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改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1、计划经济的历史作用和弊端2、关于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的方法的前期探索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共十三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此后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而不是社会制度的标志,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性(1)阐明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经济制度的标志,而都是经济手段。(2)阐明了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是现代市场经济普遍采用的调节经济的手段,各有利弊。(3)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有的制度特征。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所有制结构上的特征2、分配制度上的特征3、宏观调控上的特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应正确认识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和体制个性,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联系与区别。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二、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1、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2、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3、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国民经济和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的稀缺资源的能力。4、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有独资、合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可以有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承包等经营形式。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三、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非公有制经济的构成□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2、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提供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促进市场竞争;提供创新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借鉴。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1、按劳分配的含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其内涵是:凡是有劳动能力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2、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体现(1)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的主体的分配原则(2)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内部的主体的分配原则(3)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应反对平均主义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制度2、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劳动和劳动力资本和资产管理和技能知识产权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1)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〇“一个大政策”:允许和鼓励“先富”〇“一个大原则”:实现共同富裕〇“两个大局”:辩证、适时地把握“先富”与“共富”何为重点。(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〇调节收入分配的原则要与时俱进〇必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与社会互助商业保险慈善事业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发展方针的重要调整1、辩证把握“好”与“快”的关系:落实科学发展观2、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开幕,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未来15年,我们科技发展的十六字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自主创新: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重点跨越: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一些领域集中力量自主创新;支撑发展:针对我们现实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科技支撑,促进可持续发展;引领未来:超前部署,有些跟国际差距不大的领域如生命科学领域要重点部署,深海和深空的发展要超前布局。⊙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1、环境科学,节能减排。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抵御极端气象灾害2、信息科学,新型工业化道路。数字制造技术(模拟和仿真技术;数据传输;嵌入式数字技术;数字化管理。极端制造(特大型;微型)新一代通信技术3、生命科学,抢占科技新高地。基因测序研究;干细胞研究;生物芯片技术转基因的农作物4、深空、深海技术,参与21世纪的国际竞争。航天发射海洋开发5、以纳米科技为特征的材料科学三、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统筹区域发展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