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篇一提出了核心素养以后,关键是教师如何在课堂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围绕学科领域的核心内容,设计恰当的情境,提出反映学科本质和学科思想的问题,通过学生的有效参与,引发学生的深度探究与思考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建立学科核心内容(概念)学科核心内容(概念)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高中生物的核心内容往往体现为学科的核心概念。学科“核心内容”一般是指学科中的主要内容、关键内容。核心内容往往是一组内容或一类内容组成的知识群。每一组核心内容都蕴含一个基本的、反映其学科本质的特征。而这些本质特征往往反映学科的基本思想,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从学科的角度看,核心概念是位于学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识,包括了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等的基本理解和解释,这些内容能够展现当代学科图景,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从教学的角度看,有利于把握课程内容的线索和层次,抓住教学2中的关键;有效控制教学内容容量,合理安排“脚手架”知识;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而不是掌握更多的事实内容。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广泛和有效地参与教学过程,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生的有效参与是基于问题情境展开的。问题情境依托核心内容而确定,探究问题围绕核心内容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提出。在学生的有效参与中解决核心内容中的关键问题,加深了学生对所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参与是为解决关键问题的而设计的,是在学生原有的认知与新的知识产生冲突时发生的,是针对有意义的值得探究的问题展开的。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科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要精心设计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性,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开展深度研究要真正在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进而回归到学习的本质。纵观人类社会,无论是思想发展史、社会进步史,还是科学发现史、技术革新史,无一不是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而对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讲,都是在不断的3自我追问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只是,在现代知识的海洋中,我们似乎迷失了自己。所以,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回自己应有的智慧,应是学习的本意。引导学生围绕关键问题进行深度探究是发展核心素养关键。深度探究是在教学过程中围绕一个重要主题进行持续的深入的探究活动。深度探究的主题从教学的核心内容中提炼。深度探究的过程是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过程,需要问题的引领,更需要在探究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展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反映了学生自己的思路,这些不同的方法引起的讨论和争论,使学生越来越接近正确的方法。需要跨学科课程系统落实核心素养,从学校的课程规划角度,要完成两种课程的设计:一是学科课程,二是跨学科课程(即综合性课程)。学科课程是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开发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间接经验。跨学科课程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它关注的是学生面对真实世界时的真实体验和直接经验,是以社会生活统合和调动已学的书本知识。它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两种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也各有特点,后者是以探究性学习方式4为主导的。两种学习交互在一起,才能够实现让教育和学习回归生活,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全部社会意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所有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学,需要通过学习者间接经验学习和直接经验学习的交互才能实现。因此,当前学校完善两种课程的设计就极为重要。篇二20xx年3月,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核心素养细化了党的教育方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的具体化;它体现了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的基本素质新要求;也体现了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内在需要。今天,这个概念体系正在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方向。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准则。因此从结构上看,基于中国国情的“核5心素养”模型,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来构建。此外,它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是“学生在学校教育的学习场所习得的、以人类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为基础而编制的教育内容,与生存于生活世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为关键能力的内核”。核心素养是作为客体侧面的教育内容与作为主体侧面的学习者关键能力的统一体而表现出来的。因此,核心素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核心素养也不是各门学科知识的总和,它是支撑“有文化教养的健全公民”形象的心智修炼或精神支柱。决定这种核心素养形成的根本要素,在于教育思想的进步与教育制度的健全发展。“核心素养”在实践层面的落实,落脚点必然是课堂——转型的课堂。课堂转型,应着重抓好几个方面。一、课堂学习目标,要向三维目标的整合且重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方向转型。这两个方面涵盖的最核心部分是学习素养和关系素养。学习素养包括学习的愿望和主动学习的动机、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其中学习兴趣即学习动机素养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奠定良好的学习素养显然是最重要的任务。关系素养主要涵盖人格与心理、生理以及品质与品德两大方面,前者主要指与自身的关系素养,要求学生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能自我规划、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品质;而后者主要6指与他人的关系素养,要求学生有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有沟通意识和交流能力,有国家认同、国际视野、社会公德、社会责任,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自觉关心生态与保护环境等。二、课堂教学方式,要向情境式、学科活动式的教学方式转型。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境,如果教学活动所应依存的情境缺失,学生就不能在知识与现实生活间建立起联系。情境化教学是启发引导的必要条件,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也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在实践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式的教学方式。例如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等,让学生将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联系起来,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这些活动体现了学科特点,可以更好地实现“核心素养”下的培养目标。三、学生学习方式,要从以往的被动接受型向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式转型。自主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所有的教学必须围绕学生自主学习产生问题、自主或合作解决问题为主线去设计,以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让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知识结构。而学生采用不同学习策略,自主以解决简单问题,合作以解决复杂问题,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每个学生都有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完善自身所需的核心素养。7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学习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的重要方式。它要求学生必须活学活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在运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深入培养各项相关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四、课堂教学评价,要向培养人的核心素养的评价角度不断转型拓展。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围绕学科知识的掌握展开,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重要意义,而一个具备“核心素养”的人与单纯的“考高分”并不能画等号。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评价将走向多维度、多角度、多层次的方向,使“评价促进人的发展”这一理念变得更为突出。五、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是要把教学中心由“教”转向“学”。教师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之上,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开展“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关注学生问题生成、实践、操作、思维转化、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指导并促进他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学习探索,进而形成独立思考、实践和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放手让学生自学。六、要积极倡导原生态的教学。8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以知识授受为任务和以“记—练—考”为特征的教学方式、模式,这种教学几乎把思维都剪辑和阉割了,学生没有多少再思维的意义和含量。要把原生态核心性的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面对原生态的问题情境和文本本身,从而有更多自己原生态的思维介入。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核心素养的实施必将紧跟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探索,不断完善,这对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挑战。我们广大教师必须接受这个挑战,承担起这个光荣使命,成为核心素养培养的引领者和与践行者。篇三前几天,湛江市符春盈老师问了我一个问题,即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从三维目标过渡到核心素养目标等等。我当时思考不深入,不过还是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昨天上午,我有幸听到了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任学宝教授的讲座,内容是一线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最近一直在头脑中盘旋的问题,即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中落地。本文先忠实记录任教授的讲座观点,以后再结合本学科进行研讨。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任教授指出,要从两个角度进行理解:一是着眼于学科本质属性,站在学科本质的角度,关注它在本学科学习中的核心意义与价值;二是着眼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站在学科育人价值的角度,关注它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和意义。这个观点以前没有注意过,既然是学科核心素养,那首先要体现学科9层面的知识与价值追求,其次是核心素养,实际上是通过学科使得学生具备怎样的关键能力。那么,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就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核心素养与学科之间的关系,二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问题。例如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些具体内容与学科性质有何关系,如何培育学生的四大核心素养,那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思考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是什么?任教授提出了四个策略:核心素养是育人目标,真实情境是活动载体,领域知识是必要基础,学习方式变革是实现途径。第一个策略要着眼于“三维目标”向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转变,例如语文学科,自然要辨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目标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一条一条辨析清楚,相信这并不是一件难事。例如知识问题,就会涉及到语言知识、思维知识、审美知识、文化知识等内容,还会涉及到知识习得的方式。而真实活动情境,则是从过去的简化的学科化情境上升为整合的学科化情境,进而上升到真实现实情境。第二个策略中简化的学科化情境例如数学上的应用题、句子语境中的病句判断等,整合的学科化情境例如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探究性学习等,而真实现实化情境则是项目式学习,就像语文学科的学习任务群。第三个策略着眼于领域知识,即知识通过条件化、结构化、情境化,成为学生的素养,这个过程包含了理解知识内容和将知识应用于现实两个内容。第四个10策略是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