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怀念萧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怀念萧珊巴金作家作品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妻子萧珊。“巴金”这一笔名源自他一位在留学法国时认识的一位巴姓的同学巴恩波,以及这位同学自杀身亡时巴金所翻译的克鲁泡特金著作。他把这二人的名字各取一字,成为了他的笔名。小行星8315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所创作的小说有两大主题: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影射社会专制制度的罪恶,代表作有《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热烈、真诚、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1978年“文革”结束后,以沉痛的心情反思知识分子在20世纪所走过的道路和教训,并以个人为解剖对象,写作了五卷《随想录》(《随5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挖掘知识分子心理缺陷,提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革博物馆,写得沉重、真诚、深刻,被文化界誉为“一部说真话的大书”。巴金被鲁迅誉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1961年出版《巴金文集》十四卷。“文革”期间曾遭受残酷迫害,还坚持翻译了《往事与随想》。“文革”后著有著名的散文集《随想录》和《创作回忆录》等。《家》是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丁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关于散文集《随想录》:巴金与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了《随想录》专栏,此后历时八年,发表五集共42万字的散文巨著。可贵之处:未将所有的不幸归罪于“文革”,而是从自身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与忏悔。二、写作背景:本文写于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三年。巴金妻子去世时,他什么也写不出来。本文写于1978年8月13日。完成它却是1979年1月16日。过了半年之久,才写毕此文,不难想见,作者面对萧珊的遗像,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倾注了多少悲愤、思念的泪水。妻子萧珊相濡以沫的夫妻——巴金与萧珊1930年,巴金小说《家》的出版,赢得了广大读者的瞩目,特别是《爱情三部曲》出版后,巴金经常收到读者的来信,其中不乏年轻的女士,很含蓄地向他表示爱意。当时的巴金还没有将自己的婚事提到人生日程。只是出于作家对读者的感谢的心情,给读者写回信。在来信中有个署名“一个十几岁的女孩”的读者,给巴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巴金觉得这个女孩很单纯、热情,和她保持了大约半年的通信关系。有一次她来信说:“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见面谈呢?”心中提出与巴金见面的请求,约定了时间和地点,还附上了一张照片,背面写着:“给我敬爱的先生留个纪念阿雯”。这个叫阿雯的女孩就是后来的萧珊。因为当时在宿舍里排老三,所以笔名叫萧珊。巴金如期履约,来到新亚饭店。他们一见如故,谈得十分融洽,就连不善言辞的巴金也觉得谈得很开心。在交谈中,萧珊告诉巴金,她叫陈蕴珍,很喜欢文学,曾用“陈慧”的笔名发表过作品。当时在上海爱国女中读高中。她特别喜欢巴金的小说,对他的小说里的人物很有感触。她告诉巴金,她父亲是上海泰康食品公司的大股东,思想很古旧,处处限制她,不让她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她对巴金说:“李先生,我真想象觉慧那样离开这个古板的家庭,自己闯出一条路来!”巴金马上安慰这个18岁的女孩说:“你还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应该多读书,增长知识与才干,才能在社会上立身。”巴金的诚挚教导,使他们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忘年好友。有一次,她来找巴金,说他父亲准备把她嫁给一个富家子弟,问巴金她该怎么办?巴金虽说很喜欢这个女孩,可是他们的年龄相差13岁,觉得应该给予萧珊更多的选择机会,就说:“你的终身大事,还得你自己决定”。这句违心的话使得萧珊很伤心。巴金邻居发现了这一事件就问巴金为啥不成全了此事。巴金说:“我的意思是让她考虑,要是愿意和我生活在一起我是没意见的”。巴金的表白很快传到了萧珊的耳朵里,使得他两的感情急剧升温。淞沪战争爆发后,巴金与勒以到广州筹办文化出版社广州分社。同年萧珊高中毕业后也来到广州,协助巴金工作。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前,巴金与萧珊撤退到桂林。第二年,巴金送萧珊进入西南“联大”读书,自己回到上海继续写他的小说《秋》。当时由于巴金家人口多负担重没有钱结婚,所以他打算让萧珊等他两年再结婚。到了1944年,巴金已经40岁了,萧珊也27岁了,不能再拖了,他们就在5月8号来到贵阳花溪租了间房举行了婚礼。文革期间,巴金被关进“牛棚”,萧珊也被揪到上海文联,参加配斗。她为了保护巴金,挨了红卫兵的铜头皮带的抽打。平时还要在人们歧视的眼光下扫大街。最终她不堪忍受折磨病倒了,患上直肠癌,于1972年8月病逝。她的死犹如晴天霹雳,给巴金很大的打击。巴金将她的骨灰盒放在自己的卧室里,床头放着萧珊翻译的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作品。为了怀念爱妻萧珊,他写了《怀念萧珊》、《再忆萧珊》、《一双美丽的眼睛》等散文,深情地回顾了他与萧珊的交往和对她的无限怀念。三、作品简介及分析:A、对妻子在我身遭迫害时候她给我的精神与生活的关心和鼓励,妻子所受的精神上的折磨,使我内心很是惭愧。B、因为我的缘故她得不到应有的治疗。直至病危。写妻子去世前住院前后的经历,因为妻子生病,儿子得以回家,但儿子也因为我的缘故,被剥夺了好些公民权力。C、妻子住院和没有见面的永诀。却是我感到痛苦和幸福的时间,因为我们一起度过的最后的平静的时刻。儿子也病了,一切都源于我!我与妻子间的感情笃深。那双很大,很美,很亮的两只眼睛。D、写近年来我的感受。我对妻子的理解:最亲爱的朋友、一个普通的文艺爱好者,一个成绩不大的翻译工作者,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回忆36年至今的经历,三十多年我从她那里得到的精神享受,但她没有看到我的自由。萧珊走了,我要好好活着,我会与她翻译的小说与骨灰一道永远在一起。萧珊的形象:热情、善良、温柔的妻子形象。·眼睛很大、很美、很亮。·“请原谅我麻烦了你们”。·分担我的痛苦,给我不少的安慰和鼓励。·我有什么委屈、牢骚,都可以向她尽情倾吐。·“日子难过”;“你辛苦了。”·她多受一点精神折磨,可以减轻对我的压力。·“你放心去吧。”·“看不到不解放了。”巴金心中的愧疚和痛心之情:1、因我而受罪,我害了她。2、因我而致死,我虽然爱她。3、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不在她的身边。4、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但并未好好地帮助过她。5、并不曾看到我恢复自由。感情笃深:写不出一句话·眼睛很大、很美、很亮。·那五天时多么难熬的日子。·送走了她,心上反而加了一块石头。·晚上回到家,走进空空的、静静地的房间,我几乎要叫出声来。·能够为我最亲爱的人做事情,哪怕做一件小事,我也高兴!·我多么想让这对眼睛永远亮下去!我多么害怕她离开我!我甚至愿意为我那十四卷“邪书”受到千刀万剐,只求她能安静地活下去。感情笃深:·我痛苦地想:这是最后一次了,即使给我们留下很难看的形象,我也要珍视这个镜头。·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在我丧失工作能力的时候,我希望病榻上有萧珊翻译的那几本小说。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搀和在一起。四、思考与练习:1.四部分写的都是什么?贯穿此文的线索是什么?试举一例说明文中记叙、描写和议论是如何结合的?2.作者为什么要写此文?3.巴金心中的萧珊是个什么形象?4.生活了三十多年年,我与萧珊之间最值得珍视的是什么?拓展阅读:巴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