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的新发展观胡鞍钢中科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2004年4月一、新一届领导人对国情的基本一、新一届领导人对国情的基本认识认识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而不可回避,必须逐步解决而不可任其发展(温家宝,2004年2月)。领导人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的主领导人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的主要问题要问题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农民增收缓慢,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重,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资源环境压力增加。在经济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又出现一些新的矛盾,特别是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严重,能源、交通和部分原材料供求关系紧张。粮食减产较多,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现象比较突出。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群众对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反映比较强烈。城乡不少低收入居民生活还比较困难。一些地方严重刑事犯罪案件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接连出现,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教训极为深刻。(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04年3月)新一届领导人的新发展观新一届领导人的新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第一代发展战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由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来的,主题是加快发展、不平衡发展,“先富论”,如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加快实施沿海地区发展战略。第二代发展战略: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共同富裕论”。新的治国理念、治国之道、治国之策。对发展理念的贡献,也是对世界发展的重要贡献对新发展观的基本评价对新发展观的基本评价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为什么中央要提出新的发展观?它深层次的国情背景是什么?直接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凸现“五个统筹”?新的发展观的国际背景是什么?确立新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是什么?如何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新发展观?二、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二、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美国RAND的报告(2003)失业、贫困和社会不稳定爱滋病和其他流行性疾病能源消费和价格外商直接投资的可能缩减腐败的经济影响水资源和污染不完善的金融体系和国有企业台湾问题和其他政治冲突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成为发展瓶颈因素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成为发展瓶颈因素二、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二、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经济发展瓶颈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2005-2015年)经济发展瓶颈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2005-2015年)1.0-1.3台湾问题和其它政治冲突0.6-1.6外商直接投资的可能缩减0.5-1.0不完善的金融体系和国有企业1.2-1.4能源消耗和价格1.5-1.9水资源和污染1.8-2.2艾滋病和传染性疾病0.5腐败的经济影响0.3-0.8失业、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单独发生时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年)发展瓶颈因素二、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二、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各个发展瓶颈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关系各个发展瓶颈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关系台湾●●●●●FDI●●●●●国企●能源●●●污染●●●疾病●●●腐败●●●●●失业台湾FDI国企能源污染疾病腐败失业中国不平等现象进一步恶化(世界银行,2003)010203040506019811984198919901993199619982000253035404550平均人均GDP增长1981-841985-891990-931994-961997-0010.1%7.2%10.9%8.9%6.7%基尼系数(右边坐标)贫困率(左边坐标)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及ChenandWang(2001)注:贫困率是用每天1美元的收入标准根据官方人口普查数据的得来。1990年的数据缺。穷人从经济增长中的获益远比穷人从经济增长中的获益远比富人少(世界银行,富人少(世界银行,20012001))资料来源:Chen和Wang2001年收入增长率分布,中国1990-199910.0030.0050.0070.0090.00110.00130.00150.00170.000102030405060708090根据人均收入排序的最穷的P%人口注:CLD=城乡生活费用差对第P个百分点的累计收入增长率/PCLD=0%CLD=10%平均值中位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扩大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差距城乡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城乡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扩大地区差距扩大地区差距扩大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与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与发展不协调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协调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协调人均GDP差异大经济、社会指标差异大一个中国四个世界一个中国四种社会经济发展与健康指标发展速度不一致硬件投资和软件投资不匹配资源问题七大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造成损失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下岗洪水,失业洪水,转型贫困人口迅速增长三、三、中国面临的五大挑战中国面临的五大挑战从经济上看,农业是各类产业中低效益、高风险(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的弱质产业;从政治上或政治影响力上看,尽管农民是最大的人口群,但却是最大的弱势群体,缺乏政治参与权、利益表达权;从社会上看,农村人口是最大的被歧视人群,突出表现为社会不公平,机会不均等,待遇不公正,社会地位低下。城乡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扩大挑战挑战城乡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扩大挑战挑战城乡差距扩大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一国两制”两种不同身份制度,两种不同的相互分割的双轨制:公共服务、公共投资和公共财政。我国城乡差距不仅仅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而且还体现在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差距和城乡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城乡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扩大挑战挑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相对差距出现了“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远高于农民。是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李实,2004)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扩大如果把城镇居民的财政补贴都折算过来,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实际差距达到6倍。城乡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扩大挑战挑战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差距大批低素质人口积淀在农村,特别是分布在西部地区农村。城乡教育资源不公平的情况极为突出。城乡居民公共卫生资源分布差异甚大。城乡人口医疗保险覆盖率差异甚大。城乡邮电通讯设备资源差异甚大。城乡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扩大挑战挑战246810126-9岁10-14岁15-19岁20-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50-54岁55-59岁60-64岁65岁及以上城市县镇农村2000年城乡分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分布情况2000年城乡分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分布情况城乡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扩大挑战挑战020406080100120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0年目标总计乡村城市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1/10万)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1/10万)城乡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扩大挑战挑战345678910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年份‰全国市镇县城乡千人口死亡率城乡千人口死亡率城乡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扩大挑战挑战01020304050607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乡村总计城市全国婴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全国婴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城乡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扩大挑战挑战城乡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从经济学上看,我国的“三农”问题是源于“四个比重”持续下降:农业部门产值占GDP比重明显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全国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比值下降,农民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农民的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城乡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扩大挑战挑战0.0%10.0%20.0%30.0%40.0%50.0%197819801985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农民人均收入/人均GDP农业劳动生产率/全国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情况农民收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情况温总理对城乡差距的判断温总理对城乡差距的判断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温家宝,2004年2月)。地区发展差距扩大挑战地区发展差距扩大挑战中国还有一半总人口的地区属于世界低收入水平。从这个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指标来看,中国的小康水平不仅是低水平的,而且是极其不平衡的。从人类发展指标来看,西部地区还有5个地区还没有达到上中等人类发展水平,中西部还有15个地区人类发展指标在世界17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位在100位之后。中国目前还有近20%的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一个中国、四种社会”。经济发展差距人类发展差距社会发展差距知识发展差距指标和含义GDP等经济发展指标,经济(GDP)、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健康(预期寿命)人口、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获取知识能力、吸收知识能力、传播知识能力特点处于历史上最大,且属于全球最大的国家之一低于经济发展差距多数社会发展指标地区差距小于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存在巨大的差距趋势90年代以来不断扩大,还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继续扩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多数社会发展指标的相对差异系数呈下降趋势落后地区和人群面临知识隔离的危险原因政策优惠、地域优势、参与全球化的能力不同注重基础教育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对人口等政策的重视,但是基础设施等方面差距较大新兴技术革命政策促进更加公平的发展,消除劳动力等要素流动的障碍以人为本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由开发自然资源为主转向开发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00.020.040.060.080.10.120.140.16197819831988199319982003总差距区域间差距区域内差距温总理对城乡差距的判断温总理对城乡差距的判断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温家宝,2004年2月)。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指标发展速度不一致尽管中国提前实现了2000年GDP总量和人均GDP水平翻两番的经济增长目标,但是却没有能够如期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社会发展目标。中国人类发展指标增长率低于其他人口发展中大国(世界银行,2000)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1.44.2人类发展指数-1.6*-5.1婴儿死亡率0.3*2.1人口预期寿命2.3*5.1人口受教育年限7.13.1居民消费水平8.34.0人均GDP1980—2000年1950—1980年指标中国主要经济与人力资源指标率年平均增长率(1950-2000年)中国主要经济与人力资源指标率年平均增长率(1950-2000年)国际经验:人类发展和收入增长的变化,国际经验:人类发展和收入增长的变化,19811981--19981998相关系数:+0.22(显著水平0.04)89个国家1981-1998-4-2024681012020406080100GDP增长(%/年)人类发展变化(指数)韩国泰国巴西中国印度塞内加尔摩洛哥印度尼西亚资料来源:Thomas等,2000年硬件投资和软件投资不匹配在经济发展中,政府越位;而在社会发展领域,政府缺位。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3.22.12.32.31111100.0100.0中国2.13.25.25.2151510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