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物理学是生物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生物的物理特性。它的研究范围有时会与生理学、生物化学或细胞生物学重叠。物理学和生物学在两方面有联系:一方面,生物为物理提供了具有物理性质的生物系统,另一方面,物理为生物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工具。生物物理学包括:结构生物学光谱、成像生物物理技术生物能学膜生物物理学细胞生物物理学细胞信号传导和受体电生理学神经生物物理学生物力学和生物流变学理论生物物理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学习和认知等等生物物理学是物理学与生物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和领域之一。生物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学的概念和方法研究生物各层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生命活动的物理、物理化学过程和物质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表现的物理特性的生物学分支学科。生物物理学旨在阐明生物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有关物质、能量与信息的运动规律。生物物理学-定义关于生物物理学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的看法。现列举三种定义。定义一:生物物理学是由物理学与生物学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它应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生命物质的物理性质,生命活动的物理与物理化学规律,以及物理因素对机体的作用。定义二:生物物理学是生物学和物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用物理学的概念和方法研究生物各层次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生命活动的物理过程和物理化学过程.定义三:生物物理学是运用物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生命物质的物理性质、生命过程的物理和物理化学规律,以及物理因素对生物系统作用机制的科学。上面的四个定义表述方法虽各有不同,但都认为生物物理学是一门生物学和物理学相互作用的学科,也都是从生物物理学的研究对象上来阐述其定义的。关于生物物理学属于生物学的分支还是物理学的分支,一些生物学家认为他们研究生命现象时只是引入了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属于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但有些物理学家认为,研究生命的物质运动,只是物理学研究对象由非生命物质扩展到生命物质。应该属于物理学的分支。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处于不同的角度,也就有了不同的定义。生物物理学-发展简史从16世纪末开始,人们就开展了生物物理现象的研究,直到20世纪40年代薛定谔(Schrödinger)在都柏林大学关于“生命是什么”的讲演之前,可以算是生物物理学发展的早期。19世纪末叶,生理学家开始用物理概念如力学、流体力学、光学、电学及热力学的知识深入到生理学领域,这样就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许多人认为这就是最初的生物物理学。实际上物理学与生物学的结合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例如克尔肖(Kircher)在17世纪描述过生物发光的现象;波莱利(Borrelli)在其所著《动物的运动》一书中利用力学原理分析了血液循环和鸟的飞行问题。18世纪伽伐尼(Galvani)通过青蛙神经由于接触两种金属引起肌肉收缩,从而发现了生物电现象。19世纪,梅那(Mayer)通过热、功和生理过程关系的研究建立了能量守恒定律。本世纪40年代,《医学物理》介绍生物物理内容时,涉及面已相当广泛,包括听觉、色觉、肌肉、神经、皮肤等的结构与功能(电镜、荧光、X射线衍射、电、光电、电位、温度调节等技术),并报道了应用电子回旋加速器研究生物对象。著名的量子物理学家薛定谔专门作了“生命是什么”的报告中提出的几个观点,如负熵与生命现象的有序性、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生命现象与量子论的协调性等,以后陆续都被证明是极有预见性的观点,而且均得到证实。这有力地说明了近代物理学在推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物理学在各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之后,物理学实验和理论的发展为生物物理学的诞生提供了实验技术和理论方法。例如,用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对核酸和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研究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的新纪元,将生命科学的许多分支都推进到分子水平,同时也把这些成就逐步扩大到细胞、组织、器官等,为生物物理学的诞生创造了生物学条件,成为微观生物物理学发展的一条主干。此外,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科学技术、非线性科学的发展,还为生物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数学工具和信息论基础。应用生物信息论与控制论、非平衡态热力学、非线性与复杂性等的研究从宏观角度对生命现象进行了探讨,成为宏观生物物理学发展的基础。这两方面的结合使生物物理学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自然科学,特别是生命科学的行列之中,成为一门需要较多数学与物理基础,研究生命问题的独立发展的边缘学科。物理概念对生物物理发展影响较大的除了薛定谔的讲演还有N.威纳关于生物控制论的论点;前者用热力学和量子力学理论解释生命的本质引进了“负熵”概念,试图从一些新的途径来说明有机体的物质结构、生命活动的维持和延续、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等问题。后者认为生物的控制过程,包含着信息的接收、变换、贮存和处理。他们论述了生命物质同样是物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有它的特殊运动规律,也应该遵循物质运动的共同的一般规律。这就沟通了生物学和物理学两个领域。现已在生物的各个层次,以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的概念和方法进行微观和宏观的系统分析。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学联合会(简称IUPAB)于1961年建立,以后每3年召开1次大会,至今已成为包括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生物物理学会,我国已于1982年参加了这个组织。从国际生物物理学会成立到现在,虽然只有30多年的历史,但生物物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美、英、俄、日等许多国家在高等学校中设有生物物理专业,有的设在物理系内,有的设在生物系内,也有的设在工程技术类的院校。目前发达国家均投入很大的力量致力于这门学科的研究工作。我国开展生物物理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历史更短些,但发展较快。尽管许多方面与国外的进展有较大差距,但是由于受到国家和科学工作者的重视,我们将会迅速地赶上去。生物物理学-研究任务生物物理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定会极大地促进生命科学的发展,并将带来对于生命现象的本质新的突破。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更是学科交叉、科学走向统一的世纪。新的世纪留给生物物理学的任务有:(1)发掘非平衡开放系统特性的主要规律,也就是找出生命的热力学基础。(2)从理论上解释进化和个体发育的现象。(3)解释自身调节和自我复制的现象(自组织现象)。(4)从原子、分子水平上揭露生物过程的本质也就是找到活跃在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及其他物质的结构和生物功能的联系;此外,还要在研究生命体在更高的超分子水平上、在细胞的水平上及在构成细胞的细胞器的水平上的物理现象。(5)设计出研究生物功能物质及由这类物质构成的超分子结构的物理方法和物理化学方法,并对利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提供理论解释。(6)对神经脉冲的发生和传播、肌肉收缩、感觉器官对外部信号的接收及光合作用等高度复杂的生理现象,提供物理的解释。(7)解释怎样由物质形成了意识。生物物理学-研究内容生物的物理性质20世纪20年代开始陆续发现生物分子具有铁电、压电、半导体、液晶态等性质,生命体系在不同层次上的电磁特性,以及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射频通讯方式。但许多物理特性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则远没有搞清楚。比如几乎所有生物,体内的蛋白质都是由L型氨基酸组成,而组成核酸的核糖又总是D型。为什么有这样的旋光选择性,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有何关系,就有待探讨。1980年发现两个人工合成DNA片段呈左旋双螺旋,人们普遍希望了解自然界有无左旋DNA存在。1981年人们在两段左旋片段中插入一段A-T对,整个螺旋立即向右旋转,能否说明自然界不存在左旋DNA呢?这种特定的旋光性对生命活动的意义现仍无答案。根据生物的物理特性可以测出各种物理参数。但是由于生命物质比较复杂,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参量也要改变。已有的测试手段往往不适用,尚待技术上的突破,才有可能进一步阐明生命的奥秘。生命活动的物理及物理化学过程活跃在生物体内的基本粒子(目前研究到电子和质子)的研究,也是探索生命活动的物理及物理化学过程的一个主体部分。生物都是含水的,研究水溶液中电子的行为,对了解生命活动的理化过程极为重要。人们已经发现了生物的质子态、质子非定域化和质子隧道效应等现象,因此需进一步开展量子生物学的研究,探索这些基本粒子在活体内的行为。光合作用中叶绿素最初吸收光子只在10-15秒瞬间完成,视觉过程和高能电离辐射最初始的能量吸收也都是瞬间完成的,这些能量在体内最初的去向和行为,从吸收到物理化学过程的出现,究竟发生了什么物理作用,这就需要既灵敏又快速的测试技术。生命活动过程中过去不被注意的组分,包括甲基、酰基这样的基团,水分子和金属离子,它们恰恰活跃地作用于大分子之间,在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时,不仅是搭桥牵线以引发大分子的构象变化,而且它们自身就参与结构和功能变化。如甲基化与神经传导、生物信号传递、基因开关等均有密切关系。酰化作用、金属离子如钙、镁等的作用也早被注意。在膜通道研究过程中,发现了钙和钙调素的作用。生物体内的游离子(自由水)可以由氢键缔合成水化层,它不是结合水,但对生物结构有关并参与生命活动。生物水既是质子供体,也是质子受体,因此水在生物体内决不是简单的介质。蛋白质在56℃左右变性,但我们能在70℃以上的温泉中找到生物;人工培养的细胞保存在-190℃,解冻后细胞仍与正常态一样,这些生物体内水的结构状态是怎样?如果能把这些极端状态的水的结构与性质阐明,将有助于对生命规律的理解。生物在亿万年进化过程中,最终选择了膜作为最基本的结构形式。从通透、识别、通讯,到能量转换等各种生命活动几乎都在膜上进行,膜不仅提供场所,它本身也积极参与了活动(见生物膜)。物理及物理化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生物大分子及大分子体系结构分析的有:①近红外显微镜。反差大,生物材料无需染色即可观察。由于近红外能量极小,因此基本上不损伤生物样品,对光敏系统如暗适应的感受器细胞的观察就十分有利。有人预计有可能用来观察生活状态的活样品;②闪光X射线显微镜。每个脉冲为60毫秒,打在聚甲基异丁烯酸甲酯薄膜窗口,由于所射出的是软X射线(23~44埃)正是水透明区,因此提供了可以进行水湿样品研究的条件。同步辐射中的软X射线对生物学研究将带来极大的好处;③光散射显微镜。能测定细胞的大小与形状,绝对灵敏度高达0.01~0.1微米,并且不怕杂质干扰,不需要样品制备直接提供信息;④利用吸收超声能量后引起温度瞬间变化来进行超声回声图象术进行诊断,用声学显微镜显示人染色体,样品在-188℃液氮中由透镜记录到超声信号再转换成像;⑤低角X射线衍射研究活细胞。用钕玻璃激光光源50~600ps脉冲,聚集在100微米有机玻璃靶上。由于主要来自15Cl离子的4.45埃激光源,因此有利于活细胞观察;⑥核磁共振。研究生物大分子结合重金属离子后结构变化,二价阳离子在膜结构与功能关系中的作用,盐菌紫膜光照后内膜酸碱度变化等等。除了常用的13C、31P、1H等外,还用19F测定酶与底物的相互作用。用2D测定膜中的分子动力学。另一方面,二维核磁已可用来测定溶液中大分子内氢原子之间的距离,核磁成像作为无损伤成像技术,将远优于超声的应用,在某些方面优于X射线断层成像技术。此外如利用全反射衰减红外光谱观察水溶液中膜蛋白及红细胞结构;拉曼差光谱测定肌红蛋白三级及四级结构;X射线散射研究溶液构像测定原子间短程涨落状态,如蛋白质α-螺旋510埃区域的动态变化,利用磁圆二色研究生物分子可以和荧光偏振、线性圆二色互补测定高粘度下或非荧光分子样品。有时一种技术的出现将使生物物理问题的研究大大改观。如X射线衍射技术导致了分子生物物理学的出现。因此虽然技术本身并不一定就代表生物物理,但它对生物物理学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生物物理学-研究现状(1)分子生物物理学是整个生物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占主导地位(占1/3)。(2)膜与细胞生物物理学是把分子生物物理学原理应用到生物活体系的第一个目标,即用分子的语言描述膜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占1/3)。(3)开展动态的、活体的检测与研究,发展相关检测技术。(4)对更高的复杂层次的研究,如对视觉、脑和神经活动的研究。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中,几乎都需要生物物理学的参与;与此同时,生物物理学自身也在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