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现状概况新集镇位于三河市东南部,距市区16.25公里。其东部、北部隔河与蓟县相望,南与宝坻、香河县为邻,西与皇庄镇接壤。氵句河、鲍邱河和武河交汇于此,另有引氵句入潮河道纵贯全境,该镇四面环水,在全市地势最低。该镇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季升温快,少雨多风,气候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气晴朗,气温下降迅速,日差较大;冬季寒冷干燥。多年平均气温11.3℃,多年平均雨量620.9毫米,雨量集中在七、八月份,平均相对湿度60.4%,最大冻土深度70cm;最大风速4.9米/秒;日照年平均2870小时;无霜期183天。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新集镇现辖38个行政村,总人口43476人,其中农业人口42738人,非农业人口738人,总面积6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5615亩。1998年全镇完成国民生产总值为1117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7806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60894万元,农业总产值75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2元。全镇人均耕地1.28亩。新集镇政府位于镇域中北部,1998年末,镇区总人口6956人,其中农业人口6218人,非农业人口738人。二、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依据(一)规划指导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坚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依据,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和小城镇的纽带作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综合配套,促进全镇经济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二)规划原则1、准确定位城镇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努力探寻城镇发展的内在规律,立足本地优势,促进城镇和区域的协调发展。2、坚持土地制度改革第一的原则。土地是人赖以生存之本,因而,合理2支配土地资源,更好地解决土地与人的关系是首要任务。3、坚持多业并举,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原则。土地流转制度的实施,为发展经济提供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地制宜,多业并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道路。4、坚持节约土地,改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区域的观点、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新集镇在三河市的经济地位和作用及其本身发展条件和机遇,科学预测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发展指标,使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健康发展。5、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基础设施是城镇建设发展的基本条件,完善基础设施是提高镇区载体功能、加快镇区发展的先决条件。6、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因此规划将把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做为一个重点。(三)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3、《河北省村镇规划技术规定》;4、《三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0年)》;5、《三河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88-1998年)》;6、《三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7、新集镇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三、规划期限近期:1999-2005年;远期:1999年-2010年。四、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一)发展条件1、区位条件较好,交通较便利由于新集镇地处香河、宝坻、三河县交界处,可直接受到城市的经济辐3射作用。域内有皇新公路、新庞公路可通往宝坻、天津市,便捷的交通为该镇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商贸较发达该镇地处三河、宝坻、香河交界处,商业和集市贸易发达,是三河市联系天津宝坻的纽带及三河市经济开发的重点城镇。3、具有一定的农业经济基础氵句河、鲍邱河环抱该镇,水资源条件好,为该镇的农业生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该镇为三河市的产粮区。(二)制约因素1、资金缺乏,技术水平低。2、基础设施差,投资环境需进一步优化,在道路交通、给排水、环卫、绿化等方面需加强建设。(三)社会发展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努力提高工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市场化、工业产业化、乡村城市化、人民生活小康化的奋斗目标,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四)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根据新集镇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其经济发展条件及潜力,依据《三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新集镇经济发展计划,预测新集镇社会发展指标(见下表)。主要社会经济指标表项目单位1998年2005年2010年指标年递增率(%)指标年递增率(%)国内生产总值万元111703495317.06729914工农业生产总值万元7806327971320.056260215财政收入万元40090012.3144910人均纯收入元32021000017.71800012.54五、镇域生产力布局(一)第一产业以任庄为中心发展蔬菜种植业,巩固发展张庄蛋鸡、行仁庄肉鸡、桥头养猪专业村,其余均以粮食种植为主。(二)第二产业以凿岩机为立镇产业,形成以机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三)第三产业凭借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集市贸易,促进城镇经济发展。六、村镇体系规划(一)镇域总人口预测1998年末,全镇总人口为43476人,其中农业人口42738人。多年来,新集镇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今后一定时期内,无重大工矿建设项目,规划期内机械人口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大。根据新集镇人口历年增长情况,遵照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考虑农村实际情况,确定全镇人口平均综合增长率近期为13‰,远期为11‰,其中自然增长率近期应控制在7.5‰,远期控制在7‰,到2005年及2010年全镇人口为:近期:43476×(1+13‰)7=47589人,取4.8万人;远期:48000×(1+11‰)5=50698人,取5.1万人。(二)村镇等级、规模及职能根据新集镇经济发展水平,村镇分布现状、生产力布局的要求,在充分分析研究本镇地域环境、自然条件、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有重点、有步骤、有层次的完善村镇体系,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形成以建制镇为中心,以重点中心村为主要龙头,以中心村为骨干,以基层村为基础的四级村镇体系网络,带动和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本次规划将全镇分为一个中心镇,六个重点中心村,六个中心村,六个基层村四个等级(详见村镇等级、人口规模、职能一览表)。51、中心镇中心镇指新集镇区。它由邢元、胡元、回民队、西门外、大王村、小王村、菜元、陈庄8个行政村及镇直单位组成,镇区1998年末总人口为6956人。镇区为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以加工业为主,另外镇区内集市贸易活跃,设有全镇最大的集贸市场,村民经商意识浓。以今后发展看,应充分发挥其优势,增强经济发展的后续能力,使其成为带动全镇经济发展中心城镇。2、重点中心村规划重点中心村六个,它们为:埝头村(孙安屯村、孟辛庄村)、南庄(胡庄、王庄、刘苑庄)、张庄(李庄、刁庄)、达屯(大罗村)、中营(西营、东营)、行仁庄,规划将其确定为镇域的副中心。3、中心村中心村的发展充分考虑村庄的经济实力、区位条件、人口规模及公共设施的配套等因素。规划中心村六个,包括东罗、姚营(二郎庙)、桥头、刘白塔、大掠马(小掠马)、荣村。中心村人口规模均在1000人以上,以便形成一定范围内的公共服务中心、就中心村的职能来看,它作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聚集地,又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接纳站,其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根据村庄现状情况和镇域生产力布局要求,规划将中心村的经济职能分为二种类型:第一种以种植业为主,第二种以养殖业为主。4、基层村基层村是农业人口的聚集地和定居场所,是从事农副业活动的基本单位,职能较为单一,以种植业为主。规划设6个基层村。包括:西罗、龙湾、杜庄、芮庄、粟屯、任庄。6村镇等级、人口规模、职能一览表村镇名称等级人口规模(人)主要职能1998年2010年镇区(镇直、胡元、邢元、回民队、西门外、大王村、小王村、菜庄、陈庄)中心镇695611000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加工业和商贸为主。埝头(孙安屯、孟辛庄)重点中心村30583500镇域副中心,以加工业和种植业为主南庄(胡庄、王庄、刘苑庄)重点中心村48525300镇域副中心,以种植业为主张庄(李庄、刁庄)重点中心村60776600镇域副中心,以加工业及养殖业为主达屯(大罗村)重点中心村33293620镇域副中心,以养殖业为主中营(西营、东营)重点中心村34213800镇域副中心,以林果种植及淡水养殖业为主行仁庄重点中心村33073620镇域副中心,以养殖业为主东罗中心村9371020加工业和种植业为主姚营(二郎庙)中心村15101640养殖业为主桥头中心村11941300养殖业为主刘白塔中心村23302530种植业为主大掠马(小掠马)中心村21592350种植业为主荣村中心村10741169商贸及种植业为主西罗基层村618670种植业龙湾基层村612664种植业杜庄基层村301327种植业芮庄基层村525570种植业粟屯基层村511555种植业任庄基层村705765种植业合计4347651000(三)公共建筑项目位置公共建筑项目的配置,主要是依据村镇的类别和层次,并充分发挥其地位职能的需要而定。公共建筑项目共设行政管理、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保健、商业金融和集贸设施6个类别,23个项目。由于基层村一般不设或只设简单的公共建筑,因此,除村委会外,对基层村不作应设项目的具体规定(见公共建筑项目设置一览表)。7村镇公共建筑项目配置一览表类别项目镇区重点中心村中心村基层村一、行政管理人民政府派出所工商、税务所村委会农林水电管理机构二、教育机构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托儿所三、文体科技文化站影剧院体育场科技站四、医疗保健卫生院卫生所保健、防疫站五、商业金融百货站食品站信用社饭店、饮食店、小吃店综合修理、加工六、集贸市场农贸市场注:表中—应设的级别;—可设的级别。七、镇域基础设施规划基础设施是促进城镇经济腾飞,基础设施直接影响到区域投资环境,因此,应搞好区域内的交通运输、供电、邮电、通讯、给水、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保证。8(一)公路1、公路现状镇域内现有四级公路两条:皇新路和新庞路,各村之间基本有村级道路相通,且多为土路,镇域内公路网尚不完善,道路等级较低,路况差。2、公路规划规划对皇新路和新庞路提高到三级公路标准,行车道宽度拓至7米。加强各村间的交通联系,实现村村通公路,等级为四级,路基宽度7m,行车道宽3.5m。(二)给水、排水逐步完善各村的供水管网,提高各村用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生活用水指标为:基层村90升/人·日,中心村100升/人·日,镇区和重点中心村综合用水指标取0.6万m3/万人·日。加强各村排水设施建设,各村主要道路应修建排水管沟,采用雨污合流、重力自流排水。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镇域内的几条河道。(三)电力1、现状镇域西中部荣村有35KV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9450KVA,现状电网供电可靠性差,10KV线路布局不合理,迂回线路多,导线截面小,供电不安全。2、规划改造35KV变电站,容量达到2×6300KVA,对10KV线路进行改造,各10KV分支加装断路器,减小停电面积,缩短停电时间。(四)邮电通讯1、现状镇区现有邮政支局、电讯支局各一所。邮政局办理包裹、信件、汇兑业务。电讯局现交换机容量1000门,实装电话900门,电话普及率为2.1部/百人(镇域),邮电设备较落后,通信能力不足,影响对外通讯联系。92、规划逐步增加邮政支局业务范围和业务量。到规划期末,镇区和重点中心村电话普及率不低于20部/百人,中心村不低于15部/百人,基层村不低于10部/百人,,交换机容量达到11000门左右。八、镇区建设规划(一)现状概况及存在主要问题1、自然条件新集镇区位于镇域中部偏北,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氵句河从镇区北部流过,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春夏季主导风向偏东南风。2、社会经济新集镇区1998年在册人口6956人,其中农业人口6218人,非农业人口738人。镇区企业有三河市风动机械厂,风动工具厂、砂布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