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1、给水排水系统用途: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市政消防用水2、给水排水系统组成:给水系统、排水系统3、给水排水系统的子系统:原水取水系统、给水处理系统、给水管网系统、排水管网系统、废水处理系统、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4、城市用水量分类: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设施用水量、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消防用水量、市政用水量(主要指道路和绿地浇洒用水量)、未预见用水量及给水管网漏失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和公共设施用水量统称为综合生活用水。3、给水排水系统应具备以下三项主要功能:水量保障、水质保障、水压保障4、清水池的作用:用于调节给水处理水量与管网中的用水量之差。5、水泵作用:水量调节作用。6、均和池作用:用于调节排水管网流量和排水处理流量之差。7、水在输送中的压力方式有:权重力给水、一级加压给水、二级加压给水、多级加压给水8、给水管网系统和排水管网系统均应具有以下功能:水量输送、水量调节、水压调节。9、给水管网按水源的数目分类:单水源给水管网系统、多水源给水管网系统10、给水管网按系统构成方式分类:统一给水管网系统、分区给水管网系统11、给水管网按输水方式分类:重力输水管网系统、压力输水管网系统12、排水系统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16、城市用水量预测方法:分类估算法、单位面积法、人均综合指标法、年递增率法、线性回归法、生长曲线法17、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树状网和环状网。20、排水管道的连接主要采用检查井,跌水井等连接方式。21、排水管网两种基本布局形式:平形式和正交式。22、检查井的主要功能是在管道交汇、直线管道中的管径变化、方向的改变处设置。23、水头分为位置水头、压力水头和流速水头三种形式。24、将管网简化和抽象为管段和节点两类元素。25、给水排水管网的简化包括管线的简化和附属设施的简化。26、节点是管线交叉点、端点或大流量出入点的抽象形式。27、管段的属性包括构造属性(管段长度、管段直径、管段粗糙系数)、拓扑属性(管段方向、起端节点、终端节点)、水力属性(管段流量、管段流速、管段扬程、管段摩阻、管段压降)28、节点的构造属性有:节点高程、节点位置,拓扑属性有:与节点关联的管段及其方向、节点得度,即与节点关联的管段数,水力属性有:节点流量、节点水头、自由水头。29、标识的内容包括:节点与管段的命名或编号;管段方向与节点流量的方向设定等。31、管网的表示方法:几何表示法、集合表示法。32、最高日设计用水量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其他用水。33、管网设计校核包括:消防工况校核、水塔转输工况校核、事故工况校核。33、居民生活污水定额和综合生活污水定额一般可按当地用水定额的80%~90%计算,即排放系数为0.8~0.9。34、地面径流系数的值与汇水面积上的地面材料性质、地形地貌、植被分布、建筑密度、降雨历史、暴雨强度及暴雨雨型有关。35、管道的造价按管道单位长度造价×挂断长度计算。管道单位长度造价与管道直径有关。36、给水官网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约束条件:水利约束条件、节点水头约束条件、供水可靠性和管段设计流量非负约束条件、非负约束条件。37、捡漏的方法:实地观察法、听漏法、检漏仪捡漏。38.给水管网附件:阀门,止回阀,水锤消除设备,消火栓,排气阀和泄水阀39.给水管网附属构筑物:阀门井,支墩,管线穿越障碍物,调节构筑物40.管道造价方法:作图法,最小二乘法名词解释:1.城市综合生活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和公共设施用水量之和.2.平均日用水量:规划年限内,用水量最多的年总用水量除以用水天数3.最高日用水量:用水量最多的一年内,用水数最多的一天的总用水量4.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除以24小时得到的最高日小时平均用水量5.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用水量最高日I的24小时中,用水量最大的一小时用水量6.日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7.时变化系数: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8.合流制排水体制: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管道系统内排放的排水系统9.排水体制:废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类,他们可采取同一个排水管网系统排除,也可采用各自独立的分质排水管网系统排除,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10.分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以上管道系统内排放的排水系统11.水头:单位重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12.水力坡降:重力流输水系统依靠地形高差,通过管道或渠道由高处流向低处,水流的阻力主要依靠水的位能克服,水位沿水流方向降低13.给水排水管网模型:是一类大规模且复杂多变的管道网络系统,为便于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应将其简化和抽象为便于用图形和数据表达,分析的数学模型14.管网抽象:忽略分析对象的一些具体特征,视为模型中的元素,只考虑拓扑关系和水力特性15.管网简化:包括管线的简化和附属设施的简化,根据目的的不同,步骤,内容,结果也不完全相同16.管网平差:不断校正管段流量的过程17.集中流量:集中用水户所用的用水流量18.沿线流量:分散用水户所用的用水流量19.节点流量:表示一个节点上总体流量20.节点服务水头:节点地面高程加上节点所连接用户的最低供水压力21.控制点:给水管网用水压力最不容易满足的节点22.降雨量:单位地面面积上在一定时间内降雨的雨水体积23.降雨强度:某一连续降雨时段内的平均降雨量,即单位时间的平均降雨深度24.暴雨强度频率:长期观测数据计算某个特定的降雨历时的暴雨强度出现的经验频率25.重现期:多次观测中,事件数据值大于或等于某个设定值重复出现的平均间隔年数26.汇水面积:雨水管渠汇集和排除雨水的地面面积27.径流系数:地面径流与总降雨量的比值28.地面径流: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在沿地面流行的过程中,一部分雨水被地面上的植物,洼地,土壤或地面缝隙截留,剩余的雨水在地面上沿地面坡度流动29.集水时间:雨水从汇水面积上最远点流到设计的管道断面所需要的事件30.管网造价:管网中所有的管网设施的建设费用之和31.年费用折算值:一定投资偿还期内的管网建设投资费用和运行管理费用之和的年平均值32.经济流速:在设计供水管道的管径时,使供水的总体最低的流速32覆土厚度是指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33埋设深度是指管道内壁到地面的距离。34水流损失:水流在运动过程中单位质量液体的机械能的损失。1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与功能:输水管(渠):长距离输送水量。配水管网:将来自于较集中点的水量分配输送到整个供水区域。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阀):将清水池中的水加压后送入输水管或配水管网。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调节供水与用水的流量差,贮存备水用量。减压设施:降低和稳定输配水系统中局部区域的水压。2排水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废水收集设施:排水系统的起始点。排水管网:将收集到的污水、废水和雨水等输送到处理地点或排放口以便集中处理或排放。排水调蓄池:用于调节排水管网接收流量与输水量或处理水量的差值。提升泵站:降低管道埋深,使排水能够进入处理构筑物或达到排放的高程。废水输水管:长距离输送废水。废水排放口:排水管道的末端,与接纳废水的水体连接。3给水管网布置原则:(1)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给水管网,要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2)主次明确,先进行输水管渠与主干管布置,然后布置一般管线与设施。(3)尽量缩短管线长度,节约工程投资与运行管理费用。(4)协调好与其他管道,电缆和道路等工程的关系。(5)保证供水具有适当的安全可靠性。(6)尽量减少拆迁少占农田。(7)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8)近远期结合,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留有发展余地。4排水管网布置原则:(1)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排水管网,要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2)先确定排水区域和排水体制,然后布置排水管网,应按从干管到支管的顺序进行布置。(3)充分利用地形,采用重水流排除污水和雨水,并使管线最短,埋深最小。(4)协调好与其他管断,电缆和道路等工程的关系,考虑好与企业内部管网的衔接。(5)规划时要考虑到使管区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6)近远期规划相结合,考虑发展尽可能安排分析事实。5排水管网布置形式:(1)平行式:排水干管与等高线平行,而主干广泽与等高线基本垂直。适用条件:平行式布置适应于城市地形坡度很大时可以减少管道的埋深,避免设置过多的跌水井,改善干管的水利条件。(2)正交式:排水干管与地形等高线垂直相交,而主干管与等高线平行敷设。适应条件:适应于地形平坦略向一边倾斜的城市。6给水排水管网的简化原则:(1)宏观等效原则:要保持其功能,各元素之间的关系不变。(2)小误差原则:简化必然带来模型与实际系统的误差,需要将误差控制在一定允许范围内,一般应要满足工程要求。7附属设施简化的一般方法:(1)删除不影响全局水利特性的设施,如全开的闸阀、排气阀、泄水阀、消火栓等。(2)将同一处的多个相同设施合并,如同一处的多个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均和调蓄池等)合并,并联或串联工作的水泵或泵站合并等。8管段设计流量分配通常应遵循下列原则:(1)从一个或多个水源出发进行管段涉及流量分配,使供水流量沿较短的距离输送到整个管网的所有节点上,这一原则体现了供水的目的性。(2)在遇到要向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分配数据流量时,要向主要供水方向分配较多的流量,向次要供水方向分配较少的流量,特别要注意不能出现逆向流,这一原则体现了供水的经济性。(3)应确定两条或两条以上平行的主要供水方向,如从供水泵至水塔或主要用水区域等,并且应在各平行供水方向上分配相当接近的较大流量,垂直于主要供水方向上得管段上也要分配一定的流量,使得主要供水方向上管断损坏时,流量可通过这些管段绕道通过,这一原则体现了供水的可靠性。9管道的常用衔接方法有两种:一为水面平接,二为管顶平接。水面平接:在确定上下游管道直径和设计充满度后,设计管道的埋深使上下游管道内设计水面保持等高,要求下游埋深较小。适用情况:一般适用于上下游管道直径相同时,特别是在平坦地区使用。管顶平接:设计时使上下游管道顶部保持等高。适用情况:适于地面坡度较大或下游管道直径大于上游管道直径时使用。10重现期原则:确定设置重现期的因素主要有排水区域的重要性、功能、淹没后果严重性、地形特点和汇水面积的大小等。在一般情况下,低洼地段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大于高地;干管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大于支管;工业采用的的设计重现期大于居住区;市区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大于郊区。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质性质、城镇类型、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因素11给水管道的常用材料及优缺点:(1)铁铸管1)灰铸铁管:优点:较强的耐腐蚀性。缺点:质地较脆,抗冲击和抗振能力较差,重量较大,经常发生接口漏水,水管断裂和报关事故。2)球墨铸铁管:优点:强度高,抗腐蚀性强,重量轻,耐压力高。(2)钢管:优点:耐高压,耐振动,重量较轻,单管长度大,接口方便。缺点:承受外荷载的稳定性差,耐腐蚀性差,造价高。(3)预应力和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优点:造价低、抗振性能强、管壁光滑、水利条件好、耐腐蚀、爆管率低。缺点:重量大。(4)玻璃钢管:优点:耐腐蚀、内壁光滑、重量轻。(5)塑料管:优点:强度高、表面光滑、不易结垢、水头损失小、耐腐蚀、重量轻、加工和接口方便。缺点:管材强度降低、膨胀系数较大。12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和法规。(2)城镇及工业企业规划应兼顾给水排水工程。(3)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要服从城镇发展规划。(4)合理确定远近期规划与建设范围。(5)合理利用水资源和保护环境。(6)规划方案应尽可能经济和高效。13污水管道的衔接原则:(1)避免上游管道形成回水,造成淤积(2)在平坦地区应尽可能提高下游管道的标高,以减少埋深。管道的常用衔接方法有两种:水面平接、管顶平接。水面平接适用情况:一般适用于上、下游管道直径相同时,特别是在平坦地区使用。管顶平接适用情况:适用地面坡度较大或下游管道直径大于上游管道直径时。14给水排水网系统:定义:是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