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巴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巴金(1904-2005)——“20世纪的良心”一、认识巴金二、巴金的小说创作——重点解读《家》、《寒夜》三、巴金的文学史地位一、认识巴金1、他出身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大家族1907年家庭合影。此时巴金3岁,在外婆(左一坐者)的怀抱里,嘴咬着指头。这是目前所见巴金最早的留影。1923年巴金(右一)与三哥(右二)离开成都前的全家照。中为继母,后排右三为大哥李尧枚。1923年巴金(右一)与三哥(右二)离开成都前的全家照。中为继母,后排右三为大哥李尧枚。巴金的父亲李道河巴金的父亲李道河巴金的母亲陈淑芬巴金的母亲陈淑芬巴金的大哥李尧枚巴金的三哥李尧林少年时代的巴金1926年的巴金。这张照片贴在巴金申请去法国留学的护照上。1927年,巴金在法国1928年7月,巴金在法国沙多-吉里中学2、1927年赴法国留学1928年,巴金在法国与中国留学生桂丹华(中)、詹剑峰(右)合影。法国求学期间完成处女作——中篇小说《灭亡》。图为1929年在《小说月报》第一号开始的连载。3、1928年回国后,到1937年进入创作的全面成熟期,先后创作了《死去的太阳》(1930)、《新生》(1931)、长篇力作《家》(1931)、《春天里的秋天》(1932)、“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此外,还有大量中短篇小说问世。巴金部分早期作品的初版本《爱情的三部曲》书影,20世纪30年代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这个时期,上海是巴金生活的大舞台,在这里他不仅创作颇丰,还从事期刊编辑活动,并有大量译著出版。巴金译著书影巴金编辑的文学期刊此时的巴金已成为上海文坛的活跃人物。1934年,巴金在上海淮海坊寓所。1936年,在鲁迅葬礼上,巴金(左一)与胡风、萧军等人一起为鲁迅抬棺。1936年,巴金与读者萧珊相恋,几经波折直到1944年才结为伉俪,两人的传奇婚恋与真挚爱情感人至深。萧珊附信寄给巴金的第一张照片,照片的背面写着:给我敬爱的先生留个纪念,阿雯,一九三六·八。巴金的妻子萧珊1972年8月,巴金在萧珊追悼会上。巴金与萧珊文革期间,萧珊惨遭迫害致死。4、从1937年到1949年,巴金在颠沛流离的抗战生活中继续从事写作,写了“激流三部曲”的后两部《春》(1938)、《秋》(1939)《家》、《春》、《秋》初版本书影中篇小说《憩园》(1944)、《第四病室》(1945)和长篇小说《寒夜》(1946),成为巴金后期创作的代表之作。李存光称之为“小人小事三部曲”(《巴金著译杂记》)《家》、《春》、《秋》初版本书影5、解放以后,巴金广泛参加新中国的文化建设。1949年9月,巴金到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照片摄于北平华文学校。摄于1949年北平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后排右起:巴金、胡风、丁玲、周扬、艾青、田汉、史东山、程砚秋;前排右起:柯仲平、蔡楚生、马思聪、赵树理。1952年3月,巴金率领全国文联组织的“朝鲜战地访问团”到达朝鲜前线。1952年在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的坑道里。20世纪50年代的巴金巴金在朝鲜战地并作为中国作家团代表出访国外。1963年第三次访日期间1966年亚非作家紧急会议期间,中国作家代表团与坦桑尼亚作家代表团合影,左五为巴金。5、文革期间,巴金像许多作家一样遭到批判。“文革”期间报纸上出现的批判巴金的文章“文革”结束后,巴金与冰心、夏衍等老友相聚。6、晚年巴金。晚年巴金与孩子们。前排左为外孙女瑞瑞,后排由左到右依次为:儿子李小棠、儿媳陈晓明、女儿李小林。创作《随想录》从1978年12月到1986年7月,耗费了整整七年的时间,终以煌煌五卷四十多万字的巨著,奉献给人们一部这个时代“说真话”的大书。它渗透了巴金晚年的真实思想与感情,写出了一个中国知识份子近四十年来心路历程的伟大“忏悔录”。家中写作《随想录》写作《随想录》时期的巴金在冥想五卷本《随想录》筹建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鸟瞰图。位于朝阳区芍药居小区文学馆路45号巴金的铜质手模,它是文学馆特有的门把。1986年3月26日,巴金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开馆典礼仪式上发言。北京西三环万寿寺,中国现代文学馆旧馆。1993年,为文学馆馆舍事,巴金致信江泽民。文学馆的巴金雕像,李象群作。第一个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随想录》: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不让历史重演”,不应当只是一句空话,要使大家看得明明白白,记得清清楚楚,最好是建一座“文革博物馆”,用具体的、实在的东西,用惊心动魄的真实情景,说明20年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大家看看它的全部过程。只有牢记“文革”的人才能制止历史的重演,阻止“文革”的再来。2005年元旦,位于汕头市澄海区莲上镇塔山风景区的文革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这是中国第一个由民间兴建的文革博物馆。获得多项荣誉。1983年5月7日,法国总统密特朗在上海向巴金颁发“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勋章”。1982年3月15日,巴金在家中接受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4年5月,巴金获香港中文大学授予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与病痛顽强抗争。医院中的巴金拆除牵引架后,巴金在锻炼身体。1983年1月,巴金老友、日本笔会会长井上靖到华东医院探望巴金。7、2005年10月17日,巴金逝世。最后一位新文学著名作家退出历史舞台。巴金遗像四川成都,得知巴金去世消息的当晚,人们自发来到巴金童年生活的地方双眼井,送上一枝鲜花,点燃一支蜡烛,表示哀悼。二、巴金的小说创作1、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初期,以《灭亡》、《新生》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为代表,巴金开始了小说创作的最初尝试。2、30年代中后期至40年代初,以《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为代表,标志着巴金创作的成熟。3、40年代中后期,以《憩园》和《寒夜》为代表,标志着巴金小说的纵深发展,风格的成熟。《家》1933年5月,上海开明书店初版的《家》。《家》的手稿之一页,写于1931年。《家》的各种外文译本巴金在1952年2月18日致萧珊的信中写道:“……我的确想家,我真不愿意离开‘家’,离开你们。我一生一直在跟我自己战斗,我是一个最大的温情主义者,我对什么地方都留恋。”1929年,巴金与大哥在上海1925年,巴金与三哥李尧林一同来到浙江嘉兴寻根。巴金的大哥李尧枚与祖父李镛巴金与大哥李尧枚(前)和弟弟李济深(后左)合影《家》的影视剧改编1942年,曹禺改编的话剧《家》的演出海报。1988年,巴金与挚友曹禺在一起。曹禺在巴金寓所做客1957年,巴金与电影《家》剧组成员合影。前排左一为张瑞芳、右一为孙道临,后右为导演陈西禾。《家》剧照,这是由孙道临扮演的高老太爷。电影《家》剧照电影《家》剧照2003年,为庆祝巴金百岁华诞,重新排演了话剧《家》,剧中角色由一个豪华的影视明星阵容组成,被称为“明星版”《家》。海报陈红饰演的鸣凤奚美娟饰演的瑞珏凯丽饰演的梅《寒夜》《寒夜》表现了普通小家庭在时代动荡中的生离死别,善良无辜的小人物在时代沧桑中的悲剧命运。唯其普遍,才显示出了作品表现人生悲剧的深刻性和震撼力。《寒夜》手稿之一页,写于1947年。多种《寒夜》的外文译本三、巴金的文学史地位巴金被认为代表了20世纪知识分子的良知,尤其是晚年创作的《随想录》敢于说真话,显示了知识分子的真诚和正直。巴金以家庭为素材,通过家庭解剖社会,尤其对封建大家庭的描写,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经典意义。巴金的全部创作形成了热情、真诚、流畅的叙事风格,正如他所说:“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虽然学界对巴金在文学史上地位的高低存在不同看法,但他所应占有的独特的一席之地是毫无疑问的。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