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第八章从成年到老年的心理发展主讲教师周天梅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习目的】通过本部分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老化与老年的概念;老化过程中大脑及神经系统的变化;成年后的智力发展;老化过程中个性的稳定性与可变性;老化过程中记忆的改变;有关成年后自我发展的理论。【学习重难点】老化过程中大脑及神经系统的变化;成年后的智力发展;老化过程中个性的稳定性与可变性;老化过程中记忆的改变;有关成年后自我发展的理论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第八章从成年到老年的心理发展第一节从成年到老年的生理变化第二节从成年到老年的认知变化第三节成年期与老年期的社会关系与个性心理特征专题:死亡与死亡过程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第八章从成年到老年的心理发展1、成年后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变化2、成年后身体的变化3、老化的生物学理论第一节从成年到老年的生理变化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一、年龄阶段成年后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变化一般为18、19到35岁成年初期一般为35到50岁一般为60岁至死亡成年中期成年晚期§8.1.1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二、成人大脑的特点脑平均重量大概是1400~1500克成年男性脑平均重量大概是1200~1250克成年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神经细胞开始凋亡,脑的重量也在逐渐减轻,到生命终结时,脑的重量比最高值时减轻了5%-10%,即100-150克。脑重量减轻的速率在50岁以后加剧,平均每10年大约减轻2%,神经细胞凋亡并不是平均分布在脑的各个区域,其中小脑和海马的神经细胞凋亡数目较多。神经细胞的凋亡最终会导致大脑的沟回变平,裂缝变宽。§8.1.1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三、成人神经系统的变化1、树突(dendrite)研究者们观察到,随年龄的增长,树突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树突是胞体的延续,它能够从其他细胞获取信息。如果树突发生衰退,人加工信息的能力也会衰退。树突随年龄的变化(引自Schaie,1996)§8.1.1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三、成人神经系统的变化2、突触(synapse)在正常老化的过程中,突触一方面随神经细胞的凋亡而减少,另一方面又随那些生长的神经细胞而增多。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变化过程,使得由突触相连而形成的神经网络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只是单个突触的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要弄清突触和年龄之间的关系相当困难。神经细胞的组织结构和联系方式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变化,我们是清楚了,但是神经细胞的这种组织结构和联系方式的变化与行为变化之间的关系,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8.1.1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三、成人神经系统的变化3、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神经递质的变化影响着神经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若神经递质水平下降,神经冲动的传递就会受到阻碍,人的行为就会出现异常。多巴胺是穿过运动神经通道的神经递质,随年龄的增长,多巴胺的水平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就导致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是手脚发抖、走路摇摆,通过注射L多巴胺可以减轻这种症状。随年龄的增长,乙酰胆碱的水平也呈下降趋势乙酰胆碱是一种与记忆活动有关的神经递质。另一种和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还与压力的应对有关,它随年龄的增长也呈下降趋势。这种下降趋势只发生在大脑的特定区域。§8.1.1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中人到中年,各个组织器官开始由盛趋衰,生理功能逐渐下降。一般情况下,女性从40岁开始,男性从45岁开始,主要脏器的功能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1、肺。从30岁起,肺的通气量开始呈线性下降的趋势,在20岁时肺功能为100%,到60岁则下降到75%。肺功能的下降对全身各组织器官都有不利的影响。2.心脏。40岁以后,心脏功能也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目前,高血压已经成为中年人的多发病之一。3、肾脏。30~50罗时,肾脏的重量约为270克,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重量逐渐下降。肾皮质也在50岁以后逐渐退化。在这个时期,全身的骨酪、关节、肌肉等运动器官的功能都开始下降,抵御疾病的能力降低,所以中年期是各种主要疾病的易发时期,是健康易受到损害的时期。成年后身体的变化§8.1.2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1)感觉功能理论晚年的各种感觉能力,尤其是减退严重的视觉和听觉,的衰退影响了老年人的正常认知能力。(2)加工速度理论以记忆为主的信息加工速度的降低是老年人认知老化的主要原因。老年人记忆方面的衰退表现明显。(3)抑制理论抑制:阻碍无关信息进入记忆或将影响作业的无关信息排除在老年阶段,抑制能力随年龄而变弱,表现在不能有效地组织无关信息或干扰信息,从而使加工速度变慢。(4)工作记忆理论老年人的工作记忆广度随年龄老化而减少,从而影响老年人的心算、推理等认知活动。§8.1.3老化的生物学理论晚年认知活动,尤其是感知觉记忆,总体发展趋势是衰退的。§8.1.3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第八章从成年到老年的心理发展1、感知觉的变化2、记忆的变化3、智力的变化从成年到老年的认知变化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成年到老年感知觉的变化当个体步入老年期时,感知觉的生理结构与青年期相比有所变化。相对应地,老年人的感知觉能力也有所变化。感知觉能力的衰退甚至丧失,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如读报、烹饪等。通过研究分析老年人感知觉生理结构和能力的变化特点,一方面可以提供理论依据,指导成年人进行科学健身,延迟衰老;另一方面也可以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针对不同的感知觉能力的衰退,设计不同的工具,如老花镜、助听器等,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便利。§8.2.1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1、视觉的生理结构角膜主要起保护眼睛和折射光线的功能。从成年期以后,角膜开始失去光泽,它的表面聚集了一些浑浊的流质,外周开始有了灰圈。它的曲度逐渐变小并逐渐变厚,折射光线的能力变差,开始出现散光。虹膜附在瞳孔的周围,是一种反馈—控制系统,它随着落在网膜上光线的多少而调节瞳孔的大小。在高照明度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睛的光线的相对数量。在低照明度下,瞳孔放大,增加进入眼睛光线的相对数量。随着照明强度的变化,瞳孔直径会自动作相应的变化,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瞳孔反射。成年期过后,瞳孔的直径会逐渐变小,瞳孔调节光线的能力由此减弱,这使得老年人在光线弱的情况下很难看清楚物体。角膜、瞳孔和虹膜一、视觉的变化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到了成年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睫状肌萎缩衰老,收缩性减弱,使得老年人很难看清楚近处的东西,需借助老花镜来调节。随年龄增长,水晶体会变黄、变混浊,这阻碍了光线的传递,使投射到视网膜的光线减少,视觉能力下降。水晶体还会变硬,变得缺乏弹性,这也使得水晶体屈光的作用大大减弱。睫状肌和水晶体§8.2.1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视网膜在视觉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能把进入眼睛光线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这些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视网膜里有两种视觉感受细胞: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人类大约有六百万个锥体细胞和一亿多个棒体细胞。进入成年期后,视网膜的一些视觉感受细胞会凋亡,使得视网膜对光的感受性减弱,人们很难看清楚物体的细节,对物体颜色的感知也减弱了。视网膜§8.2.1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视觉的功能变化视敏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视力”,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视敏度分为静态物体的视敏度和动态物体的视敏度。我们平常测量的视力是指静态物体的视敏度,在医院里检查视力最常用的就是E形视标或蓝道环C。研究发现在20~60岁,视敏度呈轻微的下降趋势,但过了60岁,视敏度下降的趋势就骤然增大了。视敏度静态物体视敏度随年龄的变化(引自Schulz&Salthouse,1999,p.85)§8.2.1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暗适应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明适应则与暗适应相反,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克林和希伯研究结果发现不管是暗适应还是明适应,随着年龄的增长,适应光线强度改变所需的时间越来越长。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夜里行驶或行走时,老年人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适应迎面而来的车灯,这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改善这种环境,避免这种交通事故的发生。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的年龄变化(引自Schulz&Salthouse,1999,p.84)§8.2.1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水晶体在40岁以后开始变黄,影响我们对颜色的感知觉能力,受影响最大的是光谱短波那端的蓝绿色。我们就像戴着一个黄色的太阳镜看这个世界。有些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老年人在辨别蓝色、绿色和紫色时没有显著差异(Kline&Schieber,1985)。有心理学家扩展了他们的研究,发现老年人辨别黄色、橙色和红色比辨别紫色、蓝色和绿色要容易得多。颜色的感知觉§8.2.1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视觉编码速度:大量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的视觉编码速度呈下降趋势。第二、视觉注意分配:研究者认为,老年人的注意分配能力明显下降了。视觉搜索:指的是人们怎样扫描视觉影像,找出重要的信息。研究结果发现老年人完成这个视觉扫描任务的时间要显著长于年轻人。3、视觉的信息加工过程第一、第三、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二、听觉的变化1、听觉的生理结构外耳外耳外耳人耳的生理结构(引自Schulz&Salthouse,1999,p.91)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1、听觉的生理结构外耳外耳外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进入成年期后,随年龄的增长,耳廓会变宽、变长、变厚、变硬,并有一些硬的细毛长出。在成年中晚期,外耳道中的耵聍腺分泌的耵聍会越来越多。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和咽鼓管。随年龄的增长,中耳的生理结构也有所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鼓膜的张力变得难以恢复,听小骨变得僵硬,但中耳生理结构的这些变化对老年人听力的正常衰退没有太大的影响。内耳的结构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前庭系统、骨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内耳损伤会引起永久性失聪。于内耳结构的复杂性,人们很难研究内耳各个部分随年龄的增长而产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老年人听觉的影响。§8.2.1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听觉的功能变化音调研究认为成年人所具有的对阈限音调的感知觉能力从40岁起开始下降,但下降的趋势并不明显,直到某一年龄后,这种下降趋势才开始显著。一些研究者对高频率声波的研究发现,下降最显著的是2500赫兹以上的高频波,也就是说老年人对高频率的声波反应不灵敏。另外,研究发现男性比女性下降更快,这可能是由于听觉系统正常老化的性别差异(Kline&Scialfa,1996)。§8.2.1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音响30岁的成年男子能知觉到音响只有4分贝的6000赫兹纯音。在同是6000赫兹的声波频率下,65岁的老年人要把声音强度提高到40分贝才能知觉到同样的声响。奥尔索认为这可能有四个原因:第一,内耳里的毛细胞凋亡;第二,听神经通道的细胞凋亡;第三,供给耳蜗细胞的血液和营养成分不足;第四,耳蜗里基底膜等振动机制衰退。他还认为,四种生理结构的老化是同时进行的,但它们的进程是不同的。不同年龄的等响曲线(引自Schulz&Salthouse,1999,p.94)2、听觉的功能变化§8.2.1发展心理学—第八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3、听觉的信息加工过程外言语的感知觉言语的感知觉对于言语理解来说非常重要,它通过影响老年人的言语理解而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成年期言语感知的变化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研究得较多,其中伯格曼认为老年人言语知觉能力的衰退,一方面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