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大学》有感《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宋朝大儒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大学”之为“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何以治国,何以安邦的“大学”,即大之学问。《大学》是四书五经当中最短的一篇,大学虽然短,但却讲出了一个人由凡转圣的途径,若人能够依照大学的教诲,进修德行、钻研学问就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一生受益无穷。退可善其身,进可报天下。读书自然不是为了统治国家或者从政,古代的大学指君子之学,为人君,至于人,恐怕现在的人或者学生早已忘了何为仁,当然我也承认,我从没有认真考虑过仁是什么含义;我读了《大学》这本书之后,并没有从其中悟得太多哲理,只是学会了一种处世心态,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几点我的看法。大学开篇便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三大纲领,既是“大学”的主题,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指出大学之道,在于弘扬内心的美德,革除自身的旧习恶欲,从而臻于道德之化境。站在一个人的高度来看,这不仅是大学学生的要求,更是自我人格升华的根本之道——这恰恰是大学教育的长期目标所在。至于《大学》之“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递进关系。这八大规则既是为“三纲领”而设计的条目,也是儒学提倡的人生进修阶段,前四目为“内修”,后三目为“外治”,而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内修”和“外治”的枢纽,是根本,前与“内修”合为“独善其身”,后与“外治”合为“兼济天下”。格物与致知注重现实生活和实践,认为经过日积月累,自会明悟世间万理。这种说法固然有其狭隘之处,然而其对实践第一性的强调,现实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诚意则与慎独挂钩,强调“诚于中,形于外”的自律性。现代社会有许多人在人来人往的公共场所会严格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但是在周围没有人的时候,便不会注意自身形象,会想自己乱扔垃圾也不会有人知道是我扔的,何必要去遵守规则呢?这归根到底是对规则的随意心态和不尊重,更是不能够慎独的“伪君子”表现。慎独并不是要求人们去刻板地遵守规则,而是希望人们能举一反三,真正做到心胸坦荡,光明磊落。正心则强调端正心思来驾驭感情,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保持一种客观中庸的心态,有利于对真理的透彻认识,避免“感情用事”。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修、齐、治、平”的范围未免大了些。现在的我们,不必考虑如何平天下,如何治国,如何齐家,我们要考虑的只是如何修身。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还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后世所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大学》中虽然大道理偏多,看似很深奥,但实际上细细体味,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只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沿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轨迹前行,或许未来有一天便能够达到“明明得、亲民、止于至善”的崇高境界。