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对象对象是:人类的信息资源管理活动(具有客观性和独特性)依据:(1)信息资源管理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职业化和产业化又是当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时我们认识和研究的客体。(2)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能够使信息资源管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也就是说,迄今为止其他学科没有将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如何理解:(1)信息资源管理活动首先是一个过程。作为过程,它是由若干相关而有序的环节组成的。(2)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也是一种网络活动。作为网络活动,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共享。(3)信息资源管理活动还是一种宏观调控行为。从宏观的角度考虑,无论是协调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关系,还是对所有信息资源管理活动实施集中统一的管理,都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统一规划和组织落实。2、信息资源配置(布局)的含义、特征及影响因素含义:是指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三个方面的有效配置。特征:(1)层次性:信息资源本身的层次性和用户需求的层次性决定了信息资源配置的层次性。(2)动态性:信息资源的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尽管他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总的趋势是不断变化的、发展的。(3)渐进性:信息资源的配置有一个从不合理逐步趋向合理的过程。影响因素:(1)市场竞争和价格体系: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2)信息资源管理立法:信息资源税是一种经济财产,是一个组织或机构得以有效运行所不可或缺的资产、运行媒介和支持工具。(3)管理体制:科学的管理是进行信息资源有效配置不可缺少的手段。(4)信息资源使用者情况:信息资源使用者的偏好倾向、接受教育的程度、职业状况和工资水平以及国民文化的传统都会影响信息资源的配置。(5)技术条件:信息资源越丰富,信息技术越发达,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也越趋于合理和有效。3、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四种模式外在化:通过隐性知识的编码使之成为显性知识,使组织成员可以识别、共享和利用;结合化:是一种知识扩散的过程,把相关的外显知识按一定方式联系、组合起来,从中开发或推导新知识;通过结合化,个人知识就上升为了组织知识、从而能更方便地为更多人共享;内隐化:意味着显性的组织知识转化为组织中其他成员的隐性知识。组织中成员接收了结合化知识后,可以通过团体工作、干中学和工作中培训将其用到工作中去,并创造出新的隐性知识,以实现人力资源的质量改进;社会化:个人间分享隐性知识的过程,主要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把个人拥有的隐性知识转化为集体共有的隐性知识。4、大数据的特点、技术特点:(1)大量化(2)多样化(3)快速化(4)价值密度低技术:(1)与传统相关技术的比较:它是在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但有两个主要的不同点,一是结构化程度不同:传统数据库保存的是结构化或者半结构化的数据,而大数据面向的是一切计算机可以存储的数据格式。二是对异常数据的处理理念不同:传统数据库通常把异常数据先剔除,应用在需要高精确度的领域,而大数据则允许异常数据存在,更多应用在预测方面,找出大量数据中隐藏的关联关系,少量异常数据不会对总体结果产生影响。(2)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如果数据是财富,那么大数据就是宝藏,而云计算就是挖掘和利用宝藏的利器!没有强大的计算能力,数据宝藏终究是镜中花;没有大数据的积淀,云计算也只能是杀鸡用的宰牛刀!(3)本身技术:大数据技术将被设计用于在成本可承受的条件下,通过非常快速的采集、发现和分析,从大量化多类别的数据中提取价值,将是IT领域新一代的技术与架构。5、大数据带来的思维方式的变化、带来的安全隐私问题变化:(1)处理的对象往往是全部数据,而不是随机样本;(2)不再执迷于精确性,不必极力避免混杂性;(3)更加关注相关性,而不是因果性。问题:大量数据的汇集不可避免地加大了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一方面,数据集中存储增加了泄露风险,而这些数据不被滥用,也成为人身安全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一些敏感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并没有明确界定,很多基于大数据的分析都未考虑到其中涉及的个体隐私问题。6、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与组织技术组织方式:(1)文件方式(2)主题方式(3)数据库方式(4)超媒体方式组织技术:(1)SGML标记语言(2)HTML标记语言(3)XML标记语言(4)Web革命(5)元数据研究XML与HTML语言区别:(1)可扩展性方面。HTML不允许用户自行定义他们自己的标识或属性,而在XML中,用户能够根据需要自行定义新的标识及属性,以便更好地从语义上修饰数据。(2)结构性方面。HTML不支持深层的结构描述,XML的文件结构嵌套可以复杂到任意程度,能表示面向对象的等级层次。(3)可校验性方面。HTML没有提供规范文件以支持应用软件对HTML文件进行结构校验,而XML文件包括语法描述,可使应用程序对此文件进行结构确认。从表面看,XML文件盒HTML文件比较相似,都以一对相互匹配的起始和结束标记符来标记信息,但两者的功能不同,HTML用来显示数据,XML则是描述数据对角,后者可以多种方式显示,也可以由其他应用软件进行深入的处理。在超链接方面,HTML虽然可以连接本机或其他主机上的文件,但只能指定单向且固定的链接位置,XML则可以建立多重链接,除目标网页位置外,同时可提供如何从其他网址链接的信息,可以进一步指定目标网址找到后的动作,是否自动显示或搬运到原有的文件内。7、信息资源的含义(狭义广义)含义:信息资源是经过人类开发与组织的信息的集合。从狭义角度出发:狭义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从狭义角度出发,有助于把握信息资源的核心和实质)从广义角度理解,信息资源是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广义信息资源一般由四部分构成:—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二是:为某种目的而生产有用信息的信息生产者的集合。三是:加工、处理和传递有用信息的信息技术的集合。四是:其它信息活动要素(如信息设备、设施、信息活动经费等)的集合。8、信息资源的特征(1)供给的稀缺性(2)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3)成本结构的特殊性9、信息资源的层次与范围(1)核心资源:由同质要素构成,又称“信息本身”、“信息内容”、“信息资产”、“信息储备”、“狭义信息资源”等。(2)支持资源:由异质要素构成,包括作为信息活动投入要素的人力、技术、设备、资金、设施等。(3)环境资源:不属于构成层次,是信息资源外部赖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环境因素,如气候、人口、文化、教育、交通、邮电、通信等。10、经合组织对知识的分类(1)事实知识(know-what):知事类知识是指有关事物或者事实方面的知识。(2)原理知识(know-why):知因类知识是指有关科学原理及自然规律的知识。(3)技能知识(know-how):知能类知识主要是指做事的技巧和能力,包括技术、技巧和决窍等。(4)人力知识(know-who):知人类知识包括:谁知道什么事情、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情的信息,以及特殊社会关系的形成,这些使与有关专家建立联系并有效地利用其知识成为可能。11、信息源的概念辨析及分类概念辨析:(1)通信领域:信源也就是信息的来源,可以是人、机器、自然界的物体等。(2)传播领域:传播的来源是指生成、制作和发送信息的源头或起点。(3)图书情报领域:情报源是“人们在科研活动、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一切活动中所产生的成果和各种原始记录,以及对这些成果和原始记录加工整理得到的成品。”分类:根据信息源的层次及其加工和集约程度,信息源可分为四次信息源:(1)一次信息源:本体论信息源(2)二次信息源:感知信息源(3)三次信息源:再生信息源(4)四次信息源:集约信息源根据信息源的内容识别,信息源可分为五类信息源:(1)自然信息源(2)社会信息源(3)经济信息源(4)科技信息源(5)控制信息源12、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信息资源管理过程是围绕用户信息需求的产生和满足而形成的闭环系统,这样的系统也称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用户(信源/信宿)—需求分析—信源分析—信息采集—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信息检索—信息开发—信息传递(信息服务)—用户(信源/信宿)13、霍顿、马钱德的IRM思想霍顿:①IRM是对一个企业的信息资源和信息设备等进行管理;②信息资源是信息本身的内容和信息工具的集合;③IRM是管理的新职能;④信息资源与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同属组织的重要资源,IRM是组织管理的必要环节;⑤组织IRM的主要目标是“高效、实效、经济”。马钱德:①IRM的目标在于通过增强组织处理动态和静态条件下内外部信息需求的能力来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益。②信息管理包括数据资源管理和信息处理管理。前者强调对数据的控制,后者则关心组织的成员在一定条件下如何获取信息,并且强调组织中信息资源的重要性。③他与克雷斯林提出了信息管理发展阶段说,认为IRM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14、信息资源管理西方学者的主要观点管理哲学说马钱德和克雷斯林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对改进机构的生产率和效率有独特认识的管理哲学系统方法说里克斯和高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这一重要的组织资源而实施规划、组织、用人、指挥、控制的系统方法管理过程说霍顿信息资源管理是对信息内容及其支持工具的管理,是对信息资源实施规划、组织、预算、决算、审计和评价的过程管理活动说比思信息资源管理是指把合理的信息、在合适的时间提供给决策或协调工作的活动。信息资源的管理,可视为一种生命周期或价值链活动,包括识别、存取信息,保证信息的质量、时效性和相关性,为未来存储信息以及处理信息。15、西方学者对信息的定义1928年哈特莱把信息理解为选择通信符号的方式,并用选择的自由度来计量这种信息的大小。1948年申农通信系统所处理的信息本质上都是随机的,因此可以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处理;一个实际的消息是从可能消息的集合中选择出来的。1948年维纳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16、信息的定义与层次(判断每个层次含义、划分标准)在认识论层次的信息定义中若引入认识深度这一约束条件,认识论信息就可以进一步扩展为三个层次:(1)语法信息: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实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形式化关系(2)语义信息: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实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逻辑含义(3)语用信息: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实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相对于某种目的的效用。在认识论的层次定义中,再换一个约束条件,以主题的认识能力和观察过程为依据,则可将认识论信息分为三个部分:(1)先验信息:是认识主体在观察之前通过某种途径所感知的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认识主体具有记忆能力)(2)实得信息:是认识主体在观察过程中实际得到的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认识主体具有学习能力)(3)实在信息:是认识主体在理想观察条件下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全部信息,即事物的实际运动状态与方式。17、信息的分类(标准、结果)一、性质:(1)语法信息(2)语义信息(3)语用信息二、认识主体:(1)客观信息(2)主观信息三、主体的认识能力和观察过程:(1)先验信息(2)实得信息(3)实在信息四、信息的逻辑意义:(1)真实信息(2)虚假信息(3)不定信息五、信息的生成领域:(1)自然信息(2)社会信息(3)思维信息六、信息的应用部门:(1)工业信息(2)农业信息(3)军事信息(4)政治信息(5)科技信息(6)文化信息(7)经济信息七、信息的记录符号:(1)语声信息(2)图像信息(3)文字信息(4)数据信息八、信息的载体性质:(1)文献信息(2)光电信息(3)生物信息九、信息的运动状态:(1)连续信息(2)离散信息(3)半连续信息18、信息的性质性质:(1)普遍性:无处不在,无时不在(2)客观性:可被感知、被利用(3)无限性:物质是无限的、信息是无限的(4)相对性:认识能力不同,获取信息量不同(5)抽象性:信息本身看不见摸不着,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是信息载体(6)动态性: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时效性(7)异步性:动态性的延伸,包括滞后性和超前性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