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潮流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而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由信息技术带来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在教学的内容手段、质量效益以及管理方面都有无法替代的优越性。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既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此我校提出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策略研究课题。然而,很多教育工作者与一线教育教学人员在信息化条件下仍用旧观念看待教育问题,不知道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的改革,不知如何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来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问题的表现主要是:1、虽然学校配备了较齐全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但是由于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热情不高,信息技术水平较低,设备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2、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陈旧,墨守成规,不懂得怎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服务于课堂教学,优化教育教学环境。二、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1)课题负责人张素明副校长,小学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从事教育工作三十余载,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业务精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锐意进取,曾被评为辽宁省骨干教师,铁岭市学科带头人,铁岭市名教师,铁岭市先进教师,曾主持《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适应新课程的学习方式研究与实验》等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科研热情和很高的教育科研水平,能确保研究材料的整理,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她业务过硬,精力充沛,能够投入一定的时间指导、组织并管理此课题。(2)本课题共有主研教师XXX人,学历都为专科以上,平均年龄35岁。老中青结合,以青年教师居多,大部分教师参加过市级以上课题的研究或有省级以上论文、论著的发表或获奖;所有教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一线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关的一些研究成果,有相关的论文发表或获奖。可以说,本课题组在学术背景、研究经验以及组成结构上都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和梯度性,()这些都将有利于本课题的顺利开展以及相关教师的专业成长。(3)政府与有关教育部门投入资金完善了学校现代化教学实施和设备,实验条件比较优越;我校新购置了硬件设备,现有计算机室一个、电子备课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五个,我校XXX个教学班已经实现班班有电脑,可以说是电教设施过硬,有着开展课题研究的物质基础。(4)我们新台子镇中心小学是辽宁省文明学校、铁岭市名学校、具有优越的办学条件、是省级教育科研实验基地,科研管理措施具体得当,档案管理是省级先进单位,我校科研室曾多次被评为铁岭市标准化科研室、研究资料非常齐全,完全能满足科研实验的需要。三、有关概念的界定1、概念的界定:①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统一计划和组织的推动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等),通过各种渠道重点建设,充分利用软、硬件资源,加速教育现代化的过程。②教育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是指建设一支操作技术精湛的能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2.研究的实践意义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教学资源介入课堂,能够拓宽教育时空,为学生多渠道、多层次获取知识提供可能。因此,只有不断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才能跳出教材、跳出学科,拓展学习内容,进而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势在必行。3、研究的理论依据: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整个教育过程的模式、改变了教育过程的组织序列,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多媒体技术扩大了学生的认知空间,并且使抽象内容直观、形象、生动,使学生认识事物更加准确、全面。更重要的是多媒体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模式能更加突出认知主体在认知中的作用,从而建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这样既重视了知识的系统性,又重视了学生兴趣、主动性与学生的心理结构。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四、课题研究的目标1、实现信息化教育观念的更新,构建一支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2、实现教师操作技能微格化管理:通过校本培训、教学实践使教师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1)掌握Windows系统操作技术。(2)掌握搜集素材、处理素材的技能:掌握收集网上资源、自绘素材、拍摄、录制的技术;能够独立处理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素材。(3)自制教学课件:利用ppt演示文稿、网页、flash、多媒体大师等软件自制课件。3、实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能力。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研究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研究如何建设良好的信息环境。2、研究教师队伍应对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专业素质结构、岗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及管理。3、研究教师操作技能的微格化管理。4、研究教师的信息素养。研究信息化环境下如何提高教师信息意识及运用能力。(1)教育观念的研究。(2)教学方法的研究。(3)教学技能的研究。5、研究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1)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六、研究过程设计:我们提倡实事求是的研究精神,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首先,对我镇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基本状况进行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其次,对反映出的问题作归因,系统分析并制定课题研究实施,形成调查报告;第三,对教师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总结培养模式和方法;第四,对课题实施后的教师做统一调查,得出后期调查报告,并通过分析,归纳、总结课题研究的得失和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总结本次课题研究工作。具体表现在:1、建设良好的信息环境:加快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教学环境,打造数字化校园,构建校园网络平台,建立学校网站,建立校园局域网,实现班班通.重视教学信息资源中心的建设,建设视频、音频资源库、课件、素材资源库等。2、对全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测评,并按照初级、中级、高级、超高级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合理划分等级,以便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培训。3、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实现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实现全体教师所有学科电子备课。4、加强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1)培养信息意识,使教师树立信息观。(2)立足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技能。采取自主学习和集中培训两种方式集中培训采用分级培训方式:通过调查、观摩了解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然后针对不同的信息技术水平,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进而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定期进行晋级考核。然后对成功晋级者再进行更高一级的培训。自主培训,结对帮扶:培训过程中以好带差,加快信息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步伐。促进教师共同提高。4、开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学研讨活动。以教学资源应用为主,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教学活动,上研讨汇报课,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七、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学习有关文献,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理论。(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测评了解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症下药。(3)行动研究法。①在教学实践中指导教师及时总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和经验等,全面提高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②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理论和实践的培训。(4)经验研究法。对研究的过程与效果进行分析、提炼、归纳、总结,揭示经验的实质。(5)课例法:通过各学科、各种课型的教学实践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和各学科整合的模式。(6)案例法:课题研究过程中对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大大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典型案例的进行收集、整理、分析。(7)活动研究法。加强教师间、校际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开展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如:课件制作和观摩;信息技术论文评比和交流;网页制作比赛等等。八、课题研究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科学方法为指导,注意对教育理论及学科的理论的学习;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2)基础性原则。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要有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教育信息技术。(3)情境性原则。利用建立校园网络系统的过程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网络的建设上为教师提供协作学习和交互探究学习等心性教学模式的场所;为教师提供收集信息、获取信息、整合信息、创造信息的技术平台和技术环境。九、课题研究的措施:(1)建立完整的课题组,强化实验管理与指导,保证实验工作顺利进行。(2)建立规章制度。实验人员学习培训制度,实验交流例会制度,实验资料管理制度,实验过程管理制度,激励制度,经费管理制度等。(3)加强实验教师培训。调查了解各实验教师的信息化水平,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4)开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研讨活动,课例评比活动等。(5)科学收集实验过程资料,规范课题研究工作。实验过程中勤收集,勤积累、勤整理各种资料,按要求进行分类,使之系统化。十、课题实施步骤:实验自20XX年5开始。实验周期为两年。第一阶段(20XX年5月至20XX年9月)为准备阶段。本阶段主要任务是:申报课题,建立课题组,落实研究人员、划分责任。调查研究实验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对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进行前测。收集资料,学习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研究制定实验,继续配置实验硬件、软件,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第二阶段(20XX年9月至20XX年3月)为研究阶段本阶段主要任务是:(1)认真研究实施的内容要求和做法,按研究设计在每学期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实事求是地开展课题研究。(2)以校本培训为手段,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实现信息技术操作微格化管理。(3)定期开展教学研讨、课题研讨会,讨论汇报研究进展情况,及时记录做好阶段总结。(4)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并及时地撰写研究论文和经验总结,积极参与各级评比活动。以研究平台为主要交互对象,注重教学实践,实行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总结边交流。同时广泛开展活动,举办优秀课件、优秀论文,教学技能、教学案例评选活动,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发展。第三阶段(20XX年3月——20XX年5月)总结阶段1、征集、评选、整理实验成果,形成学校教育实验研究报告。2、撰写结题报告,编辑论文、集,.接受专家鉴定验收。3、结合上级结题验收,鉴定工作,评选表彰实验工作先进个人。十一: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张素明新台子中心校教学副校长负责把握课题方向确保课题研究经费和后勤保障。程丹凤新台子中心校教导主任负责课题的落实与管理,开展研究活动,抓实施、勤督促、负责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并协助孟庆武主任负责教师的培训工作,研究组其他人员负责研究工作的具体实施。十二、课题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论文、教学课件、精品课例等。新台子镇中心小学科研室基础教育小课题开题报告发言稿课题开题报告会发言稿学员科研课题开题报告教育课题开题报告会家长代表发言稿《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开题报告班级:初三(2)班研究人员:李晗雪指导老师:闫慧杰选题依据:良性的阅读能提高人们的修养。对正处于心理塑造期的学生,阅读尤其显得重要。然而课业繁重的中学生,阅读情况究竟如何?什么书籍更受他们的青睐?对他们产生怎样的影响?他们又该如何选择课外书?为此,我们决定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调查。研究意义:希望对广大中学生及相关人士有所启发,为中学生的良性课外阅读起到积极作用。预期效果:调查分析报告调查方法:调查分析法,由于初、高中生在阅历、时间等方面有差异,将分别分析他们的阅读状况。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1.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及影响阅读量的因素。2.中学生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