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对付风险的方法第一节避免风险一、避免风险的理由1.企业或保险公司所能承担的风险都是有限的。2.当损失很大又无法有效转移时,采取避免风险的方法无疑是明智之举。二、避免风险的局限性1.某些风险是无法避免的,如一些自然灾害。2.风险的存在往往伴随收益的可能,避免风险就意味着放弃收益。3.在采用改变工作性质或方式时,可能产生另一种风险。第二节损失管理一、损失管理的理论由于避免风险固有的局限性,使之在实际的风险管理活动中受到较大的限制。而运用广泛的则是损失管理。定义:损失管理就是指意识地采取行动防止或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及所造成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具体的目标有两种:一是在损失发生之前,全面消除损失发生的根源,减少损失发生的频率;二是在损失发生之后,努力减轻损失的程度。前后1.海因里希的人为因素理论主要观点:强调损失管理应重视人的因素管理,即加强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向员工灌输安全意识,以杜绝容易导致事故的不安全行为。海因里希在研究了20世纪20年消除损失根源减少风险因素减轻损失程度实施救助代美国的许多工业事故后发现,80%的事故是由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而其余的则是其它原因。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多米诺骨牌理论。指出:社会环境影响人的性格、工作态度与方式;人的工作态度与认识能力的局限产生人的过失,造成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成为意外事故的直接原因;最终导致伤害的后果。社会环境人的过失不安全行为意外事故伤害2.哈顿的能量破坏性释放理论主要观点:强调损失管理应重视机械或物的因素的管理,即为人们创造一个更为安全的物质环境。哈顿在1970年提出了能量破坏性释放理论,他认为:人员或财产的损失基本上都是能量的意外破坏性释放的后果,为此要预防和减少意外伤害。同时还列举了10种控制能量破坏性释放的策略。(P102)二、损失管理的方法1.防损措施和减损措施并重2.人为因素和物质因素兼顾3.加强系统安全的观念第三节分离风险单位和非保险方式的转移风险一、分离风险单位分离风险单位有两种做法:1.分割风险单位分割风险单位就是将面临损失的风险单位分割开来,即“化整为零”,而不是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例如:大型运输公司可在几处建立自己的车库;巨额价值的货物分批运送等。这样避免一次事故导致巨大损失。2.复制风险单位就是实施两套风险单位,一套受损,另一套补上。但成本较高,适应性不强。二、非保险方式的转移风险1.转移风险源(1)出售承担风险的资产(2)财产租赁转移财产风险(3)承包工程利用分包转移风险2.签订免除责任协议如:医生在给病人动手术之前都要病人家属同意,并在协议中明确说明若手术失败,医生不负责任等。3.利用合同中的转移责任条款例如:对于建设工期较长的工程项目,承包商面临将来设备和材料涨价的风险,对此,承包方可以要求在合同中写明:若因发包方的原因导致工期延长,则合同的价额需要相应上调。转移责任条款要灵活运用,谨慎对待,并注意以下问题:(1)转移条款要成为合法有效合同的组成部分。(2)注意转移条款的费用问题。(3)注意风险是否能真正转移。第四节损失补偿的筹资措施一、自留风险的特点和筹资措施与避免风险和转移风险不同,自留风险是指面临风险的企业或单位自己承担风险所导致的损失,并做好相应的资金安排。1.自留风险的特点(1)自留风险的实质是:当损失发生后受损单位通过资金融通来弥补经济损失,即在损失后自行提供财务保障。(2)自留风险也许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任何对付风险的方法都是有局限的,当你的方法无法适应某种特定风险,承担风险就是无奈的选择。(3)自留风险可分为主动的、有意识的、有计划的自留和被动的、无意识的、无计划的自留。(4)按自留风险的程度可分为全部自留风险和部分自留风险。2.自留风险的筹资措施(1)现收现付(2)非基金制的准备金(3)专用基金(4)专业自保公司种类:①纯粹的自保公司;②盈利性自保公司;③协会自保公司。3.确定自留风险时所要考虑的因素(1)成本与服务相比较。(2)期望损失与财务实力相比较。(3)机会成本的影响。二、利用合同的筹资措施1.保证合同要求对方在不履行合同义务而使业主受损时,要负赔偿责任。2.商业保险合同通过商业保险的方式来转移风险。3.融资租赁合同通过融资租赁合同转移风险。第六章保险第一节保险的职能和代价一、保险的定义定义:从经济角度讲,保险是分摊灾害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即许多人把损失风险转移给保险组织,由于保险组织集中了大量的同质性风险,所以他能借助于大数法则正确预见损失的发生额,并据此制定保险费率,通过保费收入来弥补少数人因事故造成的损失。从法律角度讲,保险是一方同意补偿另一方损失的合同安排,同意赔偿损失的一方是保险人,被赔偿损失的一方是被保险人。保险合同就是保险单,被保险人通过购买保险单把损失风险转移给保险人。由此可见:保险有三个特点:一是保险具有互助性质;二是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三是保险是对灾害事故损失的经济补偿。二、保险的基本职能1.分摊损失或分担风险保险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分摊损失。对于个别投保者来说,灾害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和不确定的,但对于所有投保者来说却是必然的和确定的。通过保险的职能就将投保人个别损失分摊到所有投保者的头上,从而达到分担风险的目的。2.经济补偿职能按照保险合同,对遭受灾害事故损失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经济补偿是保险的目的。分摊损失是经济补偿的一种手段,没有分摊损失就无法进行经济补偿,两者相互依存。三、保险的派生职能1.投资保险资金的运动大体经过三个阶段:保费收取,准备金积累与运用,经济补偿。在保费的收取与补偿之间的时间间隔,投资是增加收入和增强赔付能力的有效手段。2.防灾防损从广义上来讲,防灾防损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社会上还有许多专职的防灾防损部门。如公安消防、交通安全、防震、防洪和防汛部门。保险公司的防灾防损是由其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防灾防损是保险公司的日常业务,无论是对各种灾害事故的调查统计分析,还是事故的处理都是如此。其次,从保险公司自身的利益出发,他也乐意花费资金用于防灾防损,从而减少赔付的可能性。最后,保险公司通过防灾防损工作来促使投保单位和个人也重视防灾防损工作。四、保险的代价保险给社会安定带来很大收益,但同时也会付出代价。不过效益大于代价。其主要代价有:1.保险公司的经营费用2.道德因素导致欺诈性索赔3.投保人对防损工作的疏忽4.索赔者漫天要价第二节保险合同概述一、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1.补偿原则补偿原则就是使遭受损失的投保单位和个人能的到有效的经济补偿。但要明白是补偿而不是增值。规定补偿性原则的目的在于:一是防止被保险人从保险中盈利;二是减少道德危险因素。2.保险利益原则保险利益原则是指投保人对保险的标的物要具有法律上认可的利益,否则保险合同无效。换句话说,如果发生损失,投保人的利益必须发生损失或损害。规定保险利益原则的目的有:防止赌博;减少道德危险因素;衡量损失。3.代位求偿权原则代位求偿权是指保险人取代被保险人向第三者索赔的权利。规定代位求偿权原则的目的是:防止被保险人在同一次损失中取得重复赔偿;通过代位求偿权保险人从过失方取得赔偿。4.最大诚信原则最大诚信原则是指保险合同双方应向对方提供影响对方作出签约决定的全部真实情况。具体由三条法理组成:陈述或告知;隐瞒;保证。二、保险合同的特点1.射幸合同即是一种侥幸或碰运气的合同,而不是等价交换的合同。2.单务合同即是指只有一方作出在法律上要求强制执行的允诺。3.有条件的合同即是指保险人的赔付责任取决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是否遵守保险单上的条件。4.属人的合同即保险合同是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关系,财产保险并不是承保财产本身,而是承保财产所有人的损失。5.要式合同即被保险人必须全部接受合同的条件,没有与保险人讨价还价的余地,而大多数商业性合同是允许商谈合同条件的。三、保险合同的基本组成部分1.声明事项2.保险协议3.除外责任4.条件事项5.其它条款第三节保险的险种一、财产保险1.火灾保险2.海洋运输保险3.内陆运输保险4.盗窃保险5.忠诚保证保险6.确实保证保险7.锅炉和机器保险8.玻璃保险9.电子数据处理保险10.地震保险11.农作物保险12.信用保险二、责任保险1.普通责任保险2.受托人责任保险3.职业责任保险4.劳工保险和雇主责任保险5.个人责任保险三、财产和责任综合保险1.汽车保险2.航空保险3.核电站保险4.企业财产和责任综合保险5.家庭财产和责任综合保险四、人身保险1.人寿保险2.年金保险3.健康保险第四节保险的选择与购买一、我国企业风险的特点1.自然灾害频繁,强度高。2.经济发展,人口增加,意外事故损失上升。3.改革开放后企业风险多样化。二、企业投保决策的约束1.法律约束有些是法律规定企业要投保。如车辆第三者责任险。2.行政约束由于财政部门不再拨款核销因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促使企业参加保险。3.其它外部约束银行、客户和消费者的行为都影响企业的保险决策。4.企业内部约束主要是企业领导、主管部门或董事会以及企业职工对企业保险的要求。三、确定投保方案1.首先确定必须投保的法定保险2.其次根据风险大小选择投保险种3.最后保险金额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四、选择保险公司选择保险公司主要看:1.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2.保险公司的盈利状况3.保险公司保险费率高低4.保险的品种和服务质量五、保险合同谈判虽然保险合同是要式合同,一般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无须商谈合同,但对一些大型项目,投保人还是可以就保险条款及费率进行谈判的。六、我国企业保险管理的现行模式1.财务部门统管保险的模式2.各个部门分管保险的模式3.设立专职保险管理部门的模式第七章风险损失预测第一节损失预测的概述一、损失预测的含义损失预测就是运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推测事故损失情况和大小的一种方法。二、损失预测要完成的工作1.收集过去的损失资料。2.用最简明的方法编制预测损失的图表3.选择预测的方法(概率分析与趋势分析)4.了解预测的局限性,并且努力使局限性减少到最小。第二节对数据的要求一、对数据完整性的要求1.要了解事故损失的金额2.要了解损失的环境情况3.要分析损失发生的原因4.要分析可能的遗漏资料二、对数据一致性的要求1.收集资料要有统一性2.收集资料要排除不合理因素三、对数据主题性的要求1.收集数据中损失的金额应与风险管理的主题相关2.根据风险管理的要求确定数据的主题要求四、对数据组织性的要求对数据的有效组织有利于风险的预测。第三节概率分析一、概率的特性1.概率P是指在稳定环境下某一事件预期发生的相对频率。2.概率P可用下式表示:0≤P≤1。P=0时表示事件确定不发生;P=1时表示事件一定会发生。二、建立概率分布1.在特定环境下,将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及其概率用图或表的形式表示出来就是概率分布。2.由于概率分布包括了所有可能结果的概率,所以概率分布的概率之和必然等于13.概率分布的定义适用与先验概率和经验概率。4.一个正确的概率分布经常包括互不相容,但又完备的结果。例如:某公司火车出轨的损失与次数的概率分布表如下:火车损失概率分布损失类别(元)次数损失次数%损失金额(千元)损失金额%0<损失≤100015.260.20.121000<损失≤5000631.5817.810.515000<损失≤10000736.8451.530.4210000<损失≤20000315.7942.925.3420000<损失≤3000015.2621.412.6430000<损失15.2635.520.9719100169.3100三、概率分布的性质1.偏差偏差是指一个概率分布是均衡(对称)的还是有偏差的。若概率分布是对称的则其均值、中位数、众数基本上是重合的。否则就是分开的。如图:对称图均值中位数众数左偏(负偏)均中众值位数数右偏(正偏)众中均数位值数2.中心趋势(1)算术平均数XniiixpX1_如上例1997~2000年火车出轨的次数分别是:4、4、5、6。则:每年平均出轨次数=1/4×4+1/4×4+1/4×5+1/4×6=4.75次.若2000年每次的损失额分别为:5500、83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