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与城市化(DOC 43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产业发展与城市化[内容提要]:产业结构转换与城市化存在密切的关系,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到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即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其中,农业发展给城市化提供基础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第三产业发展给城市化以后续动力。[关键词]:产业发展;城市化;动力;城市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经济转型现象,是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长期以来,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城市学家等对城市化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与研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学术成果,但是由于历史或现实方面的原因,尚有书多不完善的地方,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就在于对城市化研究出发点、城市(或城镇)的概念界定等问题,至今没有取得公认和统一的认识,在指导城市化实践的理论研究上还存在误区和不足。其中一个最基本而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问题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是什么?由哪些因素组成,并居于主导地位。对于这些问题,有的研究已有所涉及,但未能给出一个全面、系统而又逻辑一贯的理论解释。本文中的城市化概念,是指伴随着经济增长,由产业结构非农化而引发的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和集中,在城市体系不断升级的同时,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渐与城市接轨,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而城市化的成长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城市化发生与发展所必须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和。作为社会现代化重要标志的结构转换的城市化之发展受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诸多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因素中,产业结构的非农化转换与发展、经济要素在不同产业及地域间的流动、相关的制度变迁与创新是影响乃至决定城市化发展的关键要素所在。其中,产业结构转换与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经济要素的流动与聚集是城市化的实现机制,制度安排与变迁是城市化的推阻机制。它们三位一体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城市化的生成机制①。本文仅从产业结构转移与发展的视角研究研究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一、产业结构转换与城市化的关系城市化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的转型过程,包括人口流动、地域景观、经济领域、社会文化等诸多内涵。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在目前对城市化定义具有代表性的解释中,普遍认为:反映“城市化”的主体主要是两方面:人口和产业。虽然对城市化的研究可以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不同的领域进行,但经济学认为,城市化是各种非农产业发展的经济要素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第二、三产业的转移,还包括非农产业投资及其技术、生产能力在城市的积聚。它强调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过程和机制,特别是从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和人们消费方式的变化等方面来分析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与产业结构非农化同向发展。科林.克拉克(ColinClark)认为,城市化是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逐渐增加的过程。经济学所论述的城市化的实质是由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它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如果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对城市化的涵义进一步的界定和分析的话,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包括市和镇)是由农村(乡村)演变而来又不同于农村的人口聚居及其活动方式的制度安排,因此城市化可以理解为使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农村价值观念转化为城市价值观念,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多景观层面的综合转换过程。西方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两大流派:结构演变理论和结构调整理论。前者以配第—克拉克定律和库兹涅茨的后续研究为主;后者中影响较大的是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等。产业结构理论告诉我们:由于产业平均利润率的不同,为追逐利益的最大化,生产要素必然会在不同的产业之间流动。这是一条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同时由于各产业的特性不同,所要求的空间条件(包括区位、空间聚集和集中度等)也不同: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农业对其数量、质量的要求较高,因此农业倾向于以分散的方式布局在地域广大的农村;而工业和服务业则由于具有原料指向、交通运输枢纽指向、人口聚集指向等特点,倾向于布局在人口密集、原料充足、区位条件优越的城市区域。因此,伴随着要素在不同产业的流动,城市化的过程应运而生。钱纳里对1950~1970年间100个主要国家产业结构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其结果如下表1所示(其中,A为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份额,B为第二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份额,C为城市化水平)。表1产业结构与城市化水平①100$100$200$300$400$500$800$1000$1000$A(%)12.514.921.525.127.629.833.134.737.8B(%)7.89.116.420.623.525.830.332.536.8C(%)12.822.036.243.949.052.760.163.465.8C/B1.642.242.212.132.092.041.981.951.79城市经济理论研究表明,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到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即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这三种力量依次处于主导地位。城市化的实质是由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它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它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就是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即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各非农产业部门转移。因此,就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而言,可以表述为:产业结构的变动体现为城市化的变动。城市化首先是一种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过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构成中所占的比例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其次,城市化的确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就业人口逐步转向非农业就业人口为主的转移和集中过程,其转移速度越快,转移比例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第三,城市化是由落后的农业文明转变为以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为标志的现代城市文明的过程;第四,城市化是对居民从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素质全面改善和提高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则是通过第三产业在全社会各领域内的全面渗透。当然,产业结构的重心将沿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顺序逐步转移,这种关系背后隐含着一个条件: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必须伴有相应城市化的发展,因为任何产业都要有自己的空间载体——产业的空间实现形式。没有产业空间载体的变换,就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全局高度化。城市即是这个空间载体的主角,而城市化是产业空间实现方式的主要形式。因此可以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需要依托城市化,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内容。二、农业发展给城市化提供基础动力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母亲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体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城市化的历史始终是由农业发展推动的:从城市的最初形成来看,只有在农业生产力发展能够提供剩余产品的前提下,使少数人完全脱离农业生产而专门从事非农活动时,才开始了人类文明和城市发展史;从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来看,它本身就是变落后的乡村社会和自然经济为先进的城市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它总是首先在那些农业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农业分工完善、农村经济发达的地区兴盛起来。国内外经验表明,城市化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农业剩余的增加、农业的商品化、农业资源的开发和集约化经营等几个方面,这些都是城市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可以说,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今天的城市的诞生,农业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农业生产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意味着它为非农产业提供农业剩余的水平不断提高。这里所说的农业剩余是广义的概念,指的是农业生产要素和产品的剩余,既包括农产品的剩余,也包括劳动力和资本等的剩余。从理论层面分析,农业发展对城市化的支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发展对城市化的“食物贡献”。城市化所需要的农产品包括两大类:食物型农产品和原料型半成品,前者主要是粮食、蔬菜、水果、肉类、奶类及蛋类等,主要用于城市居民的生活;后者主要是棉花、油料、糖料、烟叶等经济作物产品,主要用于城市企业的生产。由于城市化了的人口一般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他们仍然需要消费产品,且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有着更高的消费能力而使城市化后的人口对农产品的消费量(包括直接消费量和间接消费量)要多于城市化前,这部分农产品是要由农业提供的。因此,农业就通过所能提供的食物商品和数量决定着城市化的人口规模。而农业提供商品性食物的数量,取决于农业的发展水平。因此,农业发展水平就通过所能提供的商品食物数量决定着城市化的规模和程度。(2)农业发展对城市化的“原料贡献”。工业作为城市生产的核心,需要有大量充足的原料供应,否则工业的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比如,中国近代工业的主干是轻工业,棉纺织业、缫丝业、粮食加工业为基本产业,这类轻工产品成本中原料成本占主要部分,原料的质量优劣和价格高低是影响成本核算的决定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质高价廉才能占领市场。无疑,各厂家都把能否获取优质价的料作为决定企业的成败的关键。而轻工产品的原料如棉、粮、蚕丝,全为传统部门中农民家庭经营的产物。没有传统部门提供足量的优质原料,中国早期现代部门的发展也是不可能的。(3)农业对城市化的“市场贡献”。城市化的推进需要农业为其提供市场,而农村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随着农业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恩格尔系数的不断下降,农民对生产投入品和高档生活消费品的需求将不断提高,从而使城市工业品的销售市场扩大,城市生产得以持续进行,城市化动力不断加强。(4)农业发展对城市化的“人力资源贡献”。城市非农产业的发展,必须首先要有人力资源。城市人力资源的来源,除一部分是城市自身的人口自然增长外,大部分都来自农业。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为乡镇企业累计提供了1.6亿多个劳动力。当然,从理论上讲,农业能够以多大的规模为城市提供劳动力资源,还是由农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着农业能够释放的劳动力数量,进而决定着城市化的人力资源规模。(5)农业发展对城市化的“资金贡献”。农业为城市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方式很多,比如,农民携带资金进城兴办产业,农民付费购买城镇户口,农民集资兴建城镇基础设施等。被誉为“中国第一农民城”的浙江省苍南县的龙港镇,完全是由农民集资兴建起来的。据调查,近10年来,浙江省温州市全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共100多亿元,其中70%以上来自农民,国家投入不足10%。(6)农业发展对城市化的“土地贡献”。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是城市基础建设的依托。新兴的城市所需要占用的土地,大都来源农业。没有农业的土地贡献,就不会有城市化的大规模发展。当然,农业能够提供多少土地,则是由农业的土地生产率水平决定的,城市化对农用土地的占用,不能超过土地生产率提高使农业释放土地资源的能力。农业为城市化提供剩余的方式主要有4种:(1)赋税方式,即农民通过赋税提供剩余;(2)价格方式,即农业剩余通过不利的贸易条件(如工农产品剪刀差)由农业流向工业,由农村流向城市;(3)储蓄方式,即通过吸收农民在金融机构的存款和对政府及企业债券的认购提供剩余资金;(4)财产剥夺方式,即政府凭借政治力量使农民无法放弃财产向非农产业和城市提供剩余。由于提供农业剩余政策干预下的价格方式及提供农业剩余的强制性方式、无偿性方式、财政调节方式的效率分别好于市场机制下的价格方式、自愿性方式、有偿性方式和金融调解下的方式,因此,多数国家及地区在工业化初期阶段资本积累对农业剩余吸取方式选择上,对前者的偏好要明显高于后者的偏好。可见,农业剩余的存在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动力。三、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无论是在近代还是在现代,国家工业化导致了人口向城市聚集,伴随着这一积聚过程的是产业的空间积聚和产业的结构转换。这已经成为国家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机制。人类社会最初没有城市,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①也就是伴随着农业革命而发

1 / 7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