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题改编--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测试题附有详细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C)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考查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生活的基本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2、某收藏家收藏的瓷器有邢窑白瓷长颈瓶、青花釉里红婴戏碗、粉彩开光花尊的真品。该收藏家生活的朝代应不早于()。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解析:考查对瓷器知识的理解。由“邢窑白瓷长颈瓶、青花釉里红婴戏碗、粉彩开光花尊的真品。”得知最晚的是粉彩在清朝。所以该收藏家生活的朝代应不早于清朝。所以选D。3、“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无产者,生产的目的是搜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下列近代企业中都具有这种特征的是(D)A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发昌机器厂B湖北织布局,开平煤矿C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开平煤矿D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解析:考查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从材料看,该企业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开平煤矿都是洋务企业,所以排除ABC。天津贻来牟磨坊,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所以选D.4、民国初年,在天津工商部注册的民族企业,资产达万元以上的就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据世界前列。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发展迅速,其主要外因是(B)A海外华侨的竞相投资办厂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经济侵略C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D辛亥革命扫除了发展的障碍解析:题目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关键词是“主要外因”,B项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因素,符合题意。而其他选项均为内因,不符合题意。解析:考查近代中国经济。1940年5、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C)A、三国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经济南移的过程: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从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还大力兴办漕运和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所以选C6、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近代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促使革命前后经济发展的相同原因是(A)A政府鼓励发展实业的政策B列强的经济侵略手段有所缓解C国际国内市场的逐渐扩展D社会变革形成稳定的国内环境解析: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B是辛亥革命后经济发展的原因。中国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错。社会变革导致中国社会缺乏稳定的国内环境,D错。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和国民政府都采取了奖励实业的政策,推动了经济发展,所以选A.7、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D)A、出现了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城市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C、制瓷行业中出现很细的技术分工D、纺织行业中出现由“机户”开设的机房解析: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在丝织业等手工业生产部门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户”,其中的“机户”与“机工”的关系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所以正确答案是D.8、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D)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9、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考查改革开放。1992年之所以有大量公职人员下海经商,主要是因为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市场经济改革成为人们的共识,所以选A.10、“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叙述,表明了“机户”与“机工”之间存在着:(B)A、租佃关系B、雇佣关系C、人身依附关系D、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11、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B)A、改变封建制度B、维护清朝统治C、学习西方科技D、实现富国强兵12、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直接目的是:(A)A、辅助军事工业B、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C、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D、瓦解本国的自然经济13、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不包括:(A)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C、民族资本家的自身努力D、洋务企业的诱导14、洋务运动中最成功最有远见的活动是:(D)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C、创办近代新式海军D、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15、洋务运动“预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C)A、西方列强极力阻挠和破坏B、创办的近代企业生产技术落后C、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D、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不幸战败16、20世纪初的“实业救国论”(B)A、倡导者是中下层资产阶级B、认为国家的命运取决于实业的强弱C、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D、没有得到人民的响应17、“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是:(D)A、面粉业与榨油业B、烟草业也火柴业C、化工业与钢铁业D、纺织业与面粉业18、抗日战争爆发后,国统区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从而造成膨胀的资本是:(D)A、买办资本B、日本资本C、民族资本D、官僚资本19、“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C)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20、“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A)A、“大跃进”B、人民公社化C、文化大革命D、改革开放21、“引进来”战略引进的东西不包括:(D)A、资金B、先进技术和设备C、先进的管理经验D、西方资本主义制度22、下列事件中哪一个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已经正式步入世界大家庭:(C)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做出改革开放的决定B、1984年国务院决定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C、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2001年海尔集团在国外投产成功2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A)A、重工业B、交通运输业C、轻工业D、科技和教育24、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本质是:(B)A、片面强调公有制B、不考虑生产力的客观水平C、追求农业发展的高速度D、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25、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思想基础是:(B)A、纠正文革以来“左”倾教条主义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打破对毛泽东的个人迷信D、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2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A)A、农村B、沿海城市C、城市D、国营企业27、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改革的变化表现在:(D)①土地所有制②经营管理方法③生产经营的权利④产品的分配原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8、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多种所有制经济是指:(A)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私营经济④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④29、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是:(C)A、上海浦东的开发B、海南建省C、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D、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30、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调节作用的是:(B)A、市场B、行政手段C、国际环境D、人民自觉二、材料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二:《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各帐房除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以经纬交与织工,各就织工居处雇匠织造,谓之机户。”《清稗类钞》记载:“(帐房)散放丝轻,给予机户,按稠匹计工资。”《风麓小志》记载:“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恃帐房为生。”材料三:《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四: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2)、材料二同材料一相比,有何异同之处?(3)、材料三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它对材料一、二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4)、材料四的观点对前面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32、阅读下列材料:南宋词人柳永曾写词云:“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凤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珍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请回答:(1)柳永笔下的“三吴都会”指的是今天的哪里?你的判断理由是什么?当时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2)词中描绘这个城市有何特点?请结合词中内容举例说明。结合所学内容,你认为这个城市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有哪些?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3、近代民族工商业诞生后举步维艰,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1)、结合史实分析“春天”到来的原因。(4分)⑵列举这一时期民族资本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和涌现出的著名实业家。(3分)⑶简析这一“短暂春天”的历史影响。(3分)34.扼要回答下列有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2分)(2)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分)(3)我国首先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什么?(2分)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的格局?(2分)(4)党的十四大上规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CDBCCDDABBAADC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DDCADCABBADACB二、材料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1、(1)纺织业发达,工匠与机户之间存在着雇佣关系,工匠无生产、生活资料。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相同点:表现在都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存在。不同点:表现在早期资本家身份的变化,清朝时商人打入生产领域,成为早期资本家。(3)不同。材料三反映的是自然经济下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不是资本主义萌芽。起阻碍作用。(4)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稳定,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2、(1)这里是杭州,判断理由是“三吴”、“钱塘”等和杭州密切相关。当时这里叫做临安。(2)这个城市非常繁荣,如“市列珍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人口众多,如“参差十万人家”;交通便利,如“天堑无涯”等。(3)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江南经济的发展等。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3、⑴原因:①辛亥革命的推动: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