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四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2第十四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本章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含义和类型,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掌握为什么我国要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它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联系和区别,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和实现途径;同时,还应了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和精神,以及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新时期的新要求。3第十四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第二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及其实现机制第三节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第一节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1、含义: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长期持续增加,即用货币形式表示的国民生产总值(GNP)的不断增加。其公式为:GNPt=GNPb×(1十r)t2、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劳动,资本,资源)要素生产率(投资、人力资本、结构、技术进步)制度(产权、国家、意识形态)5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00000195219581964197019761982198819942000年份GNP(亿元)6第一节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二、经济增长方式:含义、类型及其转变1、内涵主要是指通过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组合和使用的不同方式而实现的经济增长及其效果,它决定着生产力系统的整体效能和发展状况。2、两种基本类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3、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7第一节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制度因素的重要性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与现实的客观经济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的适应性和相容性,决定了其发育、完善并取代旧体制的必然发展趋势:在这一发展趋势中,遵循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逻辑,因其获得了体制和机制上的保证而得以顺利展开。(一)经济增长方式能否转变、特别是转变实绩如何,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制度变迁是有效的,或者说,体制转变本身具有“制度适应性”特征。(二)体制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保障和前提,它意味着一种引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形成、启动和运转;经济增长方式的初步转变,又为经济体制转变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经济环境和支持条件。(三)体制转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难度大、涉及面广其中,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完善可以说是基点。8第二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及其实现机制一、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具体的说,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经济数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质量的提高9第二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及其实现机制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1、联系: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没有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是一切社会进步的首要条件。2、区别: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在质和量的统一中更注重经济质态的升级和优化。10第二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及其实现机制三、考察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结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质量发展的波动与周期11第二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及其实现机制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联系与区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体现1、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3、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必须坚持统筹兼顾。12第二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及其实现机制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内涵与促进“三个转变”(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二)、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13第二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及其实现机制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现机制(一)深化改革和完善体制,为科学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二)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着力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和方针的拉动作用(三)优化结构,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国内外发展(四)自主创新,广泛采用节能减排技术,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4第三节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经济发展新模式: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定义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人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不破坏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使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得到协调发展”。(2)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可持续性★公平性★系统性★共同性15亚马逊森林的命运亚马逊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举足轻重。失去亚马逊森林将会加速温室效应,进一步变暖。亚马逊正遭受严重破坏,毁林速度惊人,以每年超过200万hm2的速度开垦,平均每8秒钟就有一片足球场大小的森林消失。如不采取措施,亚马逊森林可能在20年内消失。巴西政府为发展经济,还将耗巨资实施“大跃进”计划,在亚马逊地区兴建公路、铁路、采矿、水力发电站和房屋,无疑这将加速亚马逊森林的破坏。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16经济增长的代价171819第三节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报告还强调,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20本章教学重点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涵义、特征及其之间的联系;2、我国经济发展中二元经济结构的问题,以及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城市化发展;3、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及其演变规律,我国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发展和优化的具体要求和思路;4、可持续发展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21本章教学难点1、理解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重要性;2、分析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和区别。22本章重要概念★经济发展★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三次产业★区域经济结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23链接资料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化发展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区域经济结构的演变规律可持续发展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