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观察、实验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3)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和内能变化的关系。(3)通过分析、类比、学会用类比的方法研究问题。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难点: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候会把瓶盖弹起,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2、将半杯热水倒进半杯冷水后变成了一杯温水,是因为热水失去了一种能量,冷水得到了一种能量,从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观点来看,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形式的能量呢?(二)新课教学如图1所示运动的足球具有动能,那么运动的分子是否也有动能呢?结论: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称为分子动能。如图2所示,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具有势能,那么,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之间是否也具有势能呢?结论: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间也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称为物体的内能。图(2)(2)注意:①内能指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能量,单独某个分子的动能或势能不能称为物体的内能。②内能是由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共同决定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为什么?)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在一定条件下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4、物体的内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如图3所示,铁水和冰块的温度虽然不同,但它们都具有内能。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归纳、交流,相互补充分析过程:物体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就越大组成这个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总和增加这个物体的内能也就增大。结论:物体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也就增大。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说明]物体内能增大时,其温度不一定升高。(2)物体的质量:它反映物体内部分子数量的多少。(3)物体的体积:它反映了分子间平均距离大小,影响分子的势能的大小。5、物体内能的改变(1)提出问题:改变物体的温度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那么改变物体内能有哪些方法呢?(2)出示研究项目①如何使手的内能增大?②如何使一根铁丝烫手?③如何点燃火柴头?④如何使一块冰熔化?(3)小组做实验后互相交流(4)归纳总结以上改变内能的方式可以归纳为几种?讨论、归纳、交流,相互补充,得出结论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是热传递,而是做功。6、知识深化(1)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①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什么?两个物体或一个物体的两个部分有温度差。②什么是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只能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内能改变多少可用传递的热量的多少来量度.③发生热传递的两个物体的内能是如何变化的?A.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物体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④讨论: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转移到高温物体低温物体(不同物体之间)内能发生转移转移到高温部分低温部分(同一物体之间)(2)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演示:实验一:压缩空气点火,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给出简单的解释。实验结论: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实验二:气体膨胀做功内能减少的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出现的白雾,并分析原因。说明:瓶内原有的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看不见;瓶内出现白雾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这是由于空气推动塞子做功,内能减小,温度减低所致。实验结论: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想一想:水壶盖被推起的原因是什么。7、课堂小结四、课堂练习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________和________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的温度越高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越_______,物体的内能越_____.3.无论是冰冷的冰块,还是炽热的铁水,尽管它们温度相差很大,但它们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运动,因而都具有________,也就是说________具有内能.4.下列有关物体内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0℃的物体内能为零B.温度低的物体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C.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D.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随着增大.5.2003年10月15日,“长征2号”火箭将我国第一颗载人飞船“神舟5号”成功发射到太空.飞船在绕地球飞行近22小时后,载人返回舱脱离飞船成功返回地球安全着陆.返回舱在穿越地球大气层疾速下降的过程中与空气剧烈摩擦,其表面温度急剧升高,这时,返回舱的()A、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加B.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C.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D.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内能不变课题:《内能》教学设计科目:物理年级:九年级课时:1课时备课人:侯伟民昌乐实验中学初三一部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的第二节,是在学习了分子热运动之后进行教学的,它是对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内能的重点研究。本节内容可以分成两部分:内能的概念,改变内能的方法。它在本章内容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3.了解热量的概念和单位。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一些实例。过程和方法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我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但在上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就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节的学习,意欲提高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找到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课在教学的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自己的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一步步走向深入,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知识的魅力、应用的价值,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难点: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装着开水的暖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这是什么能量把瓶盖推动的?这一能量来自哪里呢?学生讨论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出内能课题进行新课一、内能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插图13.2-1运动的足球,引出分子具有动能。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插图13.2-2弹簧形变时具有势能,引出分子具有势能能。教师给出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说明什么是内能。教师给出内能的定义,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在有的知识内,内能的定义与什么能的定义相似?引导学生判断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教师及时补充和完善。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插图13.2-3提问:低温物体内部有无分子?低温物体有内能吗?与高温物体相比这些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有和不同?引导学生思考那些物体具有内能?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引出如何改变内能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提问:一根锯条的温度升高了,内能增加了,可能是什么原因呢?如何让一根铁丝的温度升高呢?学生联想运动的分子是否也具有能。学生联想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是否也具有能。学生阅读教材,定义物体的内能。学生回忆相关知识,思考后回答。观察图片思考、讨论后,回答。学生踊跃回答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探索物理道理的意识,初步学习用类比的方法将不可见的事物用可见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物理研究的方式。采用对比的学习方法,加上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加深对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的认识,培养实验验证和归纳表达的能力。学会猜想,体验研究的过程,达到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引导学生归纳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教师补充完善。说明热传递的特点明确热传递的概念。同时给出生活中的实例(用热水袋取暖)提出热量的概念及单位,明确:“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明确指出做功可以使内能增加,也可以使内能减少。学生思考阅读教材,并归纳热传递的特点,回答问题。体现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演示:实验一:压缩空气点火,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给出简单的解释。教师补充说明“对物体做功”实验二:气体膨胀做功内能减少的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出现的白雾。教师补充说明瓶内原有的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看不见,瓶内出现白雾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这是由于空气推动塞子做功,内能减小,温度减低所致,是“物体对外做功”。提问:“钻木取火”、“冬天搓手取暖”等现象,如何解释?师生共同解释水壶盖被推起的原因。三、STS地球的温室效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讨论“关于自己所知道的大气污染与温室效应”课堂小结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后回答。观察实验(较惊讶),思考讨论后回答。思考讨论后,作出回答。学生阅读加成,思考讨论并结合日常生活谈体会。通过实验,进行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得出结论,有利于加深记忆和理解知道物理知识是人们从丰富的实践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培养学生关心环保的意识和社会公民意识。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