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部落出发原住民族发展的根本做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從部落出發:原住民族發展的根本做法浦忠成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副主委從部落出發:原住民族發展的根本做法71從部落出發:原住民族發展的根本做法浦忠成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副主委一、序論:原住民族部落的優勢與弱勢新世紀來臨,檢驗國家進步的指標,不再強調有形資源與物資輸入產出數量的大小,而是觀察其是否屬於講究傳輸速度、內涵素質、符合人性以及尊重生態自然的生產型態,而知識經濟、生物技術、文化與生態產業、資訊網絡科技等正好貼近這樣的條件。因此,過去藉著優勢軍事與政經力量縱橫的環境已經過去,代之而來的是追求自然、速度、創意與多元的產業內容品類,它們適應快訴變遷的社會(包含國際社會)環境。台灣的原住民族在這樣的環境趨勢下,究竟要如何從長期積弱中復振,型塑未來的願景?答案無他:掌握優勢,彌補弱勢﹔而原住民族的優勢項目何在?曰歷史地位、土地與自然、部落、語言文化、特殊生物內涵。學術的研究已經清楚顯示:原住民族就是台灣最早的主人,甚且,台灣也被推測是南島民族擴散前的原鄉﹔由於最早居住此地,按照聯合國相關文件,這樣的民族有充分的自然主權1。從歷史文化與政治法律的角度看,「原住民族」本身就是一種資產。連橫【台灣通史】記著:「台灣固番之土地」,原住民族擁有自然土地是自昔就有,而由此累積的經驗與知識,讓原住民族信任、依賴、愛惜土地與大自然﹔台灣原住民族也有類似印地安酋長西雅圖(Seattle)「大地是我們的母親,溪流是我們的親戚」之類的認知,這不是夢囈,而是尊重萬物,追求永續的基本態度。1依據臺灣省文獻會【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同冑篇】第一章第六節由李壬癸撰寫「臺灣先住民族之語言」,1995,頁133~170。另參林志興【卑南遺址的故事】國立台灣史前博物館,1998。72第六屆非營利事業管理研討會只有原住民族才擁有飽滿凝聚力的部落。原鄉部落匯聚各族群生命與文化的根源,800多個散處的部落,歷久彌堅的活力,是原住民族發展的基地,一個部落就有紛繁而獨具的內涵與特色,沒有一處相同,這樣的條件,將伴隨族群萌發的創意,開啟新的契機。台灣原住民族的語言文化系統無慮40餘種2,若即若離,各具特質﹔原住民族語言與文化承載最親近本土經驗、情感與認知的內涵,祭典儀式、習俗禁忌、神話傳說與歌唱舞蹈等,是全世界獨一無二而最具特色的民族集體表現,而其豐富、歧異的呈現型態,將是推動多樣性文化產業的資產。特殊作物指的是原鄉部落各種品類的作物,如小米、紅糯米、樹豆、小芋頭、陸稻、甘藷、馬告(泰雅族山椒)、大督亙(阿美族龍葵)、藤心、箭竹、飛魚、矮猪等,以及「得摩面」(泰雅族醃肉、醃魚)、「西烙」(阿美族醃肉)、「督輪」(阿美族糯米)、「阿拜」(卑南族糯米糕)、「博喔由阿」(鄒族竹筒飯)、「奇那富」(排灣族肉粽)等,以及傳統領域內存在的各類動植物種。這些多樣的物種,過去提供食物、醫藥、儀式等用途,未來搭配科技的研發,可以為部落帶來產業的願景。這些人文與物質層面的優勢,概括之可稱為文化與生物多樣性,亦就是原住民族擁有與人絕不相同的人文與自然資產。這是原住民族未來競爭的重要資產與資源所在。惟原住民族經歷外來的競爭壓力,也有亟待面對並應修正、彌補的弱項。客觀的歷史固然肯定原住民族的存在,卻在主流社會的認知與教育內涵中遭受到邊緣化的處置,「台灣四百年史」就是典型的偏見﹔而這種偏見的造成,是因為原住民族群與部落的歷史記憶無法與後來移入者的歷史記述均衡呈現,這是一種霸權操作的結果。歷史的地位遭到漠視,會導致許多實際權益如民族土地所有、教育文化傳承上的損害。原住民族賴以創造、傳遞文化的基礎工具---書面語言,即文字,並未自然形成,因此要累積經驗與知識,這種先天不足,確實造成極大的限制。這2「若世上真有六千種語言,那當然,我們就更富有了。然而,目前所預期的語言死亡率若是成真,也就是真有那麼多種語言漸漸死去的話,那百年之內,我們的傳統文化財富,便會損失近半,人類表情達意的能力,也將等比銳減。」大衛.克里斯托【語言的死亡】台北:貓頭鷹,2001,頁97。從部落出發:原住民族發展的根本做法73樣的現象必須依賴研發一套拼音文字,取代口耳相傳的方式﹔同時,我們因為族群部落分散、語言歧異,加以發展的經驗、知識與認知有別,所以整體語言文化呈現的是分歧而零散的﹔這種整合必須搭配現代學術方法與科技,才能讓我們攜帶著民族文化,自在的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部落呵護與滋養族人,但是也讓部落的藩籬,譬如狹隘的部落主義或思維、資訊與道路網絡的遲滯,造成一種侷限,讓她的居民無法跨越,見到週遭的變動不已世界。商業文化與思維薄弱,也是原住民族競爭的弱項。這是源自昔日部落自給自足式或交換經濟的習慣,整體環境已經改變,產銷傳輸系統早就進入部落,在觀念與實踐層次,這是原住民族發展生計產業急切要面對的課題。由於和商業文化的隔閡,讓原住民族部落居民從過去與其他民族接觸之際,最先喪失的是與生計最密切的土地。所有的研究顯示:從以前到現在,包括平埔族群在內的原住民族部落,都因為思維不同,且不熟悉官方土地變動程序,加上沒有規劃財務或貨幣的習慣,在官府與墾民的有意無意的設計,土地很快遭到蠶食鯨吞,馴至今日,原住民族保留地僅剩26於公頃,而昔日領域盡已納入私人、官方與財團之手。土地是原住民族最後的堡壘,如何緊守保留地並依據部落集體記憶與圖像,循合理合法的方式,恢復傳統領域空間,是為當今最關鍵的課題。部落原本擁有豐富多樣的生物品類,因為部落的生產投合廣大市場的需求,所以很多特殊的作物產品已經被遺棄,甚至品種已經不存在了。自主意識、實踐能力與創意的匱乏,缺乏自信心,也是現在族群與部落普遍的現象。這是遭受不斷深度殖民的結果,無可深責,破除被過度殖民症候群的良方,惟在部落與族群內部培力(innerempowerment),藉由思考、參與,讓部落成員掙脫過去被宰制與束縛的困境,逐漸形塑部落與族群的未來。這些突破,在不少示範部落已經看見改變的曙光,有待持續推廣深化。經過前述的對照可以發現,原住民族擁有的優勢與弱勢條件,其實是一體的兩面。優勢,是能夠知道、珍惜並掌握、運用後才能期待﹔而弱勢則是不知其珍貴,置之不理的必然宿命。優勢的項目,等別人看見了,使盡方法掠奪過來,部落居民一個不留神,擁有的寶貝就成為別人的囊中物了。弱勢74第六屆非營利事業管理研討會的部分如果放任不理,它們將永遠是原住民族無法擺脫的噩運。當我們確認原住民族所擁有不與人同的資產,是今後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也認知唯有以特殊的方式維繫與發展這些資產與民族基本權益時,積極爭取在國家法律與制度層面,為原住民族開拓空間,同時在行政執行層面尊重差異、逐步建立自主意識,讓部落的學習與傳承機制、產業永續經營、整體風貌的營造以及自發性實踐能量等獲得確實安頓與推動,則政策與實務均能回歸差異面與需求面,讓原住民能真正獲益。二、原住民族應扮演的角色近年來,檢視原住民族文化涵藏的生態與多樣性知識與智慧,並進一步與現代科學的實證計畫連結,已經是世界永續發展論壇一項重要的共識,在一九九二年里約世界高峰會議通過的「二十一世紀議程」與「生物多樣性公約」,均曾表達「尊重、保持和維持原住民體現傳統生活方式,並促進、創新、分享其生物多樣性知識之應用」的見識﹔二○○二年約翰尼斯堡世界永續高峰會議,除了有世界原住民代表的「金伯利宣言」外,高峰會議的決議文也再次確認世界原住民族在永續發展的議題上,必須扮演重要的角色。惟原住民族生物多樣性的知識與經驗,含藏於族群與部落社會內部的歷史、文化、語言、儀式、禁忌、觀念、習慣、組織與對自然環境相處的行為模式中,必須逐一記錄、分析與統整﹔這是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中重要的部分。原住民族傳統居住區域存在的生物多樣性環境,以及原住民族各族群部落累積的相關知識與經驗,要參與或連結到現代科學領航的永續發展領域,除了先要通盤的整理、分類與詮釋,更需要現代科學場域的專家們跨越學術或科技知識的藩籬,接納族群與文化層面所能提供的建言,從而能多管齊下,建構人類與自然土地之間對等、尊重的永續發展關係和態度。當科技仍然無法讓人類生存的空間大幅擴張之際,身為地球村一員的原住民,對於永續經營的同樣具有責任,尤其由於過去遭受歧視,使原住民族的自然、人文知識和實踐經驗無法被納入主流的研究論述與政策運用,讓最親近土地的民族無從貢獻其豐富紮實的永續經營思維,少數提及原住民族的論述,至多以為原住民族僅能扮演「文明金絲雀」的角色,惟深入了解多樣從部落出發:原住民族發展的根本做法75性與永續原則的學者大都肯定原住民族是這種論題發展的「關鍵數」,而原住民族居住的區域,通常存在最豐沛的多樣性物種品類,其永續操作的型態,也非不斷打造人工建築的都會民族所能望其項背,在地球的資源快速耗竭的時候,重新找回並建構原住民族與自然共存的知識,得出其與現代科學綰合或串接的機率,讓原住民族有更多可以參與的空間及分享的資源﹔現階段政策的設計和計畫的執行逐漸重視在地參與,藉由在地居民的介入,標出特殊的資源所在,凝聚社區共識,一同勾勒願景,協調努力的方法步驟,經過若干時間的集體實踐,新的產業內容與文化,將可逐漸成形。面對新的環境,台灣社會和原住民族遭遇許多新的發展議題,新的思維與構想也逐一被提出,諸如「新夥伴關係」、「生物多樣性計畫」、「共同管理與資源分享」、「民族自我管理」、「永續經營」、「社區營造與在地參與」、「綠色矽島」、「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經濟」、「數位技術」等,漸成政府施政的主要內容或方向,在多元、開放的態度中,也有「禮失求諸野」的設想,原住民族確實可以在某些特殊的議題上,扮演積極的角色,提出具體的貢獻,也能因此獲得實至名歸的民族權利,而民族集體知識的回溯、詮釋,並參合於新的知識與思潮,仍將是啟動原住民族實際參與的基礎工程。在與台灣社會與政府對話過程中,原住民族因其人口數、政經資源分配、教育文化素質、平均餘命、平均收入等統計學上量化的負面表現,經常尷尬的處在社會等待救濟的弱勢族群行列,其族群污名從而遭到確認與再確認﹔持平言,原住民雖處於結構性弱勢的位階,媒體也常披露諸如酗酒、違建或佔住河川地的原住民,但是原住民族對於台灣果真是一無用處的「負債」?文化人類學家認為能夠經歷時間洗汰而仍能延續民族生命者,其文化必有可觀與可珍惜之處﹔原住民族在此一島嶼賡續數千或逾萬年頭,在多變的自然環境和近代族群間複雜的互動折衝中,依然存在,足見其生命及文化的韌度,而在歷史脈絡中累積的經驗與智慧,以及隨時空因素權宜調整而日益精進的適應能力,讓原住民族各族群因地制宜發展出迥別於其他民族的生存智慧,此即原住民族知識。原住民族知識為何?一言以蔽之,即生物及文化多樣性。此多樣性產生於複雜的自然環境和人類多元的條件與需求,而尊重自然生命的存在型態、76第六屆非營利事業管理研討會人類豐富的創意與想像以及樂意分享的情操,才是造就多樣性的主要趨力。面對擁有各樣地質地形的台灣土地,原住民族分別發展出刀耕火墾輪作、採集、狩獵、漁撈的運用方式,從而衍生出龐雜的土地共處倫理,對於高山、深谷、河川、海洋以及樹木、花草與棲息其間的鳥獸蟲魚之類,亦都有其複雜的對待態度與深層的宗教、哲學構想。由於這樣的倫理與構想,以及具體的實踐,台灣的土地在十七世紀猶能獲得葡萄牙水手「福爾摩莎」的讚嘆!這些生動而有效率的原生自然生態知識與觀念,分別存留於傳遞在部落的神話傳說和歌唱裡,禁忌、儀式也處處呈現其具體奉行的痕跡。只是隨著部落土地的流失,外來的產銷體系摧毀傳統民族產業,生活陷入困頓,於是傳統的生產方式快速遭到揚棄,改採竭澤而漁或短視近利的手法,意圖快速換取生計資金,於是部分心存僥倖者甘願成為平地商人掠奪山林資源的馬前卒,從而濫墾、濫伐以及失控的狩獵、漁撈相繼出現,充任山老鼠角色的原住民獲取蠅頭小利,最大利益仍然流向出資的商人,但這些作為對於台灣自然生態已然造成巨大的傷害。原住民族因受到土地掠奪而與傳統領域隔絕,或以違背傳統方式從事生產活動,均會造成其傳統土地知識的殘缺,並造成實踐經驗的斷層,對於生物與文化多樣性將有嚴重的影響。三、部落發展的關鍵:文化與產業(一)文化振興聯合國「原住民權利宣言草案」在前言中即清楚宣示:「所有民族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