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讲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最重要的是深入实践,社会生活的各种事物、现象尽管表现形式不同,本质上都是实践的产物。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深入实践,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做好工作的根本途径。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由各种现象和事物构成,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内容本质上是人们活动的结果,是社会实践的产物。面对社会生活,也就是面对实践;深入生活,也就是深入实践。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作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的创造活动,实践首先是客观的物质活动。实践是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是主体对于客体的改造,因而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这一特性把实践同以观念的方式把握对象的认识活动区别开来。实践又是自觉能动的活动。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人的活动总是有意识地、有目的的。在人的实践活动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作为目的在实践者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这个目的决定着实践者的行为。实践还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人只有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构成一定的社会力量,才能进行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尽管实践可以表现为个人的活动,但个人总是凭借社会力量去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从事实践活动的。所以实践一开始就是就是社会的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真正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理解人的活动的本质特性。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这种核心地位既体现在实践观的确立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场革命性变革,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方面。在自然观中,它在确认自然界的先进性和客观实在性的同时,强调实践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基础;在历史观中,它主张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认为历史不过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展开,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主要通过实践来解决;在辩证法中,它在确认自然界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同时,认为实践本身就是一种否定性的辩证运动,而思维的辩证运动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在认识论中,它把实践作为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认为认识依赖于实践并受实践的检验;在价值论中,它同样把实践作为价值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认为真理与价值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科学的实践观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基本环节,将其各个组成部分连接成一个有几整体。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立足于社会实践,指导社会实践的行动指南。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掌握它的核心观点,坚持面向现实世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活动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生存和发展。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必须首先满足吃、穿、住、行等基本物质需要,为了生存和生活,人们必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物质产品。所以,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每日每时必须进行的基本活动,就是直接物质生活条件的生产与再生产。动物是在小鸡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生存的,动物的存在方式是由其生理结构决定的本能的活动;而人则是在利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的过程维持自己的生存的。正式这种不同于动物的物质实践活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构成了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正由于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实践,所以,要促进人的生存发展,必须推进实践的发展,实际地改造现实的社会生活,不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需要。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事件中以及对这种事件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社会生活之所以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但就其基本领域来看,主要是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而这些生活领域就是由不同的实践活动造成的,其相互关系也是由实践活动的内在联系决定的,由于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存在的基础,所以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正因如此,唯物史观始终是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这就是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社会存在是人的实际生活过程,社会意识则是对人的实际生活过程的“反射”与“回声”,只有实践才能解释社会意识的“秘密”。第二,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物质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同自然界发生一定的关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要互换其活动并结成一定的关系。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这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相互制约,共生于实践活动之中。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的展开。社会发展的动力不会也不可能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只能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就形成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实践之中;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即生产力,并不是纯粹的外部自然力,而是人的实践能力。实践形成了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唯物史观确认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生活,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必须坚持“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的观点。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深入到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之中,这是准确把握实际情况,进而正确指导实际工作的必由之路。社会生活是色彩斑斓的,实践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毛泽东曾说过,“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从内容上看,实践大体可以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改造自然、创造物质生活条件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人的其他一切活动。人类产生于生物界,并作为生命体生存于自然界之中,必须依靠自然界为其提供生活资料,但自然界不会自动地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只能通过自己能动地改造自然的活动,才能生产出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正是由于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又产生了人类特有的第二个需要,即生产劳动资料的需要,构成了生产物质资料的物质生产实践。这一实践类型所要解决的矛盾,就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是人的物质生活需要与自然界不能直接满足人的需求的矛盾。社会政治实践是改造和创造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就是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人并不是以个体的形式去直接面对自然的。人类个体在活动能力上的有限性,使得单个个体必须通过彼此间的合作构成社会关系,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人类在生产物质资料实践的同时,又进行着形成社会关系的社会政治实践。社会政治事件是在物质资料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人们在生产物质资料的同时,也在生产着自己的社会关系,并在实践中改造旧的社会关系,创造新的社会关系。与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社会政治实践的方式也是历史地变化的。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政治实践往往在不同程度上采取阶级斗争的形式。科学文化实践是创造精神产品的实践活动。人要以人的方式存在,还需要精神文化产品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因此,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的科学文化实践也构成了人类实践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科学文化实践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最重要的形式有科学、艺术、教育等实践。精神文化的生产不是一个纯粹的意识过程。人类的任何实践形式无疑离不开意识活动,但一种活动能否称之为实践活动,关键是要看它是否超出了纯粹的意识活动,是否改变了除人意识之外的其他存在物的状态。科学文化实践也是如此。例如,教育是一种科学文化实践活动,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并不仅仅进行意识活动,而且还通过自己的声音、书写、演示等超出意识活动的方式,去实际地改变受教育者的存在状态。以上三种实践类型既有各具不同的社会功能,又密切联系在一起。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它构成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政治社会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则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受物质生产实践的制约并对物质实践产生反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人类实践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一是实践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经济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的经济及其相关活动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致实践的规模和范围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深院。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把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文化碰撞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全球问题和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大大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一些看是非常一般的问题却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全球性影响,“多米诺骨牌效应”和“蝴蝶效应”明显增强,社会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和社会风险也明显增大。因此,我们对任何重要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都需要有全球性的眼光与复杂性的思维。二是实践的程度越来越深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的当代社会开始产生出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虚拟实践是你伴随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而产生的,其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活动,主要活跃于网络世界,具有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等特点。虚拟实践的出现,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多样的自由空间,极大地提升了人的活动的自主性、创造性,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对于这种新型的实践,我们应当给以高度关注,加以合理引导。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全球问题日趋严重并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生态危机、环境恶化、气候变暖、资源枯竭、能源匮乏、物种灭绝等全球性问题,严重破坏着自然的再生产,影响着人类的正常生存发展。为此,必须重新反省传统的实践方式和发展方式,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调整人们的行为。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毛泽东在50年前所讲的这一论断,深刻地阐明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是在实践中通过感官活动接触事物的现象,并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达到对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在人的感性直观中,只能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即现象,只有以实践的方式变革事物,使事物暴露其内部联系和规律,才能达到对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并以这种认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把握的,而人的思维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进行的社会实践。毛泽东指出,无论什么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也就是说,我们进行决策、制定方案和规划等,决不是靠拍脑袋拍出来的,而是需要通过深入实践、调查研究来形成的。当然,肯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并不排斥接受间接知识的必要性。认识来源于实践是就人类认识总体而言的。对于每一个具体的认识主体,其绝大部分知识来自间接经验,任何人都不必要也不可能事事直接经验。但是,对你为间接经验的,对他人则可能是直接经验。所以,人类的一切认识都是来自实践的。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就认识的过程来看,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外部世界纷繁复杂,其中哪些事物在哪些方面和层次上进入认识领域,成为认识客体,是由实践的需要来确定的。恩格斯曾经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而且不断地为认识的发展提供条件和手段,包括提供经验资料、实验仪器和工具等。此外,实践作为主体和客体之间直接相互作用的实际桥梁,能够帮助主体实际获得关于客体信息的最真实、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使主体有可能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客体。因此,对于领导者来说,要使自己的认识更为全面准确,必须深入实践、深入社会生活。再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获得了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用这种认识去能动第改造世界。也就是说,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