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变法一、维新变法的背景1、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潮流。经济上,欧美列强先后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向电气时代过渡;政治上,议会改革、文官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运行机制。2、社会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马关条约》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3、经济、阶级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作为新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标志—1895年公车上书)。1、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加深,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原因:2、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3、为支付战争赔款,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也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戊戌变法奠定了阶级基础4、思想基础: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5、康有为多次上书,历陈民族危机的严重性和变法的紧迫性,引起光绪帝重视;6、纲领:1898年1月,康有为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具体变法措施,成为维新派施政纲领二、新思想的演进1、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开眼看世界第一步;2、洋务运动在“自强”、“求富”口号下,试图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来挽救统治3、早期维新派:振兴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商战”;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1)、产生时间:l9世纪60、70年代;代表人物: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2)产生条件:2、思想来源是即来源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又来源于林则徐、魏源等的新思想3、洋务运动表现出种种弊端促使新型知识分子和爱国人士寻找新出路。作用: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做了理论准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4、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1)代表人物与思想○1康有为著作:是维新派的领袖人物,编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作为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特点:“托古改制”,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既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的精神,和向西方学习,主张变法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也暴露了他在思想上包含的浓厚的封建色彩。原因:(1)因为中国传统思想深厚、影响深刻。(2)民族资产阶级软弱与保守,无力与封建势力正面抗衡。(3)康有为为减少变革的阻力,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变法。○2梁启超:思想:《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反对封建官僚因循守旧,主张变法图强;宣传“民权论“,要求“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民权伦”的核心是“以群术制群”;要学习西方的文化教育制度,培养有用之才。影响:梁启超的民权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3严复思想:在天津创办《国闻报》鼓吹变法维新;翻译《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的必要性。翻译《原富》介绍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影响:严复用西方思想来解释维新变法,为变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被称为“中国西学第一人”。(3)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论战内容: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改革封建教育制度。实质: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在思想上的论战;意义:宣传了维新思想,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为下一步的政治斗争做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三、兴起和发展1、兴起:1895年春,康、梁领导发动“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2、发展:(1)、创办报纸: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由梁启超等人编辑撰稿,宣传西学,鼓吹变法。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当时《时务报》发行最为广泛,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2)、组织学会:1895年在康有为在北京组织维新派第一个政治团体强学会,后康又在上海组织了“强学会”。1898年4月康有为建立保国会,提出“保国、保种、保教”口号。保国会成立对当时爱国救亡运动有很大推动作用。(3)、创办学堂:长沙办“时务学堂”(4)、上书请愿:1898年上清帝第五、六书影响:传播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启发了民智的作用;制造了舆论和组织了力量。在此基础上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维新运动勃然兴起。四、高潮——百日维新各种力量推动:中国知识分子高涨的爱国热情,一些封疆大臣想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光绪皇帝不愿意做亡国之君,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自己能真正掌权变法目的: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内容作用局限政治准许臣民上书言事;举荐人才;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体制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举办邮政有利于保护农工商业,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土地制度文教废八股;创办各种学堂;派人留学;准许民间办报;设译书局有利于培养新式人才和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文化没有废除科举制,没有改变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军事按西法武装训练新式军队,添造军舰可以增强军事实力,以抵御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着力改革军队,不是要从根本上建立一支新的近代化军队五、失败——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农历戊戌年)1、直接原因:谭嗣同夜访袁世凯、伊藤博文访华2、准备:慈禧太后逼迫光绪帝罢免翁同龢、控制朝廷用人权、提拔荣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3、过程:1898年9月21日,慈禧宣布“临朝听政”,发动了戊戌政变。将囚禁光绪帝在瀛台。逮捕维新人士,谭嗣同、杨锐、刘光弟、林旭、杨深秀、康广仁等戊戌六君子被害,并废除变法措施。4、百日维新特点:(1)涉及领域比较广泛: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2)推行范围: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民众,没有形成变革合力;(3)变法过程: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以致过快夭折;(4)推行力量:维新力量薄弱,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六、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1、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思想解放潮流。2、历史意义:(1)戊戌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维新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是爱国的、进步的;(2)戊戌变法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使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学习西学成为一种时尚,“变革”也成为不可遏制的思想潮流。(3)它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迅速到来。启示:在半殖半封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坎坷。七、戊戌变法失败原因1、客观上,封建顽固势力强大并破坏变法。慈禧太后掌握实权,地方官员大多反对变法;列强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2、主观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具有软弱性、妥协性(根本原因)。维新派不论在政治主张、方针策略,还是在组织程度上,都表现出软弱无力和政治上的不成熟。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和少数官僚,对袁世凯和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缺乏群众基础只受到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支持(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涉及农民问题,也就不可能发动广大群众);改革范围过大,树敌太多,缺乏政治斗争经验,急于求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比较简表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社会背景(1)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高于中国。日本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逐渐成为一种政治力量,迫切需要政治上的统治地位。(2)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在幕藩体制下,大名有一定独立性,在幕府统治末期,大名、中下级武士因财政状况恶化而由封建社会的支柱转变为反幕府的力量,幕府成为众矢之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维新派力量弱小;中外反动势力勾结使封建统治势力强大。领导力量从封建阵营中分化出来的改革派实力强。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建立了明治政府,倒幕派掌握了新政府实权。民族资产阶级尚未形成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仅仅是一些知识分子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维新派力量小。改革进程发布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执行了符合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政策,强制大力推行。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无法推行。思想文化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学说普及较早。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比较难接受新鲜事物国际环境国际环境比较有利。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各大国皆忙于自身事务,对日没有一致的政策;列强集中侵略中国,亚洲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牵制和削弱对日入侵和干涉国际环境不利。帝国主义时期;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高潮。八、日本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异同点明治维新戊戌变法不同点背景世界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开始瓜分中国参加者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市民、商人、手工业者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上述官僚结果成功,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逐渐强大起来失败,中国仍然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相同点背景改革前,都处在封建统治之下,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性质都是君主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内容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上采取了重大措施领导者具有资产阶级倾向,日本是由具有革新技术的中下级武士领导,中国是由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士大夫领导影响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