(2)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abc2R(R为外接圆半径)sinAsinBsinC(3)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2=2+c2-2cos;2=2+2-2cacos;2=2+2-2cos。abbcAbcaBcababC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2)S=1aha=1bhb=1chc(ha、hb、hc分别表示a、b、c上的高);222S=1absinC=1bcsinA=1acsinB;2224.解三角形:由三角形的六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三个内角)中的三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求其他未知元素的问题叫做解三角形.广义地,这里所说的元素还可以包括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以及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面积等等.主要类型:(1)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第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第2、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2)两类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第1、已知三边求三角.--WORD格式--可编辑-----第2、已知两边和他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5.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除了应用上述公式和上述变换方法外,还要注意三角形自身的特点。(1)角的变换因为在△ABC中,A+B+C=π,所以sin(A+B)=sinC;cos(A+B)=-cosC;tan(A+B)=-tanC。sinABcosC,cosABsinC;2222(2)判定三角形形状时,可利用正余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统一成边的形式或角的形式.6.求解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分析:分析题意,弄清已知和所求;(2)建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写出已知与所求,并画出示意图;(3)求解:正确运用正、余弦定理求解;(4)检验:检验上述所求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二、典例解析题型1:正、余弦定理例1.(1)在ABC中,已知A32.00,B81.80,a42.9cm,解三角形;(2)在ABC中,已知a20cm,b28cm,A400,解三角形(角度精确到10,边长精确到1cm)。解:(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C1800(AB)1800(32.0081.80)66.20;asinB42.9sin81.80根据正弦定理,bsinAsin32.0080.1(cm);根据正弦定理,casinC42.9sin66.2074.1(cm).sinAsin32.00(2)根据正弦定理,sinBbsinA28sin4000.8999.a20因为00<B<1800,所以B640,或B1160.①当B640时,C1800(AB)1800(400640)760,2--WORD格式--可编辑-----casinC20sin76030(cm).sinAsin400②当B1160时,C1800(AB)0(4001160)0asinC20sin24018024,csin40013(cm).sinA点评:应用正弦定理时(1)应注意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可能有两解的情形;(2)对于解三角形中的复杂运算可使用计算器题型2:三角形面积例2.在ABC中,sinAcosA2,AC2,AB3,求tanA的值和ABC的面积。2解法一:先解三角方程,求出角A的值。sinAcosA2cos(A45)2,12cos(A45).2又0A180,A4560,A105.tanAtan(4560)1323,13sinAsin105sin(4560)sin45cos60cos45sin6026.4SABC1ACABsinA123263(26)。2244解法二:由sinAcosA计算它的对偶关系式sinAcosA的值。sinAcosA2①2(sinAcosA)2122sinAcosA120A180,sinA0,cosA0.另解(sin2A1)23--WORD格式--可编辑-----(sinAcosA)212sinAcosA3,2sinAcosA6②2①+②得sinA26。4①-②得cosA26。4sinA26423。从而tanA426cosA以下解法略去。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等基本知识,着重数学考查运算能力,是一道三角的基础试题。两种解法比较起来,你认为哪一种解法比较简单呢?题型3:三角形中的三角恒等变换问题例3.在△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长,已知a、b、c成等比数列,且a2-bsinBc2=ac-bc,求∠A的大小及的值。c分析:因给出的是a、b、c之间的等量关系,要求∠A,需找∠A与三边的关系,故可用余弦定理。b2=a,再用正弦定理可求bsinB的值。由b2=ac可变形为cc解法一:∵a、b、c成等比数列,∴b2=ac。又a2-c2=ac-bc,∴b2+c2-a2=bc。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b2c2a2bc1cosA=2bc==,2bc2∴∠A=60°。在△中,由正弦定理得sin=bsinA,∵b2=,ABCBaca∠A=60°,bsinBb2sin603∴ac=sin60°=。c2解法二:在△ABC中,4--WORD格式--可编辑-----由面积公式得1bcsinA=1acsinB。22∵b2=ac,∠A=60°,∴bcsinA=b2sinB。∴bsinB=sin=3。cA2评述:解三角形时,找三边一角之间的关系常用余弦定理,找两边两角之间的关系常用正弦定理。题型4:正、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例4.在△ABC中,若2cosBsinA=sinC,则△ABC的形状一定是()A.等腰直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答案:C解析:2sinAcosB=sinC=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0,∴A=B另解:角化边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基本性质,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判断明确解题思路和变形方向,通畅解题途径题型5:三角形中求值问题例5.ABC的三个内角为A、B、C,求当A为何值时,cosA2cosBC取得最大值,并求2出这个最大值。B+CπAB+CA解析:由A+B+C=π,得2=2-2,所以有cos2=sin2。B+CA2AAA123cosA+2cos2=cosA+2sin2=1-2sin2+2sin2=-2(sin2-2)+2;A1πB+C3当sin2=2,即A=3时,cosA+2cos2取得最大值为2。点评:运用三角恒等式简化三角因式最终转化为关于一个角的三角函数的形式,通过三角函数的性质求得结果。题型6:正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例6.(2009辽宁卷文,理)如图,A,B,C,D都在同一个与水平面垂直的平面内,B,D为两岛上的两座灯塔的塔顶。测量船于水面A处测得B点和D点的仰角分别为750,300,于水面C处测得B点和D点的仰角均为600,AC=0.1km。试探究图中B,D间距离与另外哪两点间距离相等,然后求5--WORD格式--可编辑-----B,D的距离(计算结果精确到0.01km,21.414,62.449)解:在△ABC中,∠DAC=30°,∠ADC=60°-∠DAC=30,所以CD=AC=0.1又∠BCD=180°-60°-60°=60°,ABAC故CB是△CAD底边AD的中垂线,所以BD=BA,在△ABC中,sinBCAsinABC,即ACsin60326,AB=sin15203260.33km。因此,BD=20故B,D的距离约为0.33km。点评:解三角形等内容提到高中来学习,又近年加强数形结合思想的考查和对三角变换要求的降低,对三角的综合考查将向三角形中问题伸展,但也不可太难,只要掌握基本知识、概念,深刻理解其中基本的数量关系即可过关。三、思维总结1.解斜三角形的常规思维方法是:(1)已知两角和一边(如A、B、C),由A+B+C=π求C,由正弦定理求a、b;(2)已知两边和夹角(如a、b、c),应用余弦定理求c边;再应用正弦定理先求较短边所对的角,然后利用A+B+C=π,求另一角;(3)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如a、b、A),应用正弦定理求B,由A+B+C=π求C,再由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c边,要注意解可能有多种情况;(4)已知三边a、b、c,应余弦定理求A、B,再由A+B+C=π,求角C。2.三角学中的射影定理:在△ABC中,bacosCccosA,,3.两内角与其正弦值:在△ABC中,ABsinAsinB,,4.解三角形问题可能出现一解、两解或无解的情况,这时应结合“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定理及几何作图来帮助理解”。三、课后跟踪训练1.(2010上海文数18.)若△ABC的三个内角满足6--WORD格式--可编辑-----sinA:sinB:sinC5:11:13,则△ABC()(A)一定是锐角三角形.(B)一定是直角三角形.(C)一定是钝角三角形.(D)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解析:由sinA:sinB:sinC5:11:13及正弦定理得a:b:c=5:11:13由余弦定理得521121320,所以角C为钝角cosc51122.(2010天津理数7)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a2b23bc,sinC23sinB,则A=()(A)300(B)600(C)1200(D)1500【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基本应用,属于中等题。由正弦定理得c23b2Rc23b,2Rb2+c2-a23bcc23bc23bc30所以cosA=2bc2bc=,所以A=302bc2【温馨提示】解三角形的基本思路是利用正弦、余弦定理将边化为角运算或将角化为边运算。3.(2010湖北理数)3.在ABC中,a=15,b=10,A=60°,则cosB=A-22B22C-6D63333【答案】Dab15103,又因为ba,则BA,【解析】根据正弦定理sinAsinB可得解得sinBsin60sinB3故B为锐角,所以cosB1sin2B63,故D正确.4.(2010广东理数)11.已知a,b,c分别是△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若a=1,b=3,A+C=2B,则sinC=.13,即sinA1解:由A+C=2B及A+B+C=180°知,B=60°.由正弦定理知,sin60.由sinA2ab知,AB60,则A30,7--WORD格式--可编辑-----C180AB180306090,sinCsin9015(2009湖南卷文)在锐角ABC中,BC1,B2A,则AC的值等于,AC的取值范cosA围为.解析设A,B2.由正弦定理得ACBC,AC1AC2.sin2sin2coscos由锐角ABC得0290045,又01803903060,故30452cos322,AC2cos(2,3).6.(2009全国卷Ⅰ理)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长分别为a、b、c,已知a2c22b,且sinAcosC3cosAsinC,求b分析::此题事实上比较简单,但考生反应不知从何入手.对已知条件(1)a2c22b左侧是二次的右侧是一次的,学生总感觉用余弦定理不好处理,而对已知条件(2)sinAcosC3cosAsinC,过多的关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甚至有的学生还想用现在已经不再考的积化和差,导致找不到突破口而失分.解法:在ABC中则sinAcosC3cosAsinC,由正弦定理及余弦定理a2b2c2b2c2a2c,有:a2ab32bc(角化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