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场站规划设计习题基本概念1、交通枢纽是交通网络布局建设后形成的区位条件,而运输枢纽是为了满足客货运输作业需要而建设的基础设施。2、按照运输港站与枢纽在运输全过程中所承担的主要作业任务来看,它的基本功能就是保证四种主流作业:直通作业、中转作业、枢纽地方作业以及城市对外联系作业。3、水运港站的基础设施可以分为:港口水域设施、港口陆上设施和航标灯三部分。4、铁路枢纽是在铁路网点或铁路网端,由各种铁路线路、专业车站以及其他为运输服务的设备组成。5、机场由三部分构成,即飞行区、航站区和进出机场的地面交通系统。6、公路主枢纽港站的设施包括:对外公路线路、立体交叉桥、客运站、货场、停车场、保养基地等。7、辐射范围与运输线路或站场,二者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运输线路是其辐射范围内的经济单位和据点,是进行客货运输的工具,是辐射范围内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8运输结构的各个层次不仅相互关联,而且是相互渗透的。运输结构的宏观适应性要以中观层次的结构优化和微观运力分布合理化为基础的。11、运输枢纽总是以某一个城市为依托的,其功能就是连接城市内外交通,运输枢纽与所在城市的性质和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进行运输枢纽布局规划时,必须考虑城市交通系统与运输枢纽的相互关系。12、运输枢纽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合理的运输枢纽场站布局,来引导交通需求者和运营者的微观行为,使之符合综合运输系统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宏观目标。13、科学合理的运输需求预测,从宏观上看,是规划运输系统投资的基础,其中包括确定运输系统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以及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投资比例及其投资方向;从微观上来看,一个交通运输项目是否值得投资,什么时候投资,投资规模如何,也必须根据未来的运输需求确定。14、交通运输需求是一种由各种社会经济活动派生出的需求,要对运输需求做出合理的预测,就离不开对现状和历史相关社会经济发展资料进行调研,并对规划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和评估。15、综合运输需求预测应当包括三部分内容:运输量预测;运输供给能力预测;运输结构预测。16、运输网络规划一般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分别为运输生成量预测;运输分布预测;运输方式选择预测以及运输分配预测。运输量预测模型是进行运输网络规划的前提和基础。17、对于运输枢纽规模的确定主要是以有关运输量的起讫点(OD)调查为依据,通过对运输枢纽的设计年度日旅客或货物发送量、适站量、组织量进行预测,进而对客货运场站规模进行确定。18、从组织量的构成来看,客运组织量是指运输枢纽组织的客运发送量;货运组织量则包括货运适站量、货运代理量、信息配载量、市场交易量等。19、公路运输枢纽组织量分析是公路运输枢纽规划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作好组织量分析与预测是组织量规划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科学、准确、合理确定枢纽场站规模的重要依据。影响公路运输枢纽组织量因素主要有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运输市场的完善程度;运输站场布局与规模、运输站场设施,信息服务化水平等。20、运输港站与枢纽的选址与总体布局,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需求预测结果,利用交通规划和网络优化理论,对所规划的运输枢纽的港站数量、大小和位置进行优化,同时调整枢纽内部及其相互关系,以实现运输枢纽系统的运输效率最大化。21、公路客运场站一般由站前广场、站房和站内停车场三部分组成。22、铁路车站按其技术作业性质分成五类:会让站、越行站、中间站、区段站和编组站。23、铁路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24、港口自然条件调查应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环境等在内的自然条件,这是港口建设发展的先决条件。25、港口在平面上大致有依自然地形的布置形式、填筑式的布置形式、挖入式布置形式。码头平面布置形式大致有顺岸式布置、突堤式布置、挖入式布置、防波堤内侧布置、岛式或开敞式布置等形式。26、码头泊位尺度包括码头岸线长度和码头前沿水域宽度。27、航道宽度是指设计低水位或乘潮水位即航槽断面设计水深(一般为公告水深,不含安淤深度)处两底边线之间的宽度。航道有效宽度一般由航迹带宽度、船舶间富裕宽度以及彤舶与航道底边之间的富裕宽度等三部分组成。28、港口水域设施包括港池、航道、锚地、回旋水域、防波堤以及导航设施等。水域设施的合理布置将有利于水上作业系统的有效运作。29、防波堤轴线转弯时,折角d宜在120~180°之间,折角处根据结构可能,尽量圆滑或多折线型连接。30、跑道是机场工程的主体。机场的结构主要取决于跑道的数目、方位以及跑道与航站区的相对位置。跑道的布置形式由单条跑道、平行跑道、交叉跑道和开口V形跑道等基本构形组成。专业术语1运输枢纽运输枢纽是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运输线路的交汇、衔接处形成的,或者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在此处相衔接,具有运输组织、中转、装卸、仓储、信息服务以及其他服务功能的综合性设施。2、辐射范围所谓辐射范围(该术语通常被铁路、公路等部门采用)或腹地(通常为水运部门采用),就是运输网络或港站枢纽的服务区域,或称为以港站枢纽为中心的经济区域。3、运输结构运输结构是指运输部门内外部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的有机比例和构成,大体上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4、运输布局运输布局是运输系统的宏观布局,是指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现代化运输方式的线路(包括铁路线、公路线、水运航道和航线、航空线及管道等)、场站(包括公路客货运站、铁路客货运站、河港、海港、航空港等)的土木建筑物及相关技术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组成综合运输网的地区分布。5、运输量预测模型运输量预测模型就是预测该地区规划年各分区的运输发生量和吸引量,因此又称为运量的发生吸引预测。它是在运输网规划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的基础上,预测网络中各节点(运输枢纽)在规划期间的运输发生量和吸引量的理论和方法。6、公路运输枢纽组织量公路运输枢纽组织量是指通过公路运输枢纽信息服务系统进行处理并调配的各种运输方式的货运量和客运量,它是反映公路运输枢纽在交通运输中所起作用的一个定量指标。7、分项预测法分项预测法是按照不同的作业方式分别分析和预测其适站量,然后加总求得公路主枢纽的货运适站量。分项预测包括公路零担适站量预测、国际集装箱适站量预测、其他运输方式转移适站量预测、仓储适站量预测和公铁、公水联运适站量预测等。8、货运站场的适应性所谓货运站场的适应性是指货运站场的主要等级指标一年换算货物吞吐量与调查所得年需求换算货物吞吐量的比例关系。从定量的角度出发,数值越大说明货运场站的规模越能适应货物运输的需求。9、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是指全年上车旅客最多月份中,平均一昼夜候车厅(室)内瞬时出现的候车旅客人数。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包括送客人数。10、货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是指各种运输工具在报告朗内实际运送的每批货物重量分别乘其运送距离的累计数。计算单位为吨公里(海运为吨海里,1海里=1.852公里)。计算公式为货运用转量=实际运送货物吨数×货物平均运距货运周转量指标不仅包括了运输对象的数量,还包括了运输距离的因素,因而能够全面地反映运输生产成果。11、旅客周转量旅客周转量是体现旅客运输量的两个主要指标之一,客运周转量是指在内运送旅客数量与运送里程的乘积,计量单位是“人公里”。12、换算周转量换算周转量是指将旅客周转量按一定比例换算为货运周转量,然后与货运周转量相加成为一个包括客货运输的换算周转量指标。它综合反映了各种运输工具在报告期内实际完成的旅客和货物的总周转量,是考核运输业的综合性的产量指标。计算公式为换算周转量=货物周转量十(旅客周转量×客货换算系数)13、旅客日发送折算量旅客日发送折算量等于年平均日发送长途旅客的数量加年平均日发送短途旅客的折算量。公路短途旅客日发送量每2人次折合1人次长途旅客日发送量。14、站务工作量站务工作量等于旅客日发送折算量加行包换算量。行包日发送量按每件1人次计人站务工作量。15、客运站最大客客量客运站最大容客量是指客运站最多容许同时聚集的旅客人数,以控制客运站最大建设规模。16、公路客运站的工艺流程公路客运站的工艺流程,是指在客运站的整个空间内,对客流、行包流和车流进行协调、组织,使得各种流线不发生相互交叉,统一协调运行。17、零担货物一批货物托运的重量在3吨以下或不满一整车装运时,并且单件货物质量不超过200千克,单件体积不超过1.5立方米,货物长度不超过3.5米,宽度不超过1.5米,高度不超过1.3米,此批货物就称为零担货物。18、港口的陆向腹地港口的陆向腹地是指以某种运输方式与港口相连,为港口产生货源或消耗经由该港口进出口货物的地域范围。港口陆向腹地的大小不仅与港口所在的区位有关,同时也与港口同内地之间的贸易和运输联系的紧密程度相关。19、港口的海向腹地是相对于港口的陆向腹地而言的。所谓港口的海向腹地是指通过海运船舶与某海港相连接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它可以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也可以是几个国家或地区,甚至可以是几个大洲。20、港口吞吐量港口吞吐量也称为货物流量,是一年之中经由港口进行装卸的货物总量。吞吐量是确定港口规模的决定性指标,对于指导港口进行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关键知识点1、公路主枢纽的运作主要包括哪几部分?(1)站场生产服务系统站场生产服务系统是公路主枢纽的基础,包括站房、仓库、货场、停车场站等必要的装卸载运设备,其功能是满足中转换装(乘)的基本需求。(2)通信信息系统通信信息系统肩负着旅客和货源信息、站场联络、车辆调度指挥、运输经济信息的收集、传输使命,应有灵活的通信手段,并与其他系统融为一体。(3)生产生活辅助服务系统生产生活辅助服务系统是公路主枢纽优质服务的后;勤保障,需要具备较为完善的维修设备和生活服务设施。(4)组织管理系统组织管理系统是主枢纽的组织管理中心,具有运输市场管理、组织多种方式联运、开展运输代理、主枢纽内场站的调度指挥以及其他主枢纽的协调配合的职责。2现状辐射范围的划分、程序和主要作用现状辐射范围是现有运输站场和运输线路已形成的吸引范围,它主要由经济地理勘察来决定。其程序为:对既有站场、既有运输线路过去和现在的客货运量进行研究,进而调查客货流的起点与终点,最后把那些通过该线及其站场生成、吸引客货流量的绷济据点从地理上连成一片,即辐射范围。现状辐射范围的主要作用:①通过它了解运输线路和站场同地区经济的联系,从而论证运输线路和站场的经济地理意义;②发现辐射范围内存在的不合理运输,生产单位布局的缺陷,并由此提出改进措施。远景(设计)辐射的划分、程序和主要作用设计辐射范围是新建及改建运输线路及其站场的未来辐射范围。要确定设计辐射范围除了要进行地理勘察外,往往还要辅。以经济分析和计算。其程序为:调查可能被设计站场吸引地区的远景生产与交通布局情况,由此推测其可能产生的客货流规模和方向,根据经济单位、运输线路和客货流的分布,找出合理的运输联系方案,最后把倾向于设计线或其站场的经济据点,从地理上连成一片并确定其界限,即设计辐射范围。设计辐射范围的主要作用是:根据辐射范围内各经济单位远景生产的发展和交换的变化,预计线路及港站建成或改建后的客运量,而客运量又是决定站场运输能力和技术标准的主要依据。3、运输港站与枢纽总体布局规划的步骤我国目前的运输港站与枢纽规划大多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遵循以下三个步骤:”①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②运输港站与枢纽选址与布局规划方案的形成;⑦运输港站与枢纽规划方案评价与选择。4、运输港站与枢纽规划与交通运输网络规划之间的关系。运输枢纽的优化布局必须以交通运输网络的合理规划为前提,而运输枢纽的规划和建设又会影响其所在区域的交通运输网络的运转。即使是一个已经达到最优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在布设了运输枢纽以后,也有可能导致网络的交通流分布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其原有的最优平衡状态。在运输枢纽规划过程中,应该很好地反映两者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在交通运输网络规划与运输枢纽规划之间建立一定的’反馈机制。应使运输枢纽与干线在建设上和利用上相适应、相配合,做到枢纽与相衔接的各条干线同步建设,同时进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