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C)A.轻薄(báo)狐肷(qiǎn)癖好(pǐ)衙役(yáyi)B.绰号(chuò)裸露(luǒ)名讳(wěi)褴褛(lánlǚ)C.眼翳(yì)神祗(qí)黏稠(nián)祭祀(jìsì)D.摹画(mó)挥霍(huò)拮据(jí)斟酌(zhēnzhuó)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A.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B.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C.过了辞灶日,春节就迫在眉睫了。D.街上像遛冰场一样光滑,我挣脱了她的手,顺着街面遛下去,越遛越快。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A.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混”,表明当时作者的境遇并不理想。)B.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笔直,这里指循规蹈矩。)c.当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儿子惹了这么一个麻烦,使我们非常为难。(每个人都感到自己不安全,有危险。)D.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时的神情)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①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________衣坐起。②她说:你总要________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③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_______我去上早学。④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_______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A.披踏催递B.穿跟让递C.披跟让塞D.穿踏催塞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A.甲A联赛第一阶段,大连万达战绩差强人意,主教练被迫提出辞职。B.这个展览会规模宏大,其展品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美不胜收。C.每每看到腿部残疾的朋友举步维艰,耄耋老人蹒跚而行,心绪总是难平。D.只要我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就一定会创造出前无古人的奇迹。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A.你能否成就一番事业,不在于你分数的高低,而要看你较强的能力。B.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了许多世界名曲。C.童年往事,对于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有影响的。D.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不说一句伤人感情。7.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叙述这一表达方式的一项是(D)A.这一天的天明时,她便不起,轻轻的哭一场。B.我听了羞愧的面红耳热,觉得太失了“先生”的身分!C.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里去“监割”,我总是坐在小树下看小说。D.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A.我的老伴告诫他们:“你们要和爸爸‘划清界限’”,儿子反问母亲:“那你怎么还给他打酒?”B.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C.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我们那里叫“百脚”)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D.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9.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我的母亲》一文巧设对比,语言平实,朴素明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人木三分。B.《多年父子成兄弟》提出了许多颇具教益的观点,对于指导人们如何做“父亲”,如何处理好家庭父子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借鉴。C.《我的母亲》是一篇自传体散文,在遣词造句上十分讲究用词的准确,表述得很有分寸。D.《多年父子成兄弟》选自《汪曾祺文集》,作者汪曾祺是江苏扬州人,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10.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A.自我介绍是在日常生活中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一个重要手段,一般只用于求职应聘等正式的场合。B.在产品介绍时,产品的用途、特点和优越性是介绍的重点,应该尽量具体地讲解本产品不同于其他同类产品的地方。C.自我介绍从目的和场合上讲,一般分为寒喧式、交往式和工作式等几种。D.一般来说,一篇文章常常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同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又会将多种表达方式糅合在一起。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一)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糜先生”。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做糜先生了。即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糜先生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太失了“先生”身份!大人们鼓励我装先生样子,我也没有嬉戏的能力和习惯,又因为我确是喜欢看书,故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里去“监割”(顶好的田,水旱无忧,收成最好,佃户每约田主来监割,打下谷子,两家平分),我总是坐在小树下看小说。十一二岁时,我稍活泼一点,居然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几副假胡须,就在村口田里做戏。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这算是我最活泼的玩意儿了。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但别的方面都没有发展的机会。有一次我们村“当朋”(八都凡五村,称为“五朋”,每年一村轮着做太子会,名为“当朋”)筹备太子会,有人提议要派我加入前村的昆腔队里学习吹笙或吹笛。族里长辈反对,说我年纪太小,不能跟着太子会走遍五朋。于是我便失掉了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三十年来,我不曾拿过乐器,也全不懂音乐;究竞我有没有一点学音乐的天资,我至今不知道。至于学图画,更是不可能的事。我常常用竹纸蒙在小说书的石印绘像上,摹画书上的英雄美人。有一天,被先生看见了,挨了一顿大骂,抽屉里的图画都被搜出撕毁了。于是我叉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11.下列不属于选文所交代的事情的一项是(D)A.交代自己文绉绉性格的主要成因。B.写自己爱学习的习惯和儿时最活泼的游戏。C.写失去学习音乐和绘画的机会。D.写母亲对自己的严格管束。12.对作者在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而没有写母亲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A.这是对童年生活的一段纯粹的回忆而已。B.作者以此表明自己的童年生活是贫乏的,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令“我”铭记难忘,而且影响巨大。C.作者写母亲是把母亲作为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就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D.为下文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且与文末写自己在母亲影响下的进步相呼应。13.选文第四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在结构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B.在内容上起了点明题目的作用。C.这是对前九年生活的总结。D.强调了母亲对自己在品行方面的教育。14.对选文第三段画线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只学得了”表明了作者强烈的惋惜之情。B.“不能不算”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C.“一点底子”分寸感强,用词极为谦逊。D.“更是不可能”表明作者对此事的极端不满。(二)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我们那里叫“百脚”),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放的线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地飞上去,没有“肚儿”。用胡琴弦放风筝,我还未见过第二人。清明节前,小麦还没有“起身”,是不怕践踏的,而且越踏会越长得旺。孩子们在屋里闷了一冬天,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跳跃,身心都极其畅快。他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再一块一块逗拢,接缝处用胶水粘牢,做成小桥、小亭子、八角玲珑水晶球。桥、亭、球是中空的,里面养了金铃子。从外面可以看到金铃子在里面自在爬行。振翅呜叫。他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用西洋红染了色,上深下浅,通草做花瓣,做了一个重瓣荷花灯,真是美极了。在小西瓜(这是拉秧的小瓜,因其小,不中吃,叫做“打瓜”或“笃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我们在这些灯里点了蜡烛,穿街过巷,邻居的孩子都跟过来看,非常羡慕。15.下列对选段所写事件的概括,不当的一项是(A)A.父亲很少发脾气。B.父亲带着孩子放风筝。C.父亲为孩子做玻璃玩具。D.父亲为我们做玩具灯。16.从本段文字可以看出父亲的性格特点是(D)A.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爱好极为广泛。B.父亲心灵手巧,极富艺术的禀赋和才情。C.父亲被姑妈称为“孩子头”。D.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他爱孩子,喜欢带着孩子玩。17.作者这样写一个被称为“孩子头”的父亲,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D)A.突出了“多年父子成兄弟”这一中心。B.父亲爱孩子,孩子也爱父亲,父亲给孩子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骄傲。C.突出了父亲性格的随和以及两代人亲密无间的关系。D.应分清长幼尊卑,树立父亲威严。18.对选文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A.语言平淡质朴,不事雕琢,如话家常。B.文中渗透出一种自我把玩和品尝的闲适。C.以议论为主,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D.从细处落笔,感身边事,抒真感情。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4分)19.《我的母亲》作者胡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首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第一个用白话写出诗集即《尝试集》的诗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一)《我的母亲》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眠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20.母亲为什么“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答:母亲虽然对儿子的教育非常严格,但她懂得尊重儿子,不会伤害儿子的自尊心。(保护儿子的自尊心)21.“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母亲为什么这样教训儿子?(用原文回答)答: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22.以上两段文字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我”的母亲的?答:“严格的管束和深沉的爱护”或“教之严,爱之慈”23.“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一细节描写中包含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情感?答:包含了“我”对母亲的怀念、爱戴、感激和敬爱之情。(二)《多年父子成兄弟》24.《多年父子成兄弟》这篇文章写了几对“父子”?分别是哪几个人?这两对父子之间是什么关系?答:两对父子。“我”父亲和我、“我”和“我”儿子。民主、平等的兄弟关系。25.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表现了“父亲”的性格特征?答:绝顶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