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绝句杜牧导入课文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精1黄鹂——病期琐事孙犁精2走近孙犁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当代作家。著有短篇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还有一些散文集、论文集。优秀短篇小说有《荷花淀》《芦花荡》。形成于50年代后期,以河北地区作家为主的现代著名文学流派【荷花淀派】,就是因孙犁短篇小说《荷花淀》而得名。作品以农村题材为主,在现实主义基调上,洋溢着气息,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浪漫主义。精3关注孙犁孙犁一生有野心,不在官场,也不往热闹地去,却没有仙风道骨气,还是一个大儒,一个大儒。这样的一个人物,出现在时下的中国,尤其是天津大码头上,真是不可思议。数十年的文坛,题材在决定着作品的高低,过去是,现在变个法儿仍是,以此走红过许多人。孙犁的文章从来是能发表了就好,不在乎什么报刊和报刊的什么位置,他是什么都能写得,写出来的又都是文学。一生中凡是白纸上写出的黑字都敢堂而皇之地收在文集里,既不损其人亦不损其文,国中几个能如此?作品起码能活半个世纪的作家,才可以谈得上有创造,孙犁虽然未大红大紫过,作品却始终被人学习,且活到老,写到老,笔力未曾丝毫减弱,可见他创造的能量多大!(贾平凹1993年《孙犁论》)精4•1、统计出本文总共几次提到黄鹂;•2、每次提到黄鹂时分别是怎样描写黄鹂的状况和外部环境的;(用笔在书上勾画整理出来)完成思考▪练习表格。思考:精5次数时间相遇地点相遇情景作者心情精6次数时间相遇地点相遇情景作者心情第一次抗日战争期间阜平山村的茅屋或山脚炮火洗礼、尖利的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迅若流星、一闪而过、金黄的羽毛上映着阳光,美丽极了喜爱第二次前几年青岛海滨神秘幽静的杨树林里追逐逗闹一去不返遗憾第三次几年后的一天鸟市场囚系鸟市,遭人戏弄羽毛焦黄,神气凄惨愤怒第四次第二年春季江南太湖边自由啼叫、自在飞翔、安居乐业、达到极致,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赞美精7问题:①根据作者对黄鹂不同境遇的态度,请用一句话说出本表所要表达的意思。明确:表现了作者对美的事物的狂热追求。精8问题:②作者为什么在第二次和第三次之间写到与黄鹂无关的海鸥?明确:由老史试枪引发联想,表现作者对摧残鸟儿这类丑恶行径的愤怒。精9问题:③从环境和黄鹂的关系看,你能说出“极致”在文中的含义吗?明确:文中四次提及黄鹂的生存状态,大体上说第一、四次是好的或比较好的环境,而第二、三次的环境则是不好的。两者相比,不难发现黄鹂的自由与美丽的展现应该有它良好的生存环境,而这种“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发挥的‘景物一体’的境界”便是文中所言“极致”的具体含义。精10齐读课文最后五段,回答下列问题•根据以上文字,请用一两句话说明作者悟出的哲理。明确:(1)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2)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精11在这五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明确:A、排比(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说明“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发挥”,才能成为极致。•B、引用(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增添文学色彩。精1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了黄鹂的美?•(用笔画出有关句子)思考精13黄鹂的美我听到了黄鹂的尖利的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金黄的羽毛上映照着阳光,美丽极了。它们互相追逐,互相逗闹。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这里的乍雨乍睛的天气,使我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这是一种极致。叫声美颜色美动作美环境美精14文眼▪点睛之笔•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精15欣赏下列图片所蕴含的极致,试阐释“景物一体”的含义。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雁排长空驼走大漠精16景物一体——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发挥。•通俗地说就是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环境融为一体。精17黄鹂美追求(美好事物)渴望(生命自由)向往(美的极致)呼唤(美的环境)叫声环境动作外形保护环境爱护鸟儿精18总结•本文围绕黄鹂以时间顺序展开,记叙了作者对黄鹂的迷恋,对摧残这类鸟儿的丑恶行径的愤怒,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生物(包括人类)与自然环境、生存最佳结合的向往,从而给读者人生哲理的启迪。黄鹂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状态,说明“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的道理。精19扩展与鉴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杜甫读中华美文做谦谦君子精20语林漫步反语用相反的话来表达自已的意思的手法通常叫说反话,修辞上称反语,又叫倒辞。1、妈,您这话问了我足有二十遍了!我告诉您了。根据报纸上官方介绍,他是天下头等的大好人,浑身上下毫无缺点,连肚脐眼都没有。(宗福先《于无声处》)2、人比蝙蝠聪明多了。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在鸟类里偏要充兽,表示脚踏实地;在兽类里偏要充鸟,表示高超出世。(钱钟书《读〈伊索寓言〉》)精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