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混淆致知识点总结(教育学+心理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育学易混淆知识总结知识点:教育的起源起源说代表人物观点异同点神话起源说所有宗教,中国朱熹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体现神或上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生存本能。区别:生物起源说与心理起源说之间的区别是动物界是否也有教育。联系:共同违背了教育的社会性。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辨证统一。马克思认为唯一正确的起源说。知识点:个体身心发展规律规律表现启示例子顺序性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方向不可逆,不逾越。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不陵节而施。思维发展经历了直观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及主要矛盾。分阶段教学,不搞成人化。童年期儿童以直观动作思维为主,少年期抽象形象思维已有所发展,到青年期则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区别与联系区别:顺序性强调的是一个过程,一个整体;阶段性强调的是某一个阶段。联系:顺序性是由多个阶段构成的。不平衡性个体内部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匀速,个体内部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同步。抓住关键期。身体发展在出生的头一年和青春期发展最快。个别差异性不同个体之间的发展不同。因材施教。聪明早慧和大器晚成。区别不平衡性:强调一个个体不同阶段的发展速度不均衡。个别差异性:强调多个个体之间的差异。互补性生理与生理之间、生理与心理之间可以互补。扬长避短。盲人看不见,但听觉很灵敏。知识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主要观点代表人物内发论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成熟机制。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霍尔、格赛尔外铄论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荀子、洛克、华生区别:内发论强调内在的因素、力量;外铄论强调外在的因素、力量。二因素论(辐合论)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吴伟士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个体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知识点: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因素所起作用常见的例子遗传物质前提、可能性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环境现实性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学校教育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动力、决定性因素出淤泥而不染。知识点:教育目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定义关系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1)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指特定教育阶段的课程进行的价值和任务界定,是特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多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最具有操作价值的。知识点:教育目的理论理论名称核心观点代表人物社会本位论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培养社会公民。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个人本位论教育为个人发展服务;培养自然人。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区别: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价值,培养公民;个人本位论强调个人价值,培养自然人。教育无目的论否认教育的一般、抽象目的,强调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杜威知识点: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学制名称颁布时间颁布政府特点地位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清政府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只颁布而没有实行。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清政府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规定男女不许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或实行新学制的开端。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它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并将学堂改为学校。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壬戌学制1922年民国政府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规定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又叫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知识点:课程理论理论代表人物基本观点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布鲁纳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对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展最有价值。(1)强调知识传授;(2)以知识的学科逻辑体系来组织编排教材;(3)以学科教学为核心;(4)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为目标。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巴格莱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即新三艺。新三艺包括自然科学、数学、外语。永恒主义课程理论赫钦斯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的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永恒学科”即经典名著。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杜威强调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并且强调学校与社会联系,以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组织课程教材。课程的内容是随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变化而变化;课程的核心不是学科内容,不是社会问题,而是学生的问题。存在主义课程理论萨特确定课程时应该按照学生的需要确定,反对固定的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布拉梅尔德社会是课程的核心,学校课程应该以建设新的社会秩序为方向。课程知识应该有助于改造社会。社会问题是课程的核心问题。后现代课程理论多尔多尔在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的基础上把他设想的后现代课程标准概括为“4R”,即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密性。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罗杰斯课程是要为学生提供一种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情景。他们强调,学校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本性和需要。因此,人本主义课程又称为人性中心课程。古德莱德课程理论古德莱德一、理想的课程是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与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二、正式的课程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的课程;三、领悟的课程指的是任课教师对正式的课程所领悟而形成的课程;四、运作的课程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所实际实施的课程;五、经验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实际上体验到的东西。知识点:课程的三种形式概念含义内容作用课程计划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学科目的设置(首要问题);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前言、课程目标(核心部分)、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目录、课文(主体部分)、习题、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等。教师上课的主要依据知识点:教学原则原则含义相关观点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知行统一。直观性教学原则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夸美纽斯:应该尽可能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呈现给学生。乌申斯基:儿童是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进行思维的。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苏格拉底:产婆术。第斯多惠:坏老师奉送真理,好老师教导真理。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系统性原则)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学记》:学不躐等。《学记》: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学记》: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巩固性教学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论语》: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学记》: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知识点:教学方法分类维度种类含义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谈话法(问答法)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旧知识的方法。讨论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区分按照实施的主体不同:讲授法(教师);谈话法(师生共同);讨论法(学生)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参观法教师组织学生对实际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区分演示法和实验法:演示法是教师做学生看;实验法是学生做教师看。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实验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实习作业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实践活动法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区分实习作业法和实践活动法:和课堂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度,实习作业法和课堂所学知识联系密切;实践活动法与课堂所学知识联系不密切。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教学方法。一般包括对自然的欣赏、对人生的欣赏和对艺术的欣赏等。情景教学法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题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知识点:教学评价的分类分类标准种类判断要点例子实施功能诊断性评价教学之前;摸清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以便于安排学习。摸底测验形成性评价教学过程之中;了解学习过程,调整教学方案。随堂提问、随堂测验总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教学之后;检查学习结果,评定学习成绩。期末考试运用标准相对性评价(常模参照评价)和他人比;有比较、有排名。教师招聘考试、高考等选拔性考试。绝对性评价(目标参照评价)和目标线比;达到标准、及格即可。计算机等级考试、会考、驾照考试等等。个体内差异评价个人的不同时期或不同方面比较。小明的语文成绩与数学成绩,小明去年的英语成绩和今年的英语成绩。知识点:德育原则原则含义相关观点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德育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集体主义方向。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论语》:夫子循循然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马卡连柯: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知行统一原则既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